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明朝时南京城墙建有多少城门?1381年4月11日:朱元璋建明孝陵。
萨沙是南京人,所有南京小孩,小时候都念过一首儿歌:“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花马,带把刀,从你家门前抄一抄,问你吃橘子还是吃香蕉”。
南京的明城墙是全国最高大宏伟的城墙,长度就有35公里。
南京明城墙始建于1366年(元至正廿六年),全部完工于1393年(明洪武廿六年),动用全国1部、3卫、5省、37府,152州县共28万民工,约3.5亿块城砖,历时达28年。
在明代,城墙对于城市的防御有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只要有坚固城墙、大量士兵和粮食,城内坚守数月甚至一两年也不成问题。
当时各大城市大多有城墙,作为首都的南京自然也不例外。
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以后,就花费巨资和漫长的时间修建了城墙。
经过了600多年,南京城墙虽然有长达10公里被破坏,仍然有25公里保持原汁原味,这也是中国绝无仅有的。
南京城墙最牛逼的地方在于,主体部分仍然是600年前的文物。今天大家随便沿着南京城墙走一走,就可以看到无数明代制造的城砖,上面明确写着制造者的姓名和地址。这就是古代的质量保障体系,一旦城砖出现质量问题,可以追溯到制造者,将它杀头充军。这也是为什么南京城砖用了长达600年,仍然大体完好的重要原因。
自然,南京城墙有一定程度的修复,但绝非一些城市干脆重建城墙。南京城墙本来是35公里,然而南京修复城墙仅仅是围绕着还算完好的25公里,放弃了被破坏严重的10公里。
大家想要看一看真正中国古代城墙,最好还是来南京。
明代南京有13座大城门,分别是:
城南的正阳门(光华门),通济门,聚宝门(中华门);
城西的三山门(水西门),石城门(汉中门),清凉门(建成后常年被堵塞),定淮门;
城北的仪凤门,钟阜门,金川门,神策门;
城东的朝阳门(中山门),太平门;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小城门。
我们一个个来看:
正阳门(光华门)
光华门是南京的正门,有趣的是它不在南京正南方,而是偏东。
朱元璋刚到南京时,在原来南唐金陵城的东侧新建了宫城和皇城,此时南京城墙还没有建立。
而朱元璋宫城外有宫墙,正对着的城门就是光华门。南京城墙建好以后,也没有另外开门,继续选择光华门作为城门。
光华门是南京城门中规模比较大的,还精心修建了1道外瓮城和2道内瓮城用于防御。
然而,在清末和民国时期,太平军、湘军、日寇多次猛攻南京城,光华门又成为攻击的重点,遭到较大破坏。
根据日军战报《第9师团作战经过概要》之中的记载,自从12月11日开始,日本动用了150毫米榴弹炮、105毫米加农炮等重炮部队在光华门城墙上炸出了突破口,大量日军在坦克的掩护之下发起攻击。
然而国军守军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仍然在光华门同日寇血战8个小时。第87师第259旅旅长易安华、第361旅旅长陈颐鼎两个将军,先后在这里殉国和负伤。
日军为此伤亡不小,日军第36联队第一大队队长伊藤善光少佐被打死。
即便如此,由于光华门异常坚固,在战争中也只是部分损毁。
到新中国建立以后的50年代,光华门大体还保持着轮廓。
日本鬼子没有办到的事情,我们自己倒是办到了。
随后国内出现多次运动,比如1958年大跃进拆城墙运动,文革时候破四旧,导致光华门完全被拆毁,大量城砖也运走,光华门也仅仅成为一个地名。
万幸的是,2006年南京城市建设时,在光华门附近挖出了一段明代城墙的根基,这也是光华门仅剩下的了。
通济门
通济门位于南京城墙南侧,东面就是光华门,是城南三大城门之一。
通济门是南京主要进出要道,在明代时是防御中心,有独特的3重船形内瓮城和4道城门。它曾是南京城门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座。
抗战中,通济门也是日军主攻方向。因为该门规模太大,主体建筑在战火中保存较好。
