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里希的巅峰之战:2个军阻挡苏联4个集团军的进攻,还打赢了

悠然历史 2021-05-17 19:33:01

1943年7月,随着德军在库尔斯克地区进攻失利,苏军趁势发起全面反击,苏德战场的局势逐渐明朗。

库尔斯克战役由此成为苏德两国夺取最终胜利的最后一场关键性决战。此战当中,大量德国装甲力量被消耗一空,东线德军装甲力量严重匮乏。趁此良机,苏军立刻在由北到南近2000公里的战线上发起全面反击,先后发动了斯摩棱斯克进攻战役、第四次哈尔科夫战役、基辅进攻战役等诸多进攻行动,俘虏了数十万德军,缴获了上千辆坦克,正式敲响了法西斯灭亡的丧钟。

1943年8月7日,苏联西方面军、加里宁方面军同时发起进攻,兵锋直指被德军控制的斯摩棱斯克。两个月以后,随着德军在斯摩棱斯克一线溃败,苏军顺利解放斯摩棱斯克,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左翼部队被迫后撤。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见此良机,苏联西方面军司令索科罗夫斯基决定继续进攻,率领西方面军的主力趁势攻占奥尔沙地区,为苏军来年的春季攻势占据有利的进攻态势。

奥尔沙这个地区的并不出名,但作为一座位于第聂伯河上游右岸的城市,苏军一旦占领奥尔沙,便可以此为桥头堡跨过第聂伯河,向西追击德军。从兵力对比来看,此战苏军拥有4个集团军的强大兵力,而德军在200公里的防线上只有10个实力较弱的师在防守阵地,任谁都觉得苏军拿下奥尔沙轻而易举。

但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德军名将海因里希居然只用2个军的兵力就挡住了苏联4个集团军的进攻,还打出了1:12的惊人战损比,让苏军损失惨重。

那么,作为海因里希的巅峰之战,奥尔沙战役是怎么打的呢?

一、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1943年7月初,为了扭转苏德战场的不利局面,德军主动发起库尔斯克进攻战役,企图重新夺回战场主动权。

然而,早在德军进攻之前,苏军就已经预料到了德军会在库尔斯克地区发起进攻,于是在此修筑了异常坚固的防御工事,并部署了大量部队。当德军的进攻发起时,苏军战士们依托坚固的防御阵地进行防守,不断地以反坦克炮和装甲反突击来削弱德军的进攻锋芒,使德军装甲部队寸步难行。

7月中旬,在察觉到德军进攻力量已经耗尽以后,苏军统帅部立即发出指令,要求苏军在从波罗的海—黑海一线全面反击,尽最大努力消灭德国法西斯的有生力量,同时收复战略要地,为第二年的全面反攻做准备。

1943年8月初,在完成战前准备以后,苏联西方面军和加里宁方面军对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左翼发起进攻,收复了战略要地斯摩棱斯克,迫使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左翼部队后撤。

此时,索科罗夫斯基注意到了位于自己面前德军严重缺乏预备兵力,实力不强,于是他马上命令部队乘胜追击,趁势击溃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左翼,并在冬季来临占领奥尔沙地区,为苏军第二年的进攻行动争取有利的战略态势,4个苏联集团军随即扑向奥尔沙地区。

面对来势汹汹的苏军,海因里希手上的兵力却捉襟见肘。

在当时,由于苏军重兵集团在南线全面出击,希特勒下令把预备力量优先调去支援南线,所以在中央集团军群左翼边只有海因里希的第4集团军来担任防御任务。虽然海因里希周边还有第三装甲集团军可以为他分担一些压力,但在奥尔沙地区周围,海因里希能用来防御作战的兵力只有10个残破的师,仅相当于战争爆发之初2个军的实力。

也就是说,海因里希要用2个军的兵力来挡住苏联4个集团军的进攻!

这可如何是好?

