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些家长交流,不可避免地要提到孩子的问题。每当提到这个问题时,有的家长要么避而不谈,要么转移话题,假如自己的孩子学习很好,或者是很有成就,谈论起这话题肯定是夸夸其谈。
不让谈都不好使,说着说着就要回到这话题上,甚至有时还要故意“炫”,我孩子怎么怎么地,又是收入也不高,一年才一百多元,又是不让出国非要出国什么的,意思就是自己孩子不错。
有的在公众场合从不提孩子的事,即使小范围也是最简单不过了,孩子的事情咱们不管,随他去吧,之后就转移了话题。对此,明白的人就不再往下问了,再问就属不懂事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说白了,就是这样的人感觉自己孩子没出息,说不出口,深说一点就是孩子很普通,没什么特长,学习也一般,作为家长没什么可显摆的,不能为家长争光。
个人感到,其实完全没这个必要。只要孩子不违法犯罪,健康成长,有什么不能接受的,有什么不能说孩子的,孩子普通很正常的,绝大多数孩子都是普通的,除非极个别的天才之外不普通,这个概率非常低。孩子普通怎么了,有的家长为此觉得没面子,这就是家长的问题了。
孩子普通不是问题,更不是过,首先作为家长就要接纳,不能排斥,更不能放弃孩子。普通一样有成就,也一样有作为,再退一万步说,孩子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能完成学业,能就业,能成家等,不很好吗?
对于孩子的普通要全面看,只要智商没问题,没有身体缺陷,做人上没问题,对于过样的普通作为家长必须敢于接纳,从容接纳,不要只盯着眼前的分数,只盯着能不能考上好高中、好大学等,这些固然重要,但不是绝对。分数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分数高也不意味着这人就能成功,分数低也不意味着一个人就会失败。
作为家长,不但要接纳孩子的普通,还要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普通也照样能够成人成才,也一样能有出息能有发展。想想看,有多少人不普通,大多数人不都是普通人吗,不要以为有点小特长,或者是现在学习好一点,工作好一点,收入高一点就不普通了,不是这概念。
普通与不普通都是相对的,而且是可以转化的,现在普通不代表今后也普通,人的发展充满很多变数,有时瞬间都可以改变,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等以后都可以改变,大器晚成的人士比比皆是,所以不要看孩子现在普通家长就没信心了,这是大错特错的,一定要勇于接受孩子的普通。接受孩子的普通就是接纳孩子的全部,就是对孩子的鼓励和肯定,就是为其健康全面发展积蓄能量和潜力。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请指正。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和更多的人。对此话题感兴趣的师友们可关注、可转发,可在下面留言、探讨、讨论与点评。谢谢!
注:图片来自网络,与文章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