1944年,汪伪政权的伪军排长夏建华进出通济门受阻,同站岗的日军发生激烈冲突,遭到对方殴打和囚禁。夏建华咽不下这口气,第二天带着十多人跑到通济门去报复,同日军发生打斗。
期间双方甚至开枪,导致2名日本兵受伤。日军也不是好惹的,直接出动大部队,将汪伪警卫第3师的师部包围,强行抓走了两名伪军排长,将他们痛打一顿。伪军师长陈孝强得到汪精卫支持,好不容易才进入日军军营,将这两名被打到遍体鳞伤的排长给抢了回来。
本来是互殴,双方都有多人受伤,又没有搞出人命,也算扯平了。
然而汪伪政权不过是日本的走狗,事后为了让主子满意,将夏建华判处死刑,另一个组织者,排长陈同来被判处无期徒刑。参与打斗的伪军士兵们,多则判刑7年,少则判刑6个月,还将汪伪警卫三师师长陈孝强撤职。
此举引起了伪军上下普遍恼怒,认为日本鬼子欺人太甚,作伪军还不如一条狗。
1945年日寇投降之前,继任汪伪警卫三师师长钟健魂率领警卫三师起义,投奔新四军。
50年代,通济门同样被政府拆除,这里仅仅剩下一个地名,今天只能从沿用的地名通济门内、外大街和旧九龙桥来确定原来城门的所在,通济门前的护城河为秦淮河,通济门外跨护城河的桥梁名为九龙桥。
聚宝门
聚宝门就是赫赫有名的中华门。
中华门是城南三大门之一,也是唯一保留下来的一个城门。
中华门的位置特殊,距离城外雨花台近在咫尺,门内是内秦淮河,门外是外秦淮河。
而雨花台是城南唯一的高地,也是自古以来攻打南京的兵家必争之地。一旦雨花台被敌人占领,南京城就非常危险,中华门被修建的特别坚固。
中华门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城堡式瓮城,也被认为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古城堡,堡垒瓮城。
上面两个城门也提到了瓮城,那么什么是瓮城?就是城门中套着城门。敌人好不容易攻破了中华门城门,以为攻入了南京城内,其实只是攻入了中华门的内城而已。
中华门也不是凭空出现的,是依靠南唐时期旧城墙的大门修建的。
从中华门的规模,就可以看到南京城墙的庞大规模:此门东西宽118.5米,南北长128米,占地面积15,168平方米。共设三道瓮城,由四道券门贯通,首道城门高21.45米。并有马道可骑马登城。各门均有可以上下启动的千斤闸和双扇木门,现在仅存闸槽和门位遗迹。瓮城上下设有藏兵洞13个,左右马道下设藏兵洞14个,可在战时贮备军需物资和埋伏士兵,据估计可容纳三千人。
抗战中,日寇占领雨花台后,就被坚固的中华门所阻挡。让日寇惊叹的是,这座建立于明代的城门仍然让日军无计可施。
资料中这么写:在久攻不破的情况下,日军第47联队火炮中队、速射炮中队以及联队所属的全部火炮对准中华门城垣开火。日军通过肩扛手拉将火炮运到位,并运来500发炮弹。其“速射炮”因为连续猛射,竟熔化了炮管上的油漆。因为修建中华门瓮城的明代,火药已经较广泛使用,城门修建得异常坚固,本身具有一定抵抗枪炮的能力,加之中国守军将士顽强作战,所以日军即使有飞机、坦克、火炮提供的优势火力,也没有攻下中华门。
日寇无奈之下,调动重炮反复轰击中华门附近城墙。重炮导致部分城墙坍塌,摧毁了中华门上所有建筑物,但仍然攻不进去,可见明代军事防御能力有多强了。
今天大家如果来南京,想要游玩一个代表性的明城墙景点,萨沙首先就推荐中华门,它也是南京地标。
三山门
三山门是城西的主要城门,也叫作水西门。
水西门同上面的城门有所不同,是南京城市水道出入的主要城门,大量船只从这个城门进出。水西门的边上就是西水关,战时可以封锁进出水道,保证南京城的安全。
西水关的地位特殊,是内秦淮河通往长江的交通枢纽。
明清大量物资运输主要依靠船只,所以水西门也是最热闹的城门,每天有上千船只进进出出,运输大量物资和客人。
在明清乃至民国时代,所谓十里秦淮说的就是内秦淮河,是秦淮河在南京市区内的一段,就是从西水关到东水关的这一段。
这个城门也在50年代被拆除,三山门原址一带是昇州路、莫愁路、虎踞南路、水西门大街和凤台路交汇的交通枢纽。
石城门
石城门是城西的一个城门,本来是南唐时代的西门,也叫作汉西门。
汉西门是西面进城的主要通道之一,每天都有大量车辆进出,城墙附近极为繁荣。
当年朱元璋考虑到汉西门人流量大,特别将城门路边修建为坚硬的“监石”。由于每天进出车辆太大,数百年后的清代,这些“监石”很多都被碾碎,由此可见当年的繁荣。