在兵力对比如此悬殊的情况下,海因里希想到的第一件事自然是向上级要援兵,但是克鲁格元帅却无奈地告诉海因里希,元首已经下了命令,所有装甲力量和预备力量都要优先增援南线,自己手里已经无兵可派。

同时克鲁格也警告海因里希,目前中央集团军群左翼防线已经濒临崩溃,他务必要在奥尔沙一线挡住苏军的进攻,给中部德军争取到重新布置防线的时间。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在得到克鲁格的指示以后,尽管敌我兵力悬殊,但海因里希还是硬着头皮走上了战场,决心尽自己所能在奥尔沙一线挡住苏军。

02、来势汹汹的苏联红军

在海因里希忙着寻找援兵这一段时间里,苏军可没有闲着。

在经过两年半战争的残酷洗礼以后,苏军已经摆脱了战争开始时接连失利的阴影,各部队指挥员的指挥素质大大提升,大兵团协同作战的能力也得到长足进步。

尽管在针对斯摩棱斯克的进攻中苏军消耗了大量的弹药、油料,但到了11月中旬,苏联西方面军还是如期完成了进攻奥尔沙的战前准备。

这时,战场局势对德军十分不利。

索科罗夫斯基将自己4个集团军由北到南依次排开,最北边的是苏军近卫第10集团军,总兵力为3个步兵军和2个坦克旅,负责进攻德国第197、256步兵师和第78突击师下属第195、215团的防线;

下来是苏军第31集团军,总兵力为4个步兵军,1个坦克军、1个坦克旅和2个炮兵团,负责进攻德军第78突击师第35团、第25装甲掷弹兵师下属第35、119团的防线;

然后是苏联第5集团军,总兵力为2个步兵军,1个坦克旅和1个自行火炮团,负责进攻德军SS第1步兵旅、第18掷弹兵师第30、51团和第113步兵师第260团的防线;

最后是苏联第33集团军,总兵力为2个步兵军,3个坦克旅和1个自行火炮团,负责进攻德国第26步兵师的防线。

虽然苏军有很多部队都处于未满编的状态,但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哪支苏军部队在面对自己的敌人时都有兵力、火力上的绝对优势,而且都有足够的装甲部队进行支援,相比之下,海因里希的部队加起来也没多少坦克可以调动。

11月14日,苏军开始进攻。在经过震天动地的火力准备以后,苏军四个集团军同时向德军发起进攻,声势之浩大,旷古未有。

03、巨浪之下的顽石

面对苏军的进攻,海因里希并不是束手无策,只能呆着等死。

作为一名在东线摸爬滚打多年的名将,虽然在兵力和火力上都处于劣势,但海因里希仍旧有两个优势可以利用。

第一个优势就是奥尔沙地区独特的地形:

奥尔沙位于第聂伯河上游,本身就水网密布,糟糕的道路系统并不适合装甲集群的快速推进;

第二个优势则是海因里希自己对于苏军战术的熟稔:

自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开始,海因里希就一直在东线指挥部队和苏军作战,经过漫长的拉扯,海因里希对苏军的进攻方式十分熟悉,总能提前预测到苏军的进攻节奏,这给了他极大的帮助。

就比如海因里希就曾告诉自己部下苏军的进攻规律:

“苏军通常一天进攻三次,早上9点钟,先是用重炮猛轰,然后发起第一波攻势。第二次在10-11点,第三次在(下午)2-3点,就像闹钟一样精准。”

于是,在苏军进攻之前,海因里希就根据苏军的进攻特点,对自己部队在奥尔沙的防御阵地进行了许多调整。

他命令部队仿照一战时期的先辈,同时在阵地上建设三道防御工事,兵力部署前轻后重,第一道防御工事仅仅用来观察敌军动向,主力部队则隐藏到第二、第三道防御工事当中,以此来避开苏军的优势火力。

同时,海因里希还把手里仅有的炮兵力量集中起来,组织一个拥有380门火炮的炮群,能够随时向20公里以内的任何一点发射炮弹,这在随后的战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04、血战奥尔沙

11月14日,在炮火准备结束以后,苏军步兵立刻在坦克的配合之下向德军阵地发起冲击——他们原本以为德军兵力不足的德军阵地已经被炮火击溃,但海因里希的部署让德军士兵躲开了大部分的炮轰,使得苏军炮火造成的损失极为有限。

