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干多年军事主官,不愿改任政治主官,当副职:不习惯唠叨的说教

从阳化石 2025-03-28 04:42:51

1948年6月,以中野4纵12旅以及西北民主联军38军17师为基础,成立陕南军区,任命刘金轩为司令,汪锋为政委,陈先瑞为副司令,李耀为副政委。

在这个任职的背后,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插曲。

上级原本让陈先瑞担任政委,因为12旅与17师各出一个主官,有利于团结工作。

或许12旅战斗力更强劲一些,担任旅长的刘金轩直接担任军区司令,陈先瑞在解放战争时的职务并不低,中原突围后,担任豫陕鄂军区副司令。因为他过去在陕南开辟过新区,熟悉这里的地情、人情等。

该职务相当于纵队副司令,部队在豫陕鄂发展困难后,主力部队撤回到山西,他被调去担任西北民主联军38军副军长。内心还是比较排斥一些的,不是很愿意在起义部队工作,不容易开展工作。但上级让他去加强38军军事领导力量,也是希望他担负起重任。后来38军编入陈谢集团,南下豫西作战。

当时,胡宗南主力将兵力放在陕北,陕南地区空虚,为牵制胡宗南部队,缓解西北野战军压力,抽调两支部队进入陕南开辟根据地。组建军区时,司令员是刘金轩,让他担任政委,心里是有些不愿意的。

尽管在土地革命时期,担任过一段时间政治工作,可相比之下担任军事工作时间更长。从跟着25军离开鄂豫皖挺进陕南后,自己就从政工改为军事,在陕南拉队伍,成为师长。原本只有几十人的队伍,经过一年多时间,扩编到两千多人。

抗战爆发后,他领导的部队改编为警备团,担任团长,保卫陕甘宁边区。1944年被抽去前线工作,担任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抗战结束后,部队编入中原军区,担任15旅政委。中原突围后,从鄂西北军区调任豫陕鄂军区担任副司令,豫陕鄂军区第二野战纵队司令。主力部队撤到山西后,担任38军副军长。

总之,负责军事工作时间更长,自己更愿意干军事。可司令员只能有一位,而且12旅也是陕南军区主力部队,刘金轩的资历不比陈先瑞低。从部队战斗力,资历,以及贡献程度,指挥能力来说,刘金轩作为司令员是最合适的,陈先瑞担任政委也是合适的。可他认为干政工需要有文化,会总结,不仅讲话、讲课、还要注意自己的举止、形象,不能像军事干部那样粗豪。自己喜欢干脆果断,不习惯婆婆妈妈的说教。

此后,刘金轩率领12旅参加中野主力的各大作战,军区军事工作实际上由陈先瑞负责。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