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第11装甲师:齐尔河上的鬼怪,让美军和苏军都为之胆寒

悠然历史 2021-05-19 19:27:28

德国第11装甲师,是二战时期德军在法国战役结束以后新组建的装甲师之一,也是少数同时让苏军和美军吃过亏的德军王牌部队。

关于这支部队有很多传奇,比如在齐尔河防线上一战摧毁苏军700辆坦克,又或者在西线暴打美军,让巴顿都感叹“(你们)是世界一流的部队”。

那么这样的一支装甲部队,在二战中都做了些什么呢?

01、诞生于战争之中

1935年,德军在古德里安、内林等新思想将领的大力支持下,组建了独立的装甲部队,也就是装甲师。但早期受限于装备数量不足,以及缺乏装甲作战信心等原因,直到波兰战役爆发,德国也才组建了5个装甲师和4个轻型师。

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作为战争的发起者,德军在波兰战役中首次运用了大规模装甲集群作战的战术,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势如破竹的德军装甲部队仅用不到2周时间,就在边境地区合围了波军主力,庞大且陈旧的波军根本就不是这种新战术的对手,很快就败下阵来,德国由此赢得了波兰战役的胜利。

在波兰战役胜利以后,意识到装甲集群作战威力的德军统帅部立刻做出指示,要求把现有的4个轻型师全部改为装甲师,以增强德军装甲部队的实力。

第二年,也就是1940年5月10日,德军闪击法国,这一次装甲部队再次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它们从阿登地区杀出,一路冲到英法联军的背后,完成了对联军主力的合围,德国也由此赢得了法国战役的胜利。

法国战役胜利以后,德军内部对装甲作战的信心空前高涨。

因此,在法国战役结束后不久,德军统帅部便下令组建更多的装甲部队,以扩充装甲部队实力——第11装甲师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的,与之同时建立的还有第12~20等9个装甲师。

作为在法国战役结束之后才组建的部队,第11装甲师的核心部队是第15装甲团和第11摩托化步兵旅,在此基础之上,又增加了包含反坦克营、侦察营在内的多个加强单位,到了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时,第11装甲师已经成了一支满编制的装甲部队。

1941年6月时,第11装甲师的具体编制如下:

第15装甲团

第11摩托化步兵旅

第61摩托化营

第61反坦克营

第231侦察营

第139炮兵营

第85通讯营

第71高炮营

师直属单位

而第11装甲师的师徽恰好是一个张牙舞爪的魔鬼,所以第11装甲师也因此被称为“鬼怪师”,路德维希·克吕威尔中将成为该师第一任师长。

第11装甲师师徽

到了苏德战争爆发时,第11装甲师的编成内已经拥有143辆坦克,虽然数量较少,但足以满足基本的装甲作战需求。在此之前,第11装甲师还参加了德军针对南斯拉夫的“第25号”行动,成为最早冲到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的德军部队之一,官兵也因此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

随后,第11装甲师乘坐火车前往东线,准备参加对苏战争,而他们也将在那里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

02、东线扬名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和约》,入侵苏联,苏德战争正式爆发。

在战斗刚开始时,第11装甲师隶属于克莱斯特指挥的第1坦克集群,负责进攻苏联的乌克兰地区,并向高加索油田区推进,而就在战争爆发的第二天,第11装甲师就迎来了自己第一次装甲战的胜利。

1941年6月23日,第11装甲师在拉杰霍夫地区遭遇了苏联第81摩托化师的反击。在空军和第74高炮团的有力配合之下,第11装甲师仅用1辆坦克的损失就摧毁了苏军46辆坦克,创造了1换46的坦克战神话。

随后,第11装甲师又快速向前推进,先后在杜布诺反击战、乌曼合围战、基辅包围圈等战役中重创苏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装甲狂飙的神话。

1941年10月初,德军发动了旨在攻占苏联首都莫斯科的台风行动,第11装甲师被德军统帅部抽调到中部战线,参加了这场行动。

不过很可惜的是,随着德军进攻莫斯科失利,第11装甲师也被迫从前线后撤。

第二年夏季,经过补充之后的第11装甲师被调到南线参加“蓝色行动”,但是没过多久,德军就因为中部地区兵力吃紧而将第11装甲师调回中部战线增援,等到第11装甲师再次南下的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1942年12月初。

1942年11月19日,苏军发动“天王星”行动,两个强大的装甲突击矛头轻易突破了德国仆从国军队的防线,将德国精锐的第6集团军合围在斯大林格勒地区,德军南部战线顿时岌岌可危。

