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耶普登陆战:近6000名加拿大士兵为英国白白送死,值得吗?很值

悠然历史 2021-05-24 19:24:08

迪耶普登陆战,有时也被叫做迪耶普战役,是指英军在1942年8月19日针对法国迪耶普小镇的登陆行动。

这场行动一直被人们视为诺曼底登陆的预演,不过相较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中的胜利,迪耶普战役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惨败。在这场战役中,参加行动的5000多名加拿大士兵在短短一个上午的时间就被德军歼灭了60%,部队建制全部打散,精锐的加拿大第2步兵师元气大伤。

战后,有许多加拿大老兵一直在向上级询问这样一个问题:是谁制定了这个作战计划?这不是突袭,而是送死,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

那么在迪耶普战役中,这些加拿大老兵究竟遇到了什么?本篇文章就带大家一探究竟。

01、“庆典”计划的出台

1942年,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进入到最关键的时刻。在这一年,德军主力继续在苏联国土上纵横驰骋,所向披靡,而日本也在太平洋上连战连胜,膏药旗几乎插满了整个东南亚。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都希望英国能主动发起攻势,吸引德日军队的注意力,以减轻自己的压力。斯大林更是直接要求英国在1942年就开辟第二战场,将德军的注意力转移回西线,罗斯福对此也表示支持。

1942年夏,德军A集团军群攻入苏联高加索地区

受形势所迫,丘吉尔只好命令由蒙巴顿勋爵领导的联合作战部和美国人一起,研究在欧洲发动一次大规模登陆作战。但在讨论的时候,蒙巴顿勋爵却突发奇想,他想先在法国举行一次小规模登陆行动,以检验在大规模登陆作战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经过一番思索以后,蒙巴顿勋爵把目标放在了法国小镇迪耶普上。

从地图来看,迪耶普小镇简直是最适合进行两栖登陆的地点。首先是位置近,迪耶普小镇位于英吉利海峡最短处,登陆舰队能很快抵达;第二便是该地恰好处于英国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当中,登陆部队可以得到英国空军的大力支援;其次便是英军情报部门推测,德军很有可能在迪耶普小镇上部署了他们最新式的恩尼格玛密码机,如果能夺取这部机器,将对英国的情报破译工作产生巨大的帮助。

但最主要的还是——根据英军情报,驻扎在迪耶普的德军部队主要是国防军110步兵师,这个步兵师不久以前才从东线撤回法国修整,总兵力还不到1200人,正在补充兵员和装备的过程当中,实力十分薄弱。

即便如此,迪耶普险峻的地形也有可能给登陆部队带来极大的伤亡,更别提德军还在这里布置了相当数量的岸防炮和榴弹炮。

不过,既然是检验在大规模登陆作战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那么得到经验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让英国人去送死了?

所以英国人便耍了一个心眼,他们让加拿大第2步兵师担任主攻,并由该师师长J·H·罗伯特少将担任战役总指挥。不过为了体现大英帝国永远和自己“盟友”在一起,英军还是在加拿大部队的基础上增加了1100多名英国突击队员来配合加拿大部队行动。

J·H·罗伯特少将

与此同时,15个自由法国士兵和50名美军观察员也将参加行动。

“庆典”计划就此诞生了。

按照这个计划,英加联军将用突袭的方式来夺下迪耶普小镇。具体做法就是,先派出小股突击队从东西两个方向对迪耶普实施包抄式登陆,并摧毁德军炮兵阵地。而后,加军主力便在坦克的配合之下对迪耶普海滩实施强攻,一举拿下迪耶普小镇。

经过一番准备以后,1942年8月18日深夜,英国273艘军舰装载着6000余人的登陆舰队从英国港口出发,秘密向海峡对面的迪耶普小镇前进,迪耶普战役就此爆发。

02、登陆行动

8月19日凌晨3点,英国登陆舰队在距离迪耶普还有16公里的地方时,放下了登陆艇,在炮艇的引导下,装载着6000余名官兵、48辆“丘吉尔”式坦克的登陆舰队开始向迪耶普进发。

起初一切顺利,但到了3点47分的时候,英国登陆舰队却碰巧遇上了一队德国巡逻艇!看到密密麻麻的英国登陆艇,这队德国巡逻艇先是一愣,随后马上开火向迪耶普的德国守军示警,英国军舰也马上开火还击。炮声和火光惊动了沿岸的德军守备部队,“庆典行动”的突然性就此丧失,登陆行动也从突袭变成了强攻。

而对登陆作战来说,强攻通常就是厄运的代名词。

最先遭遇厄运的是负责进攻右翼德军炮台的英国第3突击队——在他们还没靠近海岸时,德军的岸防炮就已经向他们所在的登陆艇开火。不久,英军登陆艇就几乎全军覆没,大量精锐的英国突击兵葬身海底,只有20多名英军突击兵侥幸冲到预定地点,并同德军炮兵展开激战。由于实力薄弱,他们并未完成摧毁德军右翼炮台的任务。