汉西门是南京城墙西部的防御中心,由二道瓮城,三道城门组成。
由于汉西门规模比较大,在50年代拆除时只能毁掉了一部分,仍然留下不少部分。
1997年,南京修建汉中门广场,保留了明代汉西门的一部分,作为展览品放在广场上。
汉西门也成为南京仅存的4个明代城门之一。
清凉门
清凉门也是西面的城门之一,却比较特殊。
南京城市地形多变,城西存在清凉山等小山脉,不是一马平川。清凉门所在的就是清凉山附近的小山上,所以交通相对不便,老百姓不从这里出入,主要作为军事用途。
清凉门外就是长江,明军士兵从船只上岸后,可以从清凉门进入。同时,城内守军也可以从清凉门出去,登上长江边的船只。
清代长江航道出现改变,清凉门距离长江的距离变远了,就更用不上了,一度被清政府堵上。
清凉门比较偏僻,不是交通要道,意外的被保存下来。
50年代大毁南京城墙的时候,就放过了这个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城门,也成为保存至今的少数明代城门之一。
今天的南京人可能不能理解清凉门的偏僻,现在这里的房价极高。
在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时期,南京的火葬场也就是清凉山火葬场,就在清凉门附近。这个火葬场,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搬迁离开,由此可见这里的偏僻程度。
当时都说清凉门附近有鬼火,所以不要说夜晚,就算大白天也很少有人经过这里。
定淮门
定淮门是城西的城门,在清凉门的南侧。该城门跨越秦淮河,明代原名马鞍门。
后来秦淮河发生泛滥,朱元璋将这个城门改为定淮门,以求秦淮安定。
定淮门在明清时代没什么名气,主要用于连同城内于明代在全国排行第一第二的造船厂:龙江造船厂和宝船厂。
始建于南宋时期的龙江船厂,曾经是历史上最繁忙的国家级造船厂,和宝船厂并称中世纪世界上最大的皇家船厂。龙江船厂曾为宋、元、明代制造过大量海船和军舰,为明王朝保卫京畿、防御倭寇、海上漕运、江防、海防……做出巨大贡献,也曾为海上丝绸之路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龙江造船厂附近的宝船厂,则主要是为郑和下西洋制造大型海船,从明朝永乐时期才开始运作,前后建造数百艘大船。
只是,这些造船厂同老百姓没什么关系,所以平时定淮门也不繁荣。
定淮门位置比较偏僻,却没有清凉门那么好运气,在50年代也被拆除,只剩下地名。
仪凤门
仪凤门在南京城墙的西北角,南面就是定淮门。同定淮门、清凉门不同,仪凤门是南京又一个防御中心。
仪凤门扼守南京通往长江码头的要道,如果敌人从水路进攻南京,就首先会攻打仪凤门。
而朱元璋之所以建立仪凤门,主要是仪凤门就在狮子山上,借助这个城西北唯一的高地进行防御。
为此,朱元璋曾亲自登上狮子山查看地形,规划仪凤门的具体位置,还在附近山顶修建了阅江楼。
1853年,太平军从武昌沿着水路南下,攻打南京城。南京城墙坚固,虽然城内清军战斗力低劣,仍然久攻不克。
太平军研究多时,选择仪凤门为主攻点。太平军埋下大量炸药,将仪凤门附近一段城墙炸塌,由此攻入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国长达10多年之久。
仪凤门的位置一直比较重要,1895年,张之洞在仪凤门下铺设了南京第一条近代马路。
仪凤门很侥幸的躲过了1958年大跃进时的拆城门拆城墙运动,没想到1971年文革时期又来了一波,最终被彻底拆毁。
钟阜门
钟阜门在南京城墙的西北,在仪凤门的南面。钟阜门不太重要,位置在狮子山下,地形崎岖,平时很少有人进出。
在明代成化年间,钟阜门就被废弃,用石头堵塞起来,一直没有恢复。于是,1958年钟阜门自然也被拆除,目前只剩下地名。
金川门
金川门在南京城墙北面,因为城门下有金川河流过汇入长江而有名,它的西面就是钟阜门。
金川门有陆地通行的金川桥,也有进行水上防御的水关。
金川门是从南京城北进出长江的一个通道。
1402年,明成祖朱棣在靖难之役中率军攻打南京,负责防守金川门的是朱元璋第十九子谷王朱橞、曹国公李景隆。这两个家伙选择打开金川门迎朱棣入京,这就是金川门之变。金川门之变,宣告了建文朝的终结,朱棣登上帝位。
