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表彰在革命事业中做出重大贡献,在炮火中毅然前行、身经百战的解放军战士们,中央政治局对他们当中最具代表的一部分人授予了将帅军衔。
时至今日,曾经的开国将帅基本都已和我们永别。2024年4月2日,开国少将张力雄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终年一百一十一岁。
随着张将军的与世长辞,当年被授衔的开国将帅只剩一人,他究竟是谁呢?
关于军衔的那些事儿1955年,随着国内外战争的基本平定,中国迎来了难得的和平发展时期。
在各项有利于国计民生发展的政策制定并实施以后,为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解放军将士授勋表彰一事便被提上了日程,这一重大决定由提出到具体实行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就已意识到对其所领导的军队进行军衔划分与管理的重要性。
但由于当时战况胶灼,根据地没有具体实行这项措施的条件,新中国成立之后,军衔制度的设立便立刻进入到中央最高决策层的谈论内容里,而之前多次设立军衔制度的想法与建议也为1955年的军衔制定奠定了基础。
1950年,中央设立解放军总干部管理部,并以此为基础,设立专门负责管理全军军衔事务的机构——军衔奖励处。
随着这一机构的成立,组织上也开始正式着手研究和部署中国解放军军衔制度的一系列相关问题。
1952年,总政主任兼总干部管理部部长罗荣桓,亲自率领管理部专家,在北洋政府以及南京国民政府的军衔制基础上,经过数十日的讨论和完善,最终制定了中国解放军军衔等级方案。
该方案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共设六等,共计十九级。自特级上将至二等兵,每一等级都有严格升降规定以及奖惩细则。
等级制定好后,接下来进行的就是针对全军的军衔评定工作。
不过当时解放军人数过多,每一位都是从刀山火海里走出来的硬汉子,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过巨大的牺牲。
而且,在部队的高级干部里面,有人资格较老,有人战功较大,如何公平合理地对每一位解放军将士进行军衔评定成为了老大难的问题。
毛主席也多次强调:一定要考虑到我们的每一位同志,审慎对待,仔细考量,务必一碗水端平。
在经过长达3年时间的商讨后,军衔授予方案最终在1955年确定下来。在此期间,针对各种问题也及时进行了修改,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便是关于毛主席授予元帅头衔的讨论。
在最初上报给中央政治局的授衔方案中,拟定授予毛主席独一档大元帅军衔,同时,也将周总理等非军方干部囊括至授勋名单中。
毛主席在看到这份方案之后,仅思考片刻就严肃地表示:“这样做将导致授勋人数过多,也不利于以后军衔的评定工作。这个大元帅职称我不能要,我还是喜欢穿普普通通的衣服。并且我建议包括我在内,现在没有在军中工作的,都不要评衔了。”
继毛主席发表意见之后,周总理、刘少奇等人也都摆手摇头,表示不参与军衔评定。
在毛主席等领导的建议与指示下,相关人员经过讨论,修改了授衔方案。这下子,将帅授衔名单的人数顿时少了许多,也极大地方便了以后的军衔评定工作。
1955年9月27日,共和国将帅授衔仪式在中南海举行,一千余人到场参加典礼。当天下午五点,毛主席亲自为十大元帅颁发荣誉勋章。
这场授衔仪式也是有史以来最隆重、最盛大的一场将帅授勋,共有1052名开国元勋被授予将帅头衔,之后又经过1961年、1964年两次补授的少将,开国将帅一共1614人。
自首个军衔授予仪式至今,已过去将近七十个年头。当初参与将帅授勋的将军们,在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中,绝大多数已经去世。
据统计,截至到2024年初,全国仅剩两位开国将帅。其中一位便是著名的张力雄少将。
百岁老兵张力雄1913年,张力雄出生于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和大部分红军战士一样,张力雄的童年也是在战火中度过的,在他十岁的时候父母就被战争夺去了生命,但童年的不幸没有击倒他,反而造就了他独立顽强的性格。
十六岁时,张力雄就加入了革命队伍,随后他便开始了为建设没有压迫、没有欺凌的新社会而奋斗的人生新征程。
张力雄首先在家乡和当地的红军一起参加革命活动,他致力于救助身处于危难之中的穷苦百姓,打击那些欺负普通百姓的大地主、大土豪。
在参与革命实践的同时,张力雄也经常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积极学习共产党的革命理论思想。凭借着自己的不断努力,张力雄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预备红军战士。
1932年,在共产党大部队的号召下,张力雄报名参加了红军。不久后,在新人授枪仪式上,张力雄拿到了自己人生当中的第一把手枪。
军长看着张力雄激动的眼神,在把枪递给他的同时,语重心长地对他说道:“孩子,这把手枪的上一个主人是一个和你年龄相仿的娃娃,他因受到敌人的围剿而壮烈牺牲。希望你能继承他的意志与信念,用这把枪打倒一个又一个的敌人,为咱们共同的理想奋斗。”
接过枪后的张力雄,眼神愈发坚定,在之后的入伍宣言中,他自信说道:“一定会坚决拥护共产党的领导,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随后,张力雄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一路跟随红军参与了保卫苏区根据地的作战,并在1934年跟随部队踏上了长征之路。
在长征之中,由于饥寒交迫,红军战士们不得不将身上的牛皮制品都拿出来作为食物分配。
彼时的张力雄尽管很心疼自己的皮带,因为那是他珍藏多年的东西,但他还是选择了将那根皮带贡献出来,作为充饥的食物分给了大家。
之所以这根皮带如此重要,是有一定的渊源。1931年,刚加入红军不久的张力雄便在一次任务中发挥出色,不但击败了敌人,而且还将被俘虏的战友成功解救出来。
团长知道这个消息后,十分高兴,破格提拔张力雄为排长,并且把自己刚刚从敌人身上缴获的真皮皮带大方地送给了他,张力雄也因此成为了部队最年轻的排长。
在收到团长送的皮带后,张力雄十分珍惜这个礼物。要知道,在那个物资极其匮乏的年代,大部分战士都是简简单单地用绳子勒紧裤腰带。
张力雄刚入伍不久就收到这么珍贵的奖励,内心的激动不言而喻。因此,他不仅将这根皮带珍藏着舍不得用,同时在心里暗暗激励自己:“我一定要多挣几个皮带的荣誉!”
