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被执行死刑的女星,曾红遍大江南北,枪毙前大喊:这不公平

史之春秋 2025-02-18 16:37:43

前言

她是曾经红极一时的明星,凭借《刘三姐》而火遍中国,但同时她也是著名的“石油大王”。

她的名字叫做程春莲,是一代人心目中的白月光,也是新中国以来,第一个被执行死刑的女明星。

直到行刑前,她仍在大喊“这不公平”,试图改变这命运。

那么她到底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罪行,以至于被判处死刑呢?她又为何要在生命最后一刻喊判决不公呢?

“刘三姐”程春莲的明星路

程春莲是1955年出生的,老家在湖北黄石的一个普通家庭。

家里条件普普通通,父母也都是老实巴交的种地人,基本都是靠天吃饭。

父母本想让程春莲读书好长大后有个好出路,但是在上了几年后,发现程春莲并不是读书的料。

反而发现程春莲对跳舞特别感兴趣,在别的小孩还在玩过家家的时候,她就喜欢跟着收音机里的音乐扭来扭去,那身段,那节奏感,还真有那么回事儿。

她还会在家里的小院子里,模仿电影里的角色,自编自演一些小短剧,虽然没有华丽的服装和道具,但她演得十分投入,常常引得邻居们都来看他表演。

等到16岁的时候,程春莲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再加上她一直对舞蹈和表演痴迷,还刻苦练习,就凭自己的努力和出众的外貌,顺利考上了黄石市歌舞团。

进了歌舞团,那可就是她梦想起航的地方了。

每天天不亮,她就爬起来练功,压腿、下腰、练唱腔,一个动作接着一个动作,一遍又一遍,从来没喊过累。

她心里就盼着能有个机会,让自己好好露一手,让大家都知道她程春莲的本事。

机会这东西,还真就青睐有准备的人。

有一次,电影《刘三姐》剧组来歌舞团选人,这么多人都在竞争,可程春莲一点都不怯场。

她站在舞台上,眼神里透着自信和坚定,把自己这些年练的本事都使了出来。

这一试镜,就被导演一眼看中了,她成功拿到了主演刘三姐的机会。

电影开拍后,程春莲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里。

为了演好刘三姐,她天天研究剧本,揣摩角色的性格和心理。

拍摄的时候,条件特别艰苦,有时候要在深山老林里取景,蚊虫叮咬,天气又热,可她从来没抱怨过一句。

就这么咬牙坚持,一遍又一遍地拍,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抠。

终于,电影上映了,那场面,简直太火爆了!

电影院里场场爆满,不管男女老少,都被程春莲演的刘三姐给迷住了。

她把刘三姐的活泼、善良、机智,全都演活了,就好像她本人就是刘三姐一样。

电影一火,程春莲也跟着火得一塌糊涂,一夜之间,她成了全国人民都认识的大明星。

各大报纸、杂志都争着报道她,她的照片贴得到处都是,走在大街上,经常被人围得水泄不通,找她签名、合影的人排着长队。

那时候的程春莲,那可是风光无限,是无数人心中的偶像。

可是啊,人这欲望一旦起来了,就很难收住。

外面世界的诱惑

程春莲成名之后,一开始还挺满足的,可慢慢地,她就觉得歌舞团这点工资,根本满足不了她的生活了。

正好赶上改革开放,到处都在搞经济建设,到处都是机会,到处都是诱惑。

程春莲心里就开始琢磨,自己不能就这么一直待在歌舞团,得出去闯闯,说不定能找到赚大钱的办法。

说干就干,程春莲一咬牙,辞掉了歌舞团的工作,一个人跑到深圳去闯荡。

刚到深圳的时候,人生地不熟,她也不知道能干啥,就先找了家服装公司做销售。

这做销售,每天得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程春莲一开始还真有点不适应。

可她这人聪明,又能吃苦,没过多久,就把业务摸得门儿清,业绩也是蹭蹭往上涨。

就在这个服装公司,程春莲认识了老板梁树生。

这梁树生可不简单,在深圳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人脉广得很,生意做得也挺大。

他第一次见到程春莲,就被她的美貌给吸引住了,眼睛都看直了。

之后,梁树生就开始对程春莲展开了热烈的追求,今天送花,明天请吃饭,各种招数都使上了。

程春莲呢,心里也明白,梁树生有钱有势,要是能跟他搭上关系,说不定自己真能找到发财的机会。

这么一想,她就半推半就地跟梁树生走到了一起,很快就建立了不正当的关系。

在梁树生的帮助下,程春莲的人生又发生了大变化,她进了国家石油协作分公司工作。

这可是个好单位,待遇好,福利也好,而且石油行业,那可是暴利行业,程春莲一进去,就看到了里面巨大的利润空间。

刚开始,她还想着好好工作,可慢慢地,在金钱的诱惑下,她的心态就变了。

有一次,梁树生找到程春莲,跟她说:“现在倒卖石油可赚钱了,咱们手里有点资源,只要操作得当,保准能赚大钱。”