在这种情况下,远在列宁格勒的曼施坦因受到希特勒的指派,要求他为第六集团军解围,同时还要稳定顿河弯曲部的德军防线,保住高加索地区德国A集团军群的退路。

为了给曼施坦因增加兵力,德军便从中央集团军群的第11装甲师和第7空军野战师同时调给曼施坦因,同时还从其他地方抽调了大量部队。

第11装甲师就此返回了南线作战。

03、齐尔河上的鬼怪

1942年12月4日,苏联第1坦克军(146辆坦克)渡过了奇尔河,在国营农场地区建立了一个桥头堡,随后苏联第5机械化军(193辆坦克)也渡过奇尔河,在奥布利夫斯卡亚地区建立了桥头堡。

对德军指挥官霍特来说,一旦苏军主力渡过了齐尔河,那么他就必须分出大量兵力来防守罗斯托夫,这样势必给正在准备“冬季风暴”行动的顿河集团军群带来极大的麻烦。

于是霍特紧急命令刚刚赶到前线的第11装甲师,前往齐尔河一线清除这些桥头堡。

此时,第11装甲师总员额有9900人,下辖103辆坦克,其中只有11辆是性能较好的四号坦克,而他们要面对的敌人则是苏军整个第5坦克集团军,实力对比异常悬殊。

不过好在,此时第11装甲师的师长巴尔克却是一个极其擅长装甲作战的将领,根据当时战场的实际情况,巴尔克别出心裁地想出了一个“坦克袭击战术”,即:趁着夜幕的掩护对苏联的坦克部队发起袭击。

具体做法就是:入夜后,由步兵走在前面探路,坦克则跟随在步兵的身后,前往指定区域埋伏起来,等到次日拂晓、刚刚亮的时候,就对苏军坦克发起突然袭击。

要知道,在20世纪40年代初的时候,坦克是完全没有夜视能力的,天一黑就很难有效地察觉到敌军坦克的位置,也很难在未被探明的道路上通行,所以坦克部队到了夜晚一般都会原地休息,而巴尔克正是瞄准了这一点——坦克在夜间不方便通行,但对于步兵来说,则完全不用担心这一点。

12月8日凌晨4点,依照计划,早已秘密移动到国营农场周围埋伏起来的德军坦克暴起发难,对疏于防备的苏军坦克第1军发起袭击。苏军被这突如其来的坦克袭击完全吓住了,还没来得及组织有效反击就被巴尔克击溃了。

国营农场的战斗

此战,巴尔克全歼苏联坦克第1军51辆坦克,自身只损失了4辆性能较差的2号坦克,人员伤亡更是只有区区十几人。

随后巴尔克又不断地复制该战术,一直到12月16日,苏军在奇尔河防线上的奥布利夫斯卡亚、季斯基、下加里诺夫斯基等地的桥头堡连续遭到袭击,数个登陆场被德军清理掉,苏军损失了数百辆坦克,而第11装甲师损失的坦克只有区区十几辆。

12月19日,第11装甲师故技重施,再次在国营农场地区重创了苏联第5机械化军,这一次,第11装甲师仅用25辆坦克集击退了193辆坦克的苏联第5机械化军,并击毁了42辆坦克,而自身只有2辆坦克被完全击毁。

而这,也就是很多自媒体喜欢吹的“第11装甲师在齐尔河一战中击毁、击伤苏联700辆坦克”传闻的起点。

不过很遗憾的是,这个传闻并不是真的。

关于第11装甲师击毁、击伤苏联700辆苏军坦克的传闻,最早出现在德国梅林津将军在战后写的《坦克战》一书。

在这本书中,梅林津的原话是:“在这期间,在第48装甲军的行动地带内共消灭了敌军坦克700余辆。”

而在当时,第11装甲师只是第48装甲军的下属部队之一,显然无法用整个装甲军的战绩来突出第11装甲师这一支部队的战绩。至于第11装甲师的具体战绩,按照巴尔克的回忆,在整个齐尔河防御战期间,第11装甲师总共摧毁了苏军225辆坦克,而这一数据也和大卫·格兰茨给出的数据相符合,据此可以判断,第11装甲师在齐尔河防御战中的真正战绩应该是击毁苏军225辆坦克。

对于仅有100多辆坦克的第11装甲师而言,这个战绩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大胜。

不过胜利也不是没有代价的。

经过长达一个月的连续作战,第11装甲师遭到了巨大的削弱,到了12月22日时,第11装甲师只剩下了20多辆坦克可用,无力再战,自然也就无法参加曼施坦因计划的“冬季风暴”解围行动。