在1958年,金川门也被拆除。
神策门
神策门是南京城墙最东侧的城门,就在著名旅游景点玄武湖西边,位于今天南京市中央门立交桥的东南角。因地理位置问题,从明代以来神策门就是被破坏最少的城门,也是仅存的南京城门中保存最好的。
神策门位于南京城的东北面,理论上只有从东面陆地上攻过来的敌人,才会攻击这个门。
然而明清时代,南京城压根不存在从东面陆地上的威胁,敌人可能从南西北三个方向进攻。
从明代开始,只有太平军在全面围攻南京时,曾攻击过这个城门,因此城门大体保存完好。
有趣的是,30年代美国亚细亚石油公司向国民政府租用了神策门附近的瓮城,作为油料仓库。
日寇占领南京以后,也将这里设为油料仓库。
解放军在1949年占领南京后,南京军区长期将神策门作为油料仓库,开辟为军事禁区,不允许闲杂人等进入。
就是这个军事禁区的保护伞,神策门侥幸躲避了在毛泽东时代历次运动。
太平门
太平门在南京城墙的东北,是南京城北面的正门,神策门在它的西北面。太平门的名气很大,尤其南京人无所不知,主要还是因为龙脖子路。
太平门恰好在玄武湖和钟山山脉之间!太平门附近有一段城墙,修建在钟山上。山势非常陡峭,城墙下出现了一条弯弯曲曲又漫长的道路,就是赫赫有名的龙脖子路。
无论开车还是骑车,龙脖子路都非常难行。同时,这里还被视为南京极阴地点之一,据说夜晚经常出现怪事,所以南京本地人很少晚上来这里。
龙脖子路为什么被称为阴地?恐怕还是历朝历代死于这里的士兵太多!
自古以来,从陆地攻打南京,首先就要占领钟山山脉的紫金山,这是南京城外最高点。
而太平门就在紫金山下,从古至今都是敌人的主攻方向,压力比其他城门要大得多。
无论是太平天国时代,还是日寇进攻南京时代,太平门都经过惨烈的拉锯战。
太平军认为太平门虽然高大坚固,仍然不足以抵抗清军长期工事,进而在外围的钟山上修建了地堡城、天堡城两个要塞,拱卫太平门。
湘军通过常年鏖战,终于占领两个要塞和龙脖子路,进而用炸药炸开太平门,攻入了南京城。
这一线经过常年鏖战,双方大量官兵死在这里,到处都是累累白骨,惨不忍睹。
1911年辛亥革命时的江浙联军也是从太平门攻入南京,1937年日寇同样如此。
日寇没有彻底毁掉的太平门,在1958年被拆除。
朝阳门
朝阳门也叫作中山门,是南京城墙东面唯一的城门。
当年孙中山先生遗体从下关码头一直运到紫金山,沿路的道路、桥梁和城门大多改名,比如中山北路、中山南路、逸仙桥、中山门等等。
中山门的规模雄伟,明代却很少开门。这是因为,明代朱元璋的皇宫,南京明故宫的皇城城墙门就在这里,连同到郊外的明代帝王陵寝明孝陵。
中山门平时不可能让老百姓进出,只有皇宫内部人员才会走动。清代明故宫成为遗址,中山门也成为城东主要交通要隘。
有意思的是,1943年汪伪政权领导人汪精卫,亲自为中山门题词落款。
1946年,国民政府将中山门上汪精卫的留名凿去,不过仍然保留着他书写的中山门三个字。到了1996年,南京政府将汪精卫的字换掉,采用了王献之的集字。
汪精卫题词的中山门,也不是明代的中山门。
在迎接中山先生棺木时,考虑到中山门过于狭小,卡住城东交通的脖子,将城门搬迁了一下。
今天的中山门,是在1929年原址不远处新建的。
即便如此,抗战期间中山门成为日寇主攻方向,遭到重炮反复轰击,导致损毁非常严重,几乎坍塌。直到今天,我们去中山门附近城墙游玩,仍然可以看到城墙上的累累弹孔。
除了这13个明代城门以外,南京还有玄武门、挹江门、雨花门、解放门、新民门、中央门、汉中门、草场门、小北门、武定门、集庆门、华严岗门、长干门、标营门等大大小小十几个门。
这些新城门是从清末到2010年前后新开的城门,主要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这个自然无可厚非,对城墙也没有大的破坏。
其实,南京除了内城墙以外,还有长达120公里的外城墙。这些城墙虽然只是比较简易的泥墙包砖城墙甚至泥土城墙,仍然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只是,今天外城墙早就没有踪迹,只剩下18个外城墙门的名字:东面姚坊门(尧化门)、仙鹤门、麒麟门、沧波门、高桥门5 门;南面上方门、夹冈门、双桥门、凤台门、安德门、小安德门、驯象门7 门;西面江东门、石城关(又叫栅栏门)2 门;北面外金川门、上元门、佛宁门、观音门4 门。
