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周末,国际上其实还是发生了不少大新闻的。我们先书接上回,说说瑞信和硅谷的事情。昨天全球各大主流媒体都在头条报道了瑞银考虑收购瑞士信贷,这对于国际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影响重大。昨天路透社就报道,说据两名知情人士表示,瑞银正在审查对瑞士信贷的收购,瑞士政府可能会为所涉及的风险提供担保。消息人士表示,瑞银正受到瑞士当局的压力要求进行收购,他们补充说根据计划,瑞士信贷的业务可能被分离。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新闻,瑞士银行和瑞士信贷都是欧洲非常有实力的金融机构。瑞信我们之前有专门介绍过,历史悠久,但是相比较而言,瑞士银行的实力比瑞信还要大的多得多。美国硅谷银行倒闭之后,瑞士信贷也爆出了流动性短缺的问题,为了避免引发金融危机,瑞士央行就动用了540亿美元来帮助瑞信渡过难关。但从目前看呢看来,瑞士央行这540亿起到的作用有限,只能说是给瑞信打了点氧气,不至于马上断气,但要死里逃生还不行。但是瑞信它又不像硅谷银行那样,它如果倒闭的话,可能会让整个瑞士的金融体系崩盘,所以瑞士官方就撮合瑞士这两个最大的银行合并,或者说让老大瑞银来收购瑞信,但是如果简单的收购的话,可能也会把老大瑞银拖垮,所以瑞士政府就试图参与一种结构性的处置,让瑞信优质的资产跟瑞银合并,剩下一些局部的,就让它烂掉了。但是这也不容易,瑞士银行有没有这个能力吞掉这个瑞信,还是值得我们继续来观察的。但是不管怎么样,假如说瑞士银行处理不好瑞信的问题的话,那么对整个瑞士的金融体系都将是个灾难性打击。甚至对国际金融市场也将是以此重创。
欧洲这边忙着救火,那美国硅谷银行倒闭也有些后续故事。同样是路透社的报道,说美国众议员亚当希夫以及其他19名来自加州的众议员,敦促司法部与银行监管机构调查高盛在硅谷银行倒闭事件中所起的作用。因为高盛之前在硅谷银行倒闭过程中确实起到了些不太光彩的作用。之前我们说硅谷银行卖债券亏了18亿美元,这笔债券就是卖给高盛的,而且还是高盛给硅谷银行出的主任。所以就有人指责高盛的这种非常危险的投机行为。美国这位议员就说,非常明显,担任硅谷银行顾问的高盛集团有预谋从硅谷银行的亏损中获利,美国司法部和银行监管机构必须调查相关的运作方式是否公平。如果真的调查高盛后,美国司法部和银行监管机构对高盛做出一些处罚决定的话,那可能对美国的金融市场又会是一次不小的震荡。
美国这边正在着手应对危机,那边美债市场又有异动。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正在大幅抛售美国国债,目前中国的美国国债持有量已经连续6个月下降,创下近14年来的最低点。
据环球网3月18日报道援引港媒16日文章称,随着美元长期利率上升导致中国海外投资回报率降低,中国继续减持美国国债。美国财政部本周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在美国国债的境外持有量连续第三个月上升之际,中国的持有量从去年12月的8671亿美元降至8594亿美元,连续第6个月下降,创下2009年5月以来最低点。
对于中方的减持行为,有分析指出,这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美方现阶段对华打压的力度并没有出现缓和,反而变本加厉,随之而来的是就是中美关系持续恶化,在这种背景下,美方仗着美元霸权对中方实施金融制裁的风险也在日益增加,中方此举也是在未雨绸缪。
另一方面,美国激进的货币政策也促使中方要做出资产避险的举措。众所周知,美国先是搞“大水漫灌”的货币宽松政策,在严重的通胀来到之后,美联储又做出了疯狂的举动,自去年3月以来的一年时间,一共8次加息。尽管美方想通过美元回流抑制本国的通货膨胀,但是高利率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小觑,包括美国国债在内的一些金融债券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美国硅谷银行也是这一消极影响的受害者,大量的债券亏损导致其资金流动性受到遏制,进而民众的挤兑让其步入深渊。在这种情况下,美元债已经不值钱了,中方自然需要及时止损。
事实上,美方通过美元的宽松和紧缩已经收割了全球韭菜,早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不满。再加上美方在美国国债上限危机方面还没有拿出切实有效的应对方案来,如今美国国债的贬值也已日益凸显,这更加引起国际社会的警惕,除了中国以外,多国正纷纷跟进抛售美国国债这一操作。其中,作为美国忠实附庸的日本更是一马当先,在去年抛售了2245亿美元美国国债,不得不说,哪怕承受着美国的压力,作为持有美国国债最多的国家,日方心里的慌张也是难以遮掩的。与此同时,美国的其他盟友法国、以色列、沙特、比利时等国也不顾所谓的“情谊”,积极效仿日方的减持操作。
那么问题来了,在去美元化愈演愈烈之际,国际社会拿什么作为替代品?对此,目前受美元制裁最深的俄罗斯给出了答案。我们先来看看俄方的操作,在今年的第一个月,俄方把手上价值6.29亿美元的美国国债锐减至6700万美元,不仅如此,后续俄方还会继续抛售,俄方分析信用评级机构专家米哈伊尔?尼古拉耶夫直言,俄罗斯投入美国国家债券的额度将在不久的将来清零。至于俄方腾出来的储备去往何方,尼古拉耶夫则毫不遮掩地指出了人民币和黄金这两样避险资产。实际上,俄方财政部和央行也曾多次透露过这一信号。有分析指出,不仅是俄方,还有其他不少国家对美方在俄乌冲突中做出的金融制裁表示担忧,再加上美方激进的货币政策,这使得人民币国际化需求正在不断增长。近日,中国进出口银行与沙特阿拉伯国家银行成功落地首笔人民币贷款合作,贷款资金将优先满足中沙贸易项下的资金需求。当然,还有不少国家还积极参与到人民币贸易结算体系中。原因何在?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以及友好务实的国际形象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认可和信赖。
抛了几十就大抛,抛几千又叫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