然而长征途中,张力雄为了队伍能够让更多的人生存下来,丝毫没有犹豫地把自己最珍贵的荣誉拿出来拯救自己的战友,这样的做法令部队的每一位战士都钦佩不已。
除此之外,张力雄还主动承担照顾伤员的责任,哪怕是敌人已经追到了眼前,他也没有放弃任何一个战友。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顽强的毅力与永不言弃的精神,张力雄不但走完了长征路,而且还在之后的战役中愈战愈勇,帮助我们的人民军队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以后,张力雄辗转到了地方工作。但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荣誉而居功自傲,而是在普通的岗位上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晚年的张力雄身板依然坚挺,目光炯炯有神,他经常对来拜访自己的年轻战士说:“现在国家稳定了,没有仗打了,但你们一定不能松懈,平时要认真训练,积极学习理论知识,要在祖国需要的地方贡献自己的价值。”
时光易逝,岁月无情。2024年4月2日,这位为新中国事业奋斗了一辈子的开国少将永远离开了我们,令人悲痛不已。而随着张力雄的逝世,曾经英姿勃发的开国将帅们,就只剩下了一位。
硕果仅存的开国将军自从张力雄少将病逝后,我国仅剩下一位仍在世的开国将军,他就是王扶之。1923年,王扶之将军出生于陕西省绥德县。
在解放前,陕北地区一直十分贫穷和落后,王扶之的家里也同样穷得揭不开锅。贫困家庭出身的王扶之深知百姓生活的不易,因而从小便立志要改变这不合理不公平的社会现状。
幸运地是,王扶之最终也是等到了这个机会。1935年,红军来到了王扶之的家乡,他们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收集到的粮食分给村里的贫困家庭,而且主动帮一些年迈的老人干农活、做家务。
很快,这支深受百姓欢迎和爱戴的部队便在陕北建立了根据地,造就了军民携手爱国为家的盛景。
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的王扶之十分确信,这支队伍就是他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所要依靠的力量。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来到了当地的红军招兵处。
当时,负责招兵的红军战士看到前来参军的王扶之,就问道:“后生,你多大呀?”
此时王扶之刚满十二岁,远远没有达到红军的招兵年龄,他只好反问:“你看我像是多少岁?”
可能是因为北方的男性发育快的原因,红军战士望着眼前个子挺拔的王扶之,疑惑地问:“十六岁?”
王扶之闻言开心不已,当即点头回应:“对,我就是十六岁。”
就这样,王扶之凭借自己的小智慧,成功加入到红军队伍中。
来到部队之后,王扶之对军营中的任何事情都充满了好奇与热情。他在日常训练中严格要求,把自己当作成年战士一样努力,在休息的时候,他也不忘学习文化知识。
就这样,年轻的王扶之便凭借着自己坚定的毅力和独特的智慧立足于红军的队伍中,成为了人民军队当中最优秀的小战士之一。
1940年,刚刚加入红军部队不到五年时间的王扶之,已经当上了通信参谋。随后,他又跟随部队参加了平型关、两淮等著名战役。
在战斗中,王扶之多次凭借自己的智慧带领队伍以少胜多,成功击败敌人。队伍的司令员也对王扶之有很高的评价,说他“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解放战争爆发后,王扶之又继续带领着东北地区的部队辗转全国各省参与各大战役。
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前夕,王扶之主动请缨,带领一个团的战士们向天津发起总攻。
这场战斗十分激烈,战士们死伤惨重,就连王扶之也不幸被子弹击中腿部。
但即便如此,他仍然坚持冲在队伍的最前面,带领战士们向城内发起进攻,并最终胜利地完成了这次任务。
事后,在回忆这次战役时,王扶之说道:“我当时受伤了,但我不能后退,我是队伍的灵魂,我如果后退了,那么整个队伍的士气就散了。”这种迎难而上的精神使得王扶之在任何时候都有足够的勇气面对和解决困难。
如今百岁高龄的王扶之虽然早已步履蹒跚,但是浑身依然散发着一股来自军人的气质,脸上依旧保持着神采奕奕的模样。
他时不时地也会前往当地的军队训练场所,在观赏年轻战士操练的同时,回忆着自己年轻时难忘的军旅生涯。
结语时过境迁,大半个世纪过后,仅存于世的开国将帅只剩下王扶之一人,想来怎能不令人感慨万千?
无论是逝世不久的张力雄将军,还是仍然健在的王扶之将军,亦或是其他在战争中陨落的战士们,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他们都是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因为有他们的付出和牺牲,才有了如今中国的繁荣盛景。
开国两字,十辈子的荣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