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阳老师:请不要把孩子培养成“烂尾娃”

立炜育阳 2024-10-22 03:39:09

把孩子培养成啥样才是成功呢?家长们现在是彻底懵圈了。20年前还有人认为没有学历一样混得好,这些年被毒打以后,好不容易统一了思想,全部开始卷学历,可是卷着卷着发现学历这个东西也不保险,那到底整成啥样才算教育的成功呢?今天咱就死磕这个问题,因为要说透,所以文章较长,你可以右上角选择“听全文”。如果没耐性,请现在就划走。

我举个例子,邻居有个孩子很听话,学习方面几乎不用家长操心,成绩不说,门门功课都拔尖,至少中等偏上,中考能上重点高中,高考能考上双一流,至少是一个一本。然后四年本科顺利毕业,没准还能保研或者考研,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这算不算教育的成功?

此刻估计有不少家长心里会想,要是我家娃能这样该多好。但是我告诉你,这种教育未必是成功的,不信你们到网上看看,越来越多家长吐槽自己的孩子是“烂尾娃”。虽然人家自称“烂尾娃”,但是学历的“牌面”一点都不低于上面举的例子。

985名校毕业,怎么就烂尾了呢?

原因就是毕业找不到工作,家里蹲,还有现在很多孩子学习成绩是不错,但是心理负担极重,随时游走在崩溃的边缘,抑郁的、焦虑的比例越来越高,不少孩子为了治病而休学,还有就是“空心化”,虽然读了大学,也毕业了,也找到了一份工作,但是整个人就是没有精气神儿,过1天算1天,用老话儿说就是没有上进心,还不止如此呢,不恋爱、不结婚,无房贷、无车贷、无后代,主打“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对于他来说,生活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凑合活着就完了。

这些孩子走出校门之前,都是家长和老师眼中的好孩子、好学生,但是你能说这是教育的成功吗?

那问题到底出在哪了?其实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太多人把教育的成功曲解了,认为往孩子脑子里面塞的知识越多越成功,孩子取得的学历越高越成功,孩子毕业能找到越好的工作越成功。这真是离了个大谱,我作为一名孩儿爸,我对教育成功的理解就不是这样,其实很朴素,那就是今后无论发生什么变化,孩子都能在社会上身心健康的独立生活。

这里面有两个重点,第一是应变能力,第二是健康独立生活,二者缺一不可。没有应变能力不叫成功,因为当今社会变化太快,而且会越变越快,没有任何一种谋生方式是绝对稳定的,部门裁撤是家常便饭,企业说倒就倒不奇怪,包括很多行业干着干着都干没了,你没有应变能力怎么行呢?

另外不能健康的独立生活也不叫成功,其实这是动物界的最低标准,更不要说万物之灵的人类了。

以上就是我心中教育的成功,如果说孩子长大以后,不但能做到以上两点,还能为家人做点什么,甚至为国家为世界做点什么,那在我眼里就是教育的大成了。

所以,在我脑子里面,教育的成功和什么知识啊、学历啊都不挂钩,和什么挂钩呢?和能力挂钩。

正因为很多家长把教育的成功理解错了,才会一味的追求往孩子脑子里面塞知识,塞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拿高分儿,拿高分儿的目的是为了上好学校,上好学校的目的是有个好学历,以为教育成功了,结果成功的制造了一个“烂尾娃”。因为他们不知道也不信,知识和学历既不代表能力,也不代表竞争力,更不代表应变力,学习能力才是能力,才是竞争力,才能让你获得应变力,甚至学习动力。这些都比僵化的知识和学历更值钱。

我请问各位亲爱的家长,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咱家娃有吗?大家仔细想一想,不论小学、中学、大学,学困生的问题,总结起来不就是三种情况吗?要么是当下的学习能力不行,要么是学习动力不行,要么是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都不行。

其实只要在教育过程中,解决掉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的问题,学困变学优,甚至变学霸一点都不难。孩子和孩子之间,智力的差距存不存在?肯定是存在的,但是智力的差距是不是决定性的?你智商110我智商100,那么无论怎样,我的学习能力一定比你差吗?当然不是,学习能力除了智商,还包含很多因素,比如感知能力、认知能力、专注能力、记忆能力、思考能力、想象能力等等。像专注能力、记忆能力、思考能力,这些都有科学的方法能让你大幅提升的。

总之不管你硬件是啥,基础学习能力绝对是可以改变的,在我看来,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上了那么多年学,这里面最核心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在提升学习能力的同时有了几个副产品,脑袋里装了点知识,口袋里面多了个学历。如果你真的指望凭借这点知识和这份学历就吃一辈子,只能说太天真了。能让你吃一辈子的,唯有你通过教育获得的,融进血液里的学习能力。学历不是不重要,而是那种和能力不匹配的学历不重要。

再说说学习动力,现在很多孩子为啥没有学习动力,我说原因之一就是一切为分数论,为了得高分就得狂刷题。好比吃一颗苹果,第一口咬下去肯定是美味又解渴,但是如果让你吃下去后吐出来,再吃下去再吐出来,不要说三遍,第二遍就会只剩下恶心了。之所以忍受这么恶心的操作,无非是让已经掌握的知识变得熟练再熟练,从而能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做对更多的题目,拿到更高的分数。

一开始呢,孩子为了不让老师批评,不让父母失望,忍了。但是突然有一天,往后面一看,中考完了还有高考,高考完了还有考研。这种为了应试,为了取得学历,就要不停的把掌握的新知识吃下去,吐出来,再吃下去再吐出来。请问什么样的孩子,对于这种学习会有动力呢?

很多孩子在毕业的那一刻,对于学校对于学习,表现出来的不是感恩和珍惜,而是那种切齿的仇恨,恨不得此生和学校和学习就此别过,永不再见。

真的,学习本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当然了,从国家来说,学历教育是必要的,学历有分层,肯定要筛选,要筛选就要考试,所以考试也是必要的,但是不幸的是,太多的人,包括家长包括教育工作者,把考试变成一切教育,一切学习的指挥棒。正因为如此,才会让太多的人,搞不清教育本来的样子,舍本逐末,一味的追求往脑子里面塞知识,忽略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动力的呵护。学历整的是越来越高,可孩子的脑子被干的是越来越废,于是躺平、抑郁、焦虑、空心化也就在所难免。

既然考试和筛选是必要的,考试难免成为教育的指挥棒,那么怎么考试就很关键了,虽然我们老百姓无法左右这一点,但是变革也在悄悄地进行,现在各种学历选拔考试,靠死记硬背,靠知识点刷熟练的题越来越少了。考应用能力,融会贯通解决复杂问题的题越来越多了,真的是可喜可贺。

只有考试改革了,教育教学的导向和方法才会改,希望能多多留住孩子们宝贵的学习动力。

好了咱们总结一下,教育的成功,主要是培养孩子面对社会的应变能力和独立生存的能力。而这两种能力,本质上就是让孩子拥有更好的学习能力,保持充沛的学习动力。学习能力这一块,先天智力水平很难改,但是学习方法上有太多可以改进和优化的地方,这也是我们很多家长完全没有概念,也不会做动作的地方。学习动力这一块,学校教育中家长们能干预的不多,但是家庭教育中,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却是大有文章可做,具体方法可以咨询育阳老师。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