正因如此,当苏军靠近德军阵地时,他们立刻遭到德军士兵异常顽强的阻击。

最北边的近卫第10集团军,刚刚前进了不到2.5公里,就遭遇到了德军第78突击师的猛烈反击,一时间伤亡惨重,被迫停止前进。

而在近卫第10集团军以南的苏联第33集团军,更是在前进1.5公里之后,就因为德军的顽强阻击而不得不停止前进。

更南边的苏军第5、33集团军的进展也不顺利,他们刚刚渡过河流并建立桥头堡,就接连遭遇了德军小股部队的强力反击,奋战一整日,直到晚上才巩固了自己建立起来的桥头堡。

到了第二天,参战的苏军各个集团军各自投入自己预备队参战,试图在德军防线上打开一个突破口,然后从背后迂回德军主阵地。

然而就和第一天一样,苏军的火炮虽然数量很多,但每一次火炮覆盖几乎都落到了空空如也的第一道防线,对德军没有丝毫影响;而德军的火炮虽然数量不多,但却十分精准,经常飞进苏军进攻队列当中,给苏军步兵造成严重的损失。

经过四天血战,苏联西方面军付出了近1万人阵亡、3万余人负伤的惨痛损失,而得到的结果则是各个部队只向前推进了1~3公里,最好的一个集团军也才推进了3~4公里的距离。相较于付出的损失,这种程度的胜利实在不值一提。

不得已,索科罗夫斯基只好命令部队暂停进攻,本来守不住的奥尔沙地区就这样被海因里希奇迹般地守住了。

11月30日,不甘失败的索科洛夫斯基卷土重来,这一次他总结了上一次失败的教训,缩短了进攻正面,尽可能地把装甲力量和炮兵火力集中起来。这样一来,德军第197步兵师、第78突击师和第18、25装甲掷弹师的压力陡增,因为在这一地带苏军的步兵数量是德军的8倍,火炮数量则是德军的10倍。

在经过1个小时的炮火准备后,苏军再度发起了进攻,但还是没有取得多大进展。

近卫10集团军和31集团军依旧在原地踏步,第5集团军和33集团军的情况则稍好一些——在最初的几天战斗里,苏军第5、33集团军成功夺取了德军数个据点,但他们随即发现,他们所取得的胜利只不过是将德军逼退到4公里以外的新阵地当中罢了。

等到海因里希娴熟地调整兵力部署以后,一直持续到12月4日,苏军再也没有前进一步。

索科罗夫斯基的第二次进攻也就此泡汤了,而这一次,苏军又付出了5611人阵亡,17259人受伤的惨痛代价。

05、防御大师的传奇

经过这两次战斗,苏联西方面军在奥尔沙这块地区已经付出了6万余人的伤亡,而德军的损失虽然没有具体的数字,但考虑到第四集团军在战后被陆军司令部认定可以继续担任一线防御任务,德军的伤亡应该在4000-5000人当中,苏德两军战损比由此达到了惊人的1:12。

通过这次战斗,海因里希证明了只要在拥有完整防线的情况下,哪怕是兵力处于劣势的防守方也能取得战斗的最终胜利,他也因此得到了防御大师的称号。

不过这样成功的防守战在此以后就很少出现了。

经历奥尔沙的惨败以后,苏军逐渐意识到自己在战前侦察、炮兵使用上的缺陷,并着手改善这些问题。

到了1944年,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苏军展现了自己强大的学习能力,在一系列大规模攻势中将德军打得落花流水,并最终将红旗插上德国国会大厦,成为消灭德国法西斯的重锤。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

想了解二战战略、战术、战史领域更多的知识,可以关注我!

67 阅读:47838
评论列表
  • 2022-08-23 14:13

    毛子好战但是不善战

  • 大拿 96
    2021-05-18 02:02

    战斗民族到底谁给起的外号,老毛子都不觉得脸红吗?芬兰一个,布拉格之春,阿富汗,车臣…

    飞龙学习 回复:
    “巴巴罗萨”刚开始,没多久,苏联红军就被俘一百多万,这战斗意志也是挺牛逼的[鼓掌]
    六道 回复:
    苏联确实是战斗民族,但是欧洲人对俄国人在战斗民族后面还有一句“好战但不善战”
  • 2022-08-24 07:55

    苏军面对名将如云的德国纳粹一路大败被从莫斯科打到了柏林,最后德国纳粹希特勒高兴的自杀了!!

