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梦,世事沧桑,凡尘间多少才子即使寒窗苦读,艰难打拼,依然没有机会实现心中的梦想。他们在乱世之中背井离乡,仓皇失措,无法体会到岁序静然,反而会经常直面生死的考验。
经历了挫折,有人远离喧嚣,过着细碎简净的日子,闲弄花草,醉吟诗篇。遭遇了困境,有人不愿割舍,依然奔波在崎岖的小路上,尝尽苦涩滋味,感慨蹉跎岁月。下面一起欣赏韦庄的诗作:
题盘豆驿水馆后轩
唐末至五代 · 韦庄
极目晴川展画屏,地从桃塞接蒲城。
滩头鹭占清波立,原上人侵落照耕。
去雁数行天际没,孤云一点净中生。
凭轩尽日不回首,楚水吴山无限情。
诗的大意是:我辞亲别友,途中投宿于桃塞与蒲城之间的驿站中。天气晴朗,我在驿馆中凭轩眺望,远处的平原一望无际,秀丽的景物仿佛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画屏。水面清澈,碧波荡漾,几只白鹭安静地伫立于滩涂水中;夕阳晚照,田月桑时,农家正辛勤地忙碌在田间地头。
几行大雁迅速地从天宇中掠过,很快就消失在云层中;空气清新,视野开阔,可以清晰地看见一片孤云正悠然地飘过群山峻岭。我整天在窗前眺望,感觉这里的山水都显得情意绵绵,实在令人心醉,简直就像回到了故乡。
韦庄多次在科考中受挫,后来又因为遭遇战乱而被困于京城。好不容易寻觅到出城的机会,诗人便马不停蹄地逃离那烽火硝烟之地,然后又心绪茫然地四处寻觅可以安身立命的场所。后来他跟随朋友前往西蜀,并获得西川节度使王建的信任和重用,终于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
当时走在入蜀的道路上,韦庄心里并不确定自己能否在蜀地立足,不过诗人闯荡多年,一事无成,深感岁月无情,更觉愧对家人,所以他不甘心半途而废,于是便在驿站中写下了自己的感怀。
桃塞、蒲城乃是位于陕西和河南之间的古代要塞,那里平时人来车往,动荡年代却显得极其萧条。诗人凭轩远望,不远处的秀丽风光尽收眼底,感觉就像在观赏一幅画卷。
接下来,作者就具体介绍“画屏”上的各个像素。首先映入诗人眼帘的是“滩头”和“原上”,以及安静的白鹭、忙碌的农人。诗人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并以“清波、落照”进行衬托,既展现出一派恬静忘忧与无限生机的画面,也暗示出自己的孑然一身和百无聊赖。
此时诗人无法效仿白鹭悠然自适,也不能在此安家落户,他心怀梦想,矢志不渝,不达目的,决不停步。巴蜀虽然远离中原地区,但是也并非安宁太平,此次入蜀,诗人并未对仕途抱有太大希望,他反而认为诸侯争霸,弱肉强食,大唐王朝日薄西山,王朝更替似乎就是近在眼前的事情,或许自己也能成为其中的一位见证者和参与者。
想到这里,诗人情绪便显得有些激动,于是又略带忧伤的吟诵,“去雁数行天际没,孤云一点净中生。”鸿雁暗指乡愁,孤云寄寓悲愁,雁没云生,变幻莫测,令人遐想不尽,又充满凄楚之意。
诗人无法让大雁暂停脚步,为自己传送家书,一颗孤寂的心又无人慰藉,他只能在既定之路中摸索着前行。如果余生可以改变命运,再将妻儿接到身边;如果上天不给自己机会,那也就无颜还乡了。与其犹豫不决,不如破釜沉舟,或许可能富贵险中求。
如此一番思量,韦庄终于静下心来,他揉一揉模糊的眼眶,再次深情地眺望远方,恍惚间诗人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这里的青山碧水与江南的吴山楚水多么相似,令人感觉就像活在梦里。
韦庄极目远望,低吟了一首七律,写景如画,巧思成文。全篇以写景开始,以抒情结束,景物描写越是美好,越是反衬出诗人悲戚和孤独的心境,可谓技法高超,值得称赞。
生活就是如此具有戏剧性,韦庄不断追逐的仕途,却一直让他感到落寞;而一次不报希望的远行,却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晚唐才子的这首诗虽然并非唐代诗坛的名作,不过细细品味,却展现出诗人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