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太憋屈、人人说可惜,福建这座珍贵国宝文物保护手法离之大谱,谁想出来的馊主意?

小题行迹 2024-08-16 18:43:37

自驾环游中国之福建省莆田市

北山西,南福建,是两个国宝文物数量首屈一指的文物大省。面对数量巨大的文物古迹,如何保护就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不得不重视的艰巨任务。保护文物,既需要巨量的资金投入,还需要专业知识技术,更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否则,一旦保护失当,就可能给文物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害,甚至是灭顶之灾。这两年,因为人为失误导致的文物破坏案例时有发生,令人惋惜。还有一些早先因为重视不够、措施失当给文物古建带来的伤害,也成为难以弥补的遗憾。

在我看来,福建省莆田市宁海桥,便是一个保护失败的案例,已经失去了观赏价值。宁海桥位于莆田市东约10km处黄石镇树兜村,横跨在木兰溪入海口处,现在入海口已经东移不少。宁海桥始建于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建成后的三百年间先后六次修建、六次被冲毁,直到清朝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第七次重建,历时15年才建成的石桥终于经受住时间的检验。

此后的三百年时间里,台风刮不坏,洪水冲不垮、地震震不塌、炸弹炸不毁,宁海古桥仍坚韧屹立至今日。“宁海初日”被列入“莆田二十四景”之一。1983年,当地为兼顾文物保护和通行需求,就在古桥上方加盖了一座钢筋混凝土新桥,新桥仍利用了古桥原有的14座船型桥墩,这就形成了一座奇特的桥上桥。

虽然采用古桥上加盖新桥的办法使得古桥得到保护不至于被继续损坏,不过这样不但古桥的全景原貌再也难得一见,而且,若非特意寻找,很难发现宁海桥的存在。经过几十年的使用,桥上桥也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通行需求。于是,2012年,当地又投资3亿元在古桥下游120米处修建起全新的宁海大桥。

宁海桥的两端原本共有四尊高约3米的明代武士石雕像,可惜桥南两尊毁于侵华日军战火,近年重新补塑。上世纪八十年代修建起宁海桥桥上桥后,石雕武士像也挪到新桥桥头。石象旁边的香炉里,两位老人正在燃烧香火,浓烟冲天,火势很旺。

宁海桥北有一座吉祥寺,当地有“先有吉祥寺,后有宁海桥”之说。元代,莆田城厢的华亭龟山寺主持越浦禅师发愿修桥,四处化缘募捐,并在桥头建起吉祥寺,用来存放建筑材料。为纪念越浦禅师首造宁海桥之功,清朝雍正年间,人们在吉祥寺旁建一座越浦大师塔。据传,桥修好后,当地人训示孩子“走桥要念志”,不忘前人造桥之功。

👆🏻莆田市文物古迹自驾旅行地图

1 阅读:76

小题行迹

简介:旅行家,自媒体运营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