    佳乐 回复:
    不靠着美英给苏联输血,苏联怕是已经被征服了
    木刀 回复: 佳乐
    你见过苏联用美国武器?
  • 2021-05-18 18:47

    苏军的战术本质上就是人海战术

    沈默 回复: 用户35xxx90
    有什么优势就打什么仗。有什么不对吗?
    用户35xxx90 回复:
    打德国佬毛子靠的就是数量
  • 2021-05-18 17:14

    完全是人海用不完的装备资源,跟德军比起来,他们就是垃圾

    最菜的熊 回复:
    你是宋襄公吗。国运之战先打个电话约定出多少兵在哪里公开公正对决?菜还能告状别人太强不应该出那么多飞机大炮?没见过这么低智的。现实战争就是唯有胜利才有发言权。玩不起就别发动战争
    踏遍青山人未老 回复:
    毛子最后还是干死了小胡子,你说气不气人。[得瑟]
  • 2021-05-29 18:19

    弱不是西方诸国联手群殴德军,只怕是上帝再送一个军给北极熊,也根本不是德军的对手

  • 老胡 33
    2021-05-20 20:44

    苏联能在正面硬刚二战的德军,并战而胜之,为什么没有人考量苏军在装备,训练,后勤前面落后的情况下,获得一次又一次胜利,并成为二战之后的世界霸主。其高超的战争智慧被贬低的太过了。

    鐘 遼 回复:
    后勤落后?他们1941就战争总动员了,美英大量援助,德国1943才总动员,已经晚了!
    AA0广州驰名汽配 回复:
    北极熊在二战伤亡6000万,人口三分之一,完全靠人海战术,不知道有啥好吹
  • 2021-05-21 00:42

    苏军奉行一个原则,那就是集中优势兵力装备和德军猛磕,输了就重新组织力量在打。也不是什么胜利,不过是43年以后的德军难以为继罢了,靠伤亡换取失地罢了

  • 2021-05-20 12:31

    人多是关键,所以,印度阿三是最大的威胁

    用户10xxx24 回复:
    中印1:100战损我们都吃大亏!超过1:500还能勉强。
  • 2021-05-19 13:38

    德军同等苏军的资源和人员,第二次世界大战,很难胜

  • 2021-05-18 16:40

    不可否认德军是以弱胜强,但是苏联部队的框架一向都很大

    吾之忠诚既荣誉 回复:
    苏联正负加政委 指挥机构超级臃肿 不然也不会被清洗 乌拉死还能马上再拉起百万大军
  • 2022-07-23 09:54

    被人吹爆的德军从进攻到节节败退都没超过两年,一群人硬舔

  • 老胡 10
    2021-05-20 19:37

    只有实战,才知道谁是英雄谁是狗熊。强兵是靠战斗打造的,不是靠装备来算得。

  • 2021-05-19 08:57

    德国编制大,一个军大致相当于苏联一个集团军规模[得瑟]

    用户18xxx35 回复:
    二战德国哪来这么多加强师加强军?
    Europe一日游 回复: 用户18xxx35
    你去查查德军一个师的编制,至少是1.5万人,而苏军一个师只有八千人。所以这也是德军看似单位少,但是战斗力强的原因之一
  • 2021-06-05 17:46

    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第六集团军被歼灭,你以为只有几十万人被歼灭,实际上算上来增援的部队,和仆从国的军队,总的损失了百多万的部队,整个南方ab集团军群相当于被全歼,导致德中央集团军群和北方集团军群被迫撤退,最后的库尔斯克战役双方本是势均力敌,结果希特勒强行进攻,损失巨大此后德国失去了一战之力。

    农民工 回复:
    你在现场你说了算
    受气包 回复: 农民工
    他整整数了13年[笑着哭]
  • 2021-06-08 11:57

    苏联红军在亡国的巨大压力下凭借巨大牺牲顶住了德三的猛攻并反推了柏林,比当时自夸世界第一陆军却主动投降的瘟鸡强多了。

    用户10xxx20 回复:
    不是英美在西西里岛登陆,朱可夫在库尔斯克连内裤都输掉了。
    孤鹤一个 回复: 用户10xxx20
    给说讲讲怎么会输?
  • 2022-12-30 17:26

    实话实说,德国元帅拥有含金量。而苏联元帅仅仅是军衔。(保卢斯被晋升,那是希特勒动员他自杀)

  • 2021-06-08 14:27

    芬兰:战斗民族?德国你怎么看?不好意思我先蚌埠住了

  • 2021-06-06 20:52

    正确的战术战法很重要

  • 2022-12-09 11:23

    轻步兵巅峰还得是我们中国军队,中国军队的灵活多变的战术思想和士兵的勇敢,意志坚定,机智等诸多优点使其成为了地球上最强大的陆军!中国陆军往往能打出以弱胜强,落后武器打败先进武器的战绩!!!身为中国人真的很骄傲!!!