明代13个城门中,主要是建国以后南京对于文物保护的极度不重视。
这个分为几波。
第一波,是上世纪50年代极左时代的拆城运动。
当时认为城墙是封建残余,给予大肆拆除。
仅剩下中山门、中华门、神策门3座城门没有拆除,另外还有清凉门、仪凤门因为被废弃多年,暂时顾不上拆除,汉西门则拆了一半。
13个城门,只留下5个半。其中通济门是全世界最大的瓮城,任何外国建筑无法相比。
当时资料记载:内部结构极其繁复,其形状在中国绝无仅有,一座城楼,两条上城马道和人行道,三座瓮城,四道门垣皆为拱券砌筑,以及若干瓮洞,瓮城周长约690米,立面城宽约90米,均为条石砌筑,比现存最大的瓮城聚宝门(今中华门)还要大。
城门损坏最为严重的,就是光华门。日军在攻打南京时,主攻光华门,用重炮反复轰击,两军激烈作战。日军为了占领光华门,先后死伤近千人。城门虽残破,大体还完好,却在50年代被拆除。
第二波,70年代又一次极左年代,仪凤门也被拆除,城墙也被拆了10公里。
需要说明的是,剩下的中山门、中华门、神策门没有被拆掉,也不是上面有人心慈手软。
保留中山门,主要出于政治考量。
众所周知,中山门本来叫做朝阳门,改名是为了纪念中山先生。
在南京,中山门可以看作中山陵的一部分,是一种政治象征,代表现政权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继承者。
这是毛主席定论的东西,属于大是大非问题。所以,没有人敢于拆毁中山门,这等同于拆毁中山陵。要知道,当年日寇尚且没有敢于损毁中山陵。
神策门则位于南京军区的内部油料仓库,早在清末开始就是军事禁地,即便军人也不能擅自进入。当年解放军地位是最高的,比地方政府还高,这才勉强保住了神策门。
至于威武雄壮的中华门,之所以被留下,是用一个学者的命换来的。
朱偰是北大毕业生,后来留学柏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是文物专家,江苏省文化局副局长,分管文物保护和博物馆。
朱偰是全国闻名的著名学者,也是蒋介石点名要带到台湾的人物。为了挽留他,当年刘伯承和陈毅亲自出面请他不要去台湾。
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的大规模拆毁南京明城墙的过程中,朱偰先生挺身而出。在奔赴现场察看后,他向政府提出意见,加以制止。此后又四处奔走,联合各界发出呼吁,以阻止拆城风潮;接着又撰写文章在新华日报上发表,对主持拆毁明城墙的有关部门提出批评,还电告国家文化部,请求制止南京的拆城风潮。
要知道,这种行为在当年是极为危险的,全国没有几个人敢这么做。
为啥?这可以最高领导人定性的:1958年1月,毛泽东在第十四次最高国务会议上表示“南京、济南、长沙的城墙拆了很好,北京、开封的旧房子最好全部变成新房子”。两个月后在成都会议上再次指出“拆除城墙,北京应当向天津和上海看齐。”
朱偰以一种“书呆子”的固执,不顾身家性命,冒死直言:夫士既不能执干戈而捍卫疆土,又不能奔走而谋恢复故国,亦当尽其一技之长,以谋保存故都文献于万一,使大汉之天声,长共此文物而长存。
在朱偰的拼死建议下,南京政府还是保留了中华门这一个城门,也有了今天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堡垒瓮城中华门。
只是,朱偰为此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他被定为右派,1966年遭多次抄家,家具被抢光,瓷器全被砸光,存书被焚烧光;他还惨遭毒打;造反派对他拳打脚踢,已是家常便饭。
被折磨2年以后,1968年朱偰先生忍无可忍,自杀身亡。7月15日早晨,人们发现朱偰在南京图书馆大门口水泥地上仰面躺着,没有请法医鉴定,就被草草火化。
他死前写好遗书:“我没有罪。你们这样迫害我,将来历史会证明你们是错误的。”
萨沙要说的是:朱偰没有说错,历史是最公正的,历史会证明谁对谁错!
今天的南京,又花费巨资重建了诸如仪凤门在内的城门。朱偰用命换来的中华门,也成为南京最重要的旅游景点。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