台湾老兵找到失散45年的江苏妻子,上门问她丈夫:我可以带她走吗

岁月静好的片段 2024-12-21 14:21:47

1993年7月,一位台湾老兵回到大陆,终于找到了自己失散45年的妻子,却得知她已经有了新的家庭。

他不肯放弃,而是亲自上门,问她丈夫:我可以带她走吗?

她的丈夫会怎么回答?两人能否破镜重圆?45年的分离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这一切,还得从1948年的那场离别说起。

生死别离

1947年,21岁的董万华跟随部队驻扎在江苏新化县,他是国民党陆军的一名文书。

某天,董万华走进一家书店,想要看看书,刚进门,就被一个正在看书的姑娘吸引住了。

她站在书架旁,手中捧着一本《红楼梦》,目光专注地翻阅着,没有察觉到董万华正盯着她。

此时的董万华心里却突然泛起了一丝涟漪,他不太熟练地开口打招呼:“这位小姐,喜欢看《红楼梦》?”

那姑娘抬起头,点了点头:

“是啊,这是我看过许多遍的书,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触。”

接下来两人互通了姓名,董万华才知道,这个姑娘叫邵玉华。

两人就着读书这个话题很快聊了起来,这一场平凡却奇妙的邂逅,成了两人缘分的开端。

从那以后,董万华时常找理由来到书铺,偶尔和邵玉华搭几句话,聊聊文学,聊聊时事。

起初的几次,邵玉华并未多想,但随着接触的增多,她逐渐感受到这个青年军人身上的与众不同。

他谈吐得体,眼神温柔,时常能用一些妙语逗她开怀大笑。

而他眼中的真挚,让她心底那份少女的羞涩逐渐被甜蜜的期待取代。

终于,在一个春风和煦的午后,董万华鼓起勇气向邵玉华表白了心意。

他们相约在城外的河边,董万华显得有些局促,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手绢,手绢上绣着“万事如意”四个字,是他托战友的妻子亲手做的。

他将手绢递给邵玉华,语气诚恳而低沉:

“玉华,我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礼物,只希望以后能有机会用我的一生来照顾你。”

邵玉华接过手绢,脸颊微微泛红,低头抚摸着绢上的刺绣,轻轻点了点头。

一年后,他们结婚了,婚礼简单却温馨,战友们都送上了真诚的祝福,他们也开始期待新的生活。。

1948年的夏天,他们的儿子出生了,取名“水生”,意寓“水能载舟,生生不息”。

小生命的到来为这个年轻的家庭增添了无尽的欢笑,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战局的变化,部队接到撤离命令。

离别的那一天,董万华深情地看着妻子,一再叮嘱:

“玉华,无论发生什么,都要让水生读书。”

邵玉华拼命忍住眼泪,点头应下,却在丈夫转身的那一刻失声痛哭。

董万华没有回头,只是步履沉重地离开,他以为这一次离别不过是短暂的分别,却未曾想到,这一去,竟是天各一方,四十五年的漫长等待。

重逢

董万华离开后,失去了经济支柱的邵玉华带着年幼的儿子水生,不得不从娘家搬到了上海。

她辗转于大户人家的厨房和杂物间间,做着帮佣的工作,以维持自己和儿子的生计。

独自抚养孩子的难处,让邵玉华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未来。

1955年,经人介绍,她认识了在苏州河上撑船的张燕生。

张燕生比她大十八岁,是个丧妻多年的船夫,家里还有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需要照顾。

两人相识之初,张燕生并不是邵玉华理想中的伴侣,但他的坦诚与实际,让邵玉华渐渐产生了一丝信任。

婚后,邵玉华搬到了张燕生的小家,将整个家打理得井井有条。

不过对于张燕生,她心中并没有真正的爱情,有的只是互相扶持的亲情与责任。

即便和张燕生结婚,她从未隐瞒自己的过去,也从未放弃对董万华的等待。

无数次,她会在做完家务后的黄昏,独自坐在河边幻想,董万华是否还活着?是否还会记得她和儿子?

有一次,张燕生看到她独自发呆,便默默地递来一杯热茶。

“还在想他?”张燕生没有多问,但邵玉华的眼神早已给出了答案。

“你放心吧,我答应过你,如果有一天他回来,我不会拦着你。”张燕生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苦涩。

听到他这么说,邵玉华心里松了一口气,同时也更加感激他。

正是张燕生这样的态度,让她更坚定了自己要等董万华的信念。

多年后,当探亲政策开放,台湾与大陆之间的联系逐渐恢复,董万华通过各种渠道打听到邵玉华的下落,并在45年后重新踏上了大陆的土地。

1993年,当董万华终于找到邵玉华时,得到的却是她已经再婚的消息。

他并没有放弃,而是直接去了她家,找到了她的现任丈夫张燕生。

这位比他年长的男子坐在桌边,他对董万华的出现并没有表现出激烈的情绪,反而淡淡地问道:

“你是来找玉华的吧?”