程春莲一开始还有点犹豫,毕竟这是违法的事儿,可一想到那些豪华的别墅、名贵的跑车,还有数不清的名牌包包,她的眼神开始动摇。

梁树生一看有戏,接着说:“你想想,就这么干几票,咱们下半辈子都不用愁了。凭你的本事,再加上我的人脉,肯定能成。” 程春莲咬咬牙,终于点了点头。

从那以后,两人开始了罪恶的计划——非法倒卖石油。

非法倒卖石油

他们先是仔细研究了渤海公司的石油分配政策和审批流程,发现可以通过虚报各单位对石油的需求量来申请更多的石油配额。

为了让虚报的数据看起来更真实,程春莲利用自己在石油公司的职务之便,收集了一些真实单位的用油资料,然后在这些基础上进行夸大。

申请材料准备好后,接下来就是打通各个审批环节。

梁树生带着程春莲,提着各种名贵的烟酒和礼品,一家一家地去拜访那些掌握审批权力的人。

每到一家,梁树生就满脸堆笑地跟人家套近乎,说着各种恭维的话,然后把礼品递上去。程春莲则在一旁陪着笑脸,时不时地附和几句。

就这样,在梁树生和程春莲的一番运作下,申请顺利通过了。渤海公司按照他们虚报的需求量,给他们分配了大量的石油。

接下来就是卖石油了。梁树生通过自己的人脉,联系到了一些中外企业。

这些企业正为石油短缺而发愁,一听说有石油卖,都纷纷找上门来。

程春莲和梁树生则坐地起价,把石油的价格抬得高高的。

每次交易的时候,程春莲都特别紧张,生怕被人发现,可一看到到手的巨额差价,她就把害怕抛到九霄云外了。

就这么短短一年的时间,程春莲和梁树生非法倒卖石油的总价值就高达76.6万元。

在那个年代,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有了钱之后,程春莲就开始过上了奢侈的生活,买豪车、住豪宅,穿的都是名牌,吃的也是山珍海味,整个人都飘得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可纸终究包不住火,程春莲和梁树生的违法行为,很快就引起了周围人的怀疑和不满。

大家都知道他们在倒卖石油,可就是敢怒不敢言。

终于,在1989年6月,一封举报信被送到了黄石市检察院。

这封信里,详细地列举了程春莲和梁树生的犯罪事实,什么时候收的贿,在什么地方,和哪些人有来往,写得清清楚楚。

检察院接到举报信后,马上成立了专案组,对程春莲和梁树生展开调查。

这专案组的人可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手,他们顺着线索,一个一个地查,一点一点地收集证据。

程春莲和梁树生一开始还心存侥幸,觉得自己做得天衣无缝,不会被发现,可随着调查的深入,他们的罪行逐渐浮出水面。

经过一番深入调查,专案组掌握了程春莲和梁树生犯罪的铁证。

1989年12月25日,湖北黄石人民检察院正式受理了程春莲的案件。

这消息一传开,就像一颗炸弹一样,在湖北乃至全国都引起了轰动。

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刘三姐程春莲受贿76万元”的消息,街头巷尾都在议论着这位曾经的大明星怎么就堕落成这样了。

很快,案件就到了法庭上。程春莲站在被告席上,虽然还留着昔日的美貌,可眼神里全是恐惧和绝望。

一开始,她还想狡辩,坚称自己没有犯罪,说那些证据都是别人陷害她的。

可随着检察官把证据一件一件地摆出来,证人一个一个地出庭作证,她的防线彻底崩溃了。

她知道,自己这回是彻底完了。

最后,法院经过审理,认定程春莲的行为构成受贿罪,而且涉案金额巨大,情节严重,依法判处她死刑。

听到这个判决结果的时候,程春莲一下子就崩溃了,她瘫坐在地上,放声大哭。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曾经那么风光,现在却要面临死刑。

执行死刑

在被执行死刑前,程春莲多次上诉,她还是不服判决。

她跟法官说,自己虽然倒卖了石油,可也为地方经济做出了贡献,不应该受到这么严厉的惩罚。

她还找了各种关系,想让自己的判决能轻一点,可法律是公正无私的,不会因为她曾经是大明星,就对她网开一面。

1992年4月3日,这一天,程春莲被押赴刑场。

她穿着一身囚服,头发凌乱,眼神空洞。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用尽全身力气大喊:“这不公平!”可这一声喊,也改变不了什么了。

随着一声枪响,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程春莲,就这么结束了自己年仅37岁的生命。

这个故事也给我们所有人都敲响了警钟。

在追求财富和成功的道路上,我们一定要坚守底线,不能被贪婪蒙蔽了双眼。

钱虽然重要,但有些东西比钱更重要,比如道德、法律、良心。

要是为了赚钱,什么都不顾了,那最后等待我们的,可能就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结语

希望我们能引以为戒,好好遵守法律,有更美好的生活。

信息来源

程春莲——一帘惊春梦 东楚晚报 2008年11月20日发布

0 阅读:22

史之春秋

简介:欢迎大家喜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