而随着冬季风暴行动失败,德国第六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被苏军全歼,第11装甲师在齐尔河上取得的所有胜利全部变得不值一提。

04、转战西欧

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以后,第11装甲师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不过好景不长,随着库尔斯克战役爆发,第11装甲师再次被送上前线参战。

由于当时东线德军严重缺乏装甲力量,所以第11装甲师只能充当战场消防队,在战线上来回奔波,直到1944年3月10日,第11装甲师才因无力再战,返回法国休整和重建。

在这时期,第11装甲师官兵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同时,由于离补给点近的关系,第11装甲师还得到了2个豹式坦克营作为加强,成了当时德军内部少数拥有2个豹式坦克营的国防军装甲师,实力十分可观。

1944年8月13日,由于预感到盟军可能在法国南部登陆,第11装甲师被统帅部调到南方,负责担任第19集团军预备队,准备在此执行机动防御任务。

不过,就在第11装甲师还没来得及下火车的时候,盟军就在法国南部发起了龙骑兵行动,拥有1000余辆坦克的美军第7集团军和法军第1集团军随即登陆法国南部,并攻占了马赛港。

龙骑兵行动示意图

随后,这两支盟军部队快速北上,企图和诺曼底一线的盟军部队会师,合围在法国南部的德军部队。

在此情况之下,第11装甲师临危受命,负责担任殿后任务,掩护整个第19集团军撤出法国南部。

这时的第11装甲师,既要掩护第19集团军撤退,还要保证自己的退路不被强大的盟军截断,可谓任务艰巨。不过在经历东线战场的磨练以后,第11装甲师从军官到士兵都具备着顽强的作战意志,和丰富的作战经验——在师长威特西姆中将的指挥下,第11装甲师主动拆分成数个大小不一的战斗群,用交替掩护的方式向后撤退。

1944年8月21日,美军第7集团军的先头部队——“巴特勒”装甲特遣队和第36步兵师绕过了第11装甲师的阻击阵地,抢先一步占领蒙福利玛尔镇,试图切断第11装甲师的退路。

在这种情况下,第11装甲师师长威特西姆中将亲自拿枪上阵,指挥前线部队和美军鏖战,硬是在美军飞机坦克组成的包围圈上撕开了一道口子,让整个第11装甲师跳出了盟军的包围圈,成功撤退到里昂地区。

9月初,法军第1集团军的先头部队——第3装甲师由于求功心切,主动甩开友邻部队的配合向北快速推进,企图抢先一步截断德国第11装甲师的退路。

然而,正是由于法军第3装甲师的冒进,让德军指挥官威特西姆中将嗅到了战机。根据威特西姆中将的指示,第11装甲师暂停撤退,并在蒙贝利亚公路两侧布置了一个伏击圈,等到冒进的法军坦克赶到这里时,提前埋伏好的德军坦克、火炮便同时开火,不费吃灰之力就打垮了法军的先头部队,击毁法军30余辆坦克,让盟军装甲部队此后再也不敢冒进。

得益于此,第11装甲师成功地跳出了盟军的包围圈,并撤向阿尔萨斯-洛林地区。不久以后,该师又被调往莫尔汉格地区,负责抵挡巴顿的进攻。

而第11装甲师也不负众望,硬是挡住了巴顿第3集团军足足一个月的时间猛烈进攻,直到12月初才被撤往齐格飞防线。

此后5个月的时间里,第11装甲师一直在西线作战,给盟军带来了很大的损失,直到1945年5月德国宣布投降以后,这支部队才放下武器向美军投降。

在受降仪式上,巴顿亲自赶到现场,向这些“敌人”表达了自己的敬意,并向第11装甲师的指挥官坦言:“我们打了一个平手,您的部队能征善战,是世界一流的部队。”

而第11装甲师的故事也就此完结。

注:由于采纳文献的不同,部分编制、坦克数量可能会和实际情况有所出入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

想了解二战战略、战术、战史领域更多的知识,可以关注我!

13 阅读:7911
评论列表
  • 2021-05-19 20:25

    忠诚即吾之荣誉[点赞]

  • 2021-06-13 16:58

    蒋百里将军认为陆军唯德国陆军是最优秀的,蒋将军此言不虚!

  • ZY 3
    2021-05-20 19:21

    哪吒军?

  • 2021-06-10 01:02

    这师徽不是拿错了兵器的哪吒吗???[呲牙笑][呲牙笑]

  • 2021-06-03 21:37

    真不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