董万华点了点头,没有多说话,他的目光转向站在一旁的邵玉华。

邵玉华低头不语,双手轻轻攥着衣角,心中仿佛有千言万语,却一句也说不出口。

终于,董万华打破了沉默,语气中带着些试探:

“我可以带她走吗?她是我的发妻,我们还有一个儿子。我想弥补她,弥补这么多年的遗憾。”

张燕生放下筷子,低头沉思了许久,才缓缓说道:

“结婚自由,她要走,我不拦着。”

虽然张燕生的态度出乎意料的平和,但问题并未因此解决。

次日,邵玉华带着张燕生前往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刚走进婚姻登记处,她的希望便被现实无情地击碎。

“你们当年没有领结婚证,现在想离婚,得先把婚姻关系补登记上。”工作人员的话让邵玉华的心猛然一沉。

原来,在他们结婚的年代,婚姻登记制度并不严格,很多夫妻都没有正式的结婚证。

要想离婚,他们需要先办理结婚登记,才能继续下一步手续。

“补证容易,可离婚的条件也得符合规定。你们只有一室一户的公房,这种情况无法满足离婚后的住房分割条件。”工作人员补充道。

邵玉华听到这里,急得连声解释:

“房子我们可以暂时住一起,离婚后我很快就离开,这不会影响他的生活。”

她马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实际情况,试图说服工作人员,可对方的态度却十分坚决:

“不行,这种安排不符合政策。”

一堵无形的墙,生生将他们的复婚之路挡在了半途,时间一天天过去,董万华在大陆的探亲假已经接近尾声。

为了陪伴邵玉华,他一再向台湾的单位申请延期,但政策的限制让他无法无限期地停留。

离别的日子再次迫近,董万华感到深深的无力。

“等我回台湾后,我会尽一切办法帮你解决问题。”临走前,董万华对邵玉华许下了新的承诺。

机场送别的那天,邵玉华泪流满面,隔着玻璃目送董万华走向登机口。

好在,几年过后,他们终于如愿了。

晚年相伴

1995年初春,经过无数次奔走和努力,邵玉华终于如愿以偿与张燕生完成了离婚手续。

这意味着她和董万华可以重新走到一起,这一天,她盼了四十五年。

两人复婚的仪式很简单,甚至称不上是仪式——没有鲜花,没有宾客,只有民政局的冷清大厅里,两本崭新的结婚证。

复婚后,邵玉华跟随董万华来到台湾开始新生活,董万华带她住进了自己与儿女共同居住的房子。

尽管有董万华的陪伴,但新生活还是让邵玉华有些难适应,语言上的差异让她常常感到难以融入。

尤其是听到董万华的儿女偶尔用闽南语交谈时,她总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

闲暇时,她会坐在窗边的木椅上,想起远在上海的故乡,她知道,自己终究是属于那里的人。

每年冬天,董万华都会陪邵玉华回上海小住一段时间,看看故乡的亲人朋友,两位年过七旬的老人拖着简单的行李,往返于上海和台湾之间。

可两地奔波的生活并非总是轻松的,经济上的压力是两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董万华每个月领取的退休金折合成人民币大约四千元,这笔钱要支付日常开销,还要买昂贵的两岸机票,两位老人不得不精打细算地过日子。

每次回上海时,邵玉华总是尽量缩减自己的花销,还会在离开前为子女准备一些日用品和老式点心,带回台湾。

“我们过得很平淡,但我已经很满足了。”她总是这样对自己说。

晚年的他们,生活虽然平淡,却充满温情。

两人偶尔也会拌嘴,一次,邵玉华想买一件新衣服,董万华嫌太贵,摆摆手说:

“一件衣服穿那么久,坏了再买不迟。”

邵玉华顿时不高兴了,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这个人就是小气!当年追我的时候,也没见你省过钱!”

董万华听她这么说,也想起了两人年轻时的时光,接着哈哈大笑道:

“行行行,我错了,这就买。“

日常的争执总是短暂的,但生活中的点滴关怀却是长久的。

有时候,董万华会趁邵玉华午睡时,悄悄去市场买回她最喜欢的梨膏糖。

每当邵玉华发现糖果时,总会忍不住抱怨一句:

“又浪费钱了。”

话虽如此,她的眼里却透着温柔。

结语

生活并不完美,但对于邵玉华和董万华来说,晚年的陪伴已经弥补了过去所有的遗憾。

每当邻居们羡慕他们的感情时,邵玉华总是淡淡地说:

“人这一辈子不容易,有时候不能想太多。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哪怕只剩最后一口气,都值了。”

而董万华则总爱笑着补充:

“我这一生最幸运的事,就是这把年纪还能和玉华一起过日子。”

他的话简单而真挚,却是两人四十五年分离后,最真实的写照。

两位老人守着彼此,用温暖和理解度过他们生命的最后时光,正如邵玉华所说:

“人有生就有死,但只要我和他在一起,就是这一生最大的幸福。”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