  • 2021-05-18 22:03

    名帅[点赞][点赞]

  • 2021-05-28 10:55

    打赢多少次战斗战役都没有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重要!

  • 2023-01-16 23:15

    俄罗斯世界最大的国土面积咋来的心里没点数儿?

  • 2022-06-28 11:41

    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并非士兵,将军不行。而是设定战略的人。天真!纵观全局经过。可以说德国有最好的士兵,最好的将军。可是统帅过于天真。完全没有战略观和跳略性思维。把大好的前景浪费在低能的错误上。并由一群优秀的将领跟士兵来填坑。。一国老兵的悲哀!

  • 2023-02-13 23:09

    为了贬低俄罗斯,这是在鼓吹纳粹?

  • 2021-05-18 09:13

    小编又是一个无知无觉的人,苏联红军的司令员是罗科索夫斯基大将,第二年升为元帅,名字都错了

    godame 回复:
    这就是两个人,但是你说对了,索科洛夫斯基指挥了第二次斯摩棱斯克战役,不是罗科索夫斯基
    William 回复:
    苏联红军既有索科洛夫斯基也有罗科索夫斯基,都是同一时期的方面军司令员。索科洛夫斯基做过西方面军司令员,罗科索夫斯基历任第九机械化军军长、第16集团军司令员、布良斯克方面军、顿河方面军、中央方面军、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司令员。战绩是罗科索夫斯基强的太多了
  • 2021-05-21 00:29

    兵,诡道也。水无常式兵无常态,哪有固定模式?关键是将。

  • 2022-06-26 11:10

    名将老罗骄傲轻敌,苏军侦察不力,敌情不明,战术战法单调、死板,致有此败。

  • 2022-08-01 18:25

    假的,是毛子太善良没下死手就象现在在乌一样?

  • czm 3
    2022-08-03 15:37

    德棍在解构二战,和现在俄乌一样,俄罗斯打了乌贼一声不吭,乌贼占了一点便宜大肆宣扬!

  • 2022-08-26 15:06

    作为纳粹德国的侵略者被这么吹捧,哪天日本的侵华战争都要被人吹了,还别说,日本陆军还真打了不少胜仗,但有用吗?侵略者就应该永远把它踩脚下,不让其翻身。

    風過無痕 回复:
    现在讲的是小胡子,别特么的把小日本带上……小日本它不配[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 2022-07-07 07:14

    嗯,德国二战名帅世界排位第一,隆美尔,古德里安,毛子有谁就一个朱可夫。

    暖秋风 回复:
    曼施坦因,这货是绝逼杠杠的存在!
  • 2022-12-20 14:46

    [呲牙笑]两个军顶四个集团军且还打赢了,说明前苏有毛线名将……

  • 2021-06-08 02:38

    没有规模,分散的火炮形不成铁拳

  • 2022-08-19 09:59

    海因里希的全名都没介绍。

  • 2022-12-25 20:39

    都是西方人写出来的东西,最后他们就行了

  • 2022-12-28 09:55

    胜利者~怎么赞美也不为过!

  • 2023-04-11 22:56

    [流鼻涕]两个军顶四个集团军的进攻且还特么滴打赢了,前苏有个毛线名将。

  • 2021-06-08 12:45

    纳粹德国军的编制很大的

  • 2022-07-22 05:13

    德军两个军的兵力比苏军两个集团军的兵力还多吧![得瑟]

  • 2023-01-06 16:50

    莫不攻呢 [笑着哭]

  • 2023-02-16 22:06

    德军在UC上永远胜利[点赞][点赞][点赞]

  • 2023-02-21 14:23

    日耳曼人就是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