相较于第3突击队的厄运,英军第4突击队的行动则要顺利很多——他们顺利地登上了预定地点,干净利落地解决了守卫在此的100多名德军炮兵,并在炸毁6名德军大炮后成功后撤。

而就在英军第4突击队偷袭得手的同时,负责攻占迪耶普滩头阵地的加拿大军队却和英国第3突击队一样,遭遇了一场厄运般的大屠杀。

03、“看在上帝的份上,救救我们”

由于登陆行动提前暴露,所以当加拿大士兵费尽千辛万苦抵达迪耶普海滩上时,等待他们的是早已做好准备的德军机枪阵地。

在当时,德军占领迪耶普海滩制高点,居高临下的用机枪扫射,空旷的海滩上几乎没有任何掩体可以使用,负责偷袭的加军瞬间损失过半,而残余的部队在德军的火力压制下也无法返回登陆艇。

更糟糕的是,在激战中加军小分队的通讯装置被德军炸毁,通信兵也被机枪子弹击毙,这就使得在“凯尔特”号上指挥作战的罗伯特少将无法用无线电得知前线状况。

而为了掩护舰队免遭德军岸防炮袭击,英国军舰主动释放了大量烟雾弹。浓密的白色烟雾虽然遮挡了德军炮兵的视野,但也挡住了英军自己的视野,让罗伯特少将对于目前海滩上的情况一无所知。

在这种情况下,罗伯特少将乐观地认为登陆行动十分顺利,于是他便下令对迪耶普发起总攻。

而直到加军主力已经快冲到迪耶普滩头时,罗伯特少将才收到突击部队发来的电报:

“看在上帝的份上,救救我们!”

此时罗伯特少将才预感到大事不妙,但为时已晚,一场厄运不可避免地落到加拿大军队身上。

04、这不是突袭,是屠杀

由于突击队只摧毁了德军一处炮台,同时,先前的战斗已经让德军做好了准备。所以当加军主力冲到迪耶普滩头东部时,迎接他们的是如飞蝗一般的子弹和炮弹,短短几分钟时间,参加登陆行动的加军就损失惨重。

许多冲在前面的加军士兵直接被德军机枪打成筛子,后面的加军士兵见状吓得蜷缩在原地,军官们只能用枪逼着他们向前冲锋。而等到这些加拿大士兵好不容易穿过德军的火力网以后,他们又发现一座近4米高的海堤挡在了他们面前,海堤顶部设有铁丝网,而且被德军机枪火力全面封锁,根本无法跨越。

注意海堤上的铁丝网

最终,在德军机枪、迫击炮和榴弹炮的密集火力面前,负责进攻的加拿大军队彻底崩溃了。

而在西部,加军的登陆计划却十分顺利,他们在坦克的帮助下成功地突破了德军滩头阵地,并向德军后方穿插,试图占领整个迪耶普小镇。而就在他们攻入迪耶普小镇后不久,大量的德国士兵不知道从哪里涌出,将他们又赶回海滩上喂子弹。

虽然和加军一起进攻的还有英国的卡尔加里坦克团,可这个坦克团新装备的27辆“丘吉尔”坦克在实战中的表现极不理想,很多坦克都被德军击毁,甚至干脆因为机械故障而停在无法动弹,最终只有4辆得以返回海滩。

更糟糕的是,从西部进攻的加拿大军队在攻入迪耶普小镇的第一时间就向罗伯特报告了自己的战果,这让罗伯特误以为加军已经占领了迪耶普小镇,所以他立即命令作为预备队的蒙大拿皇家燧发枪团投入战斗,支援前线。

而迎接他们的,自然也是相同的命运。

8点30 分,见到战局僵持不下,罗伯特投入了自己最后的一支预备队——英国皇家海上突击队。

当这支部队穿越炮火和浓雾抵达海滩时,呈现在他们眼前的是噩梦一般的场景。到处都是燃烧的登陆艇、被击毁的坦克和已经被烧焦的加军尸体,英军指挥官菲利普斯上校立即命令部队返回,由此避免了全军覆灭的结局。

8月19日上午11点左右,随着部分陆战队员撤回登陆舰队,罗伯特少将终于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此时加军伤亡惨重,无力再战,整个作战行动已无半点成功的可能,悲痛之余,罗伯特少将只好命令部队撤退。

下午1点8分,罗伯特少将收到了海滩上加军发来的最后消息:“我们已经全部投降。”

05、厄运的真相

迪耶普战役,最终以盟军失败告终。

在这场战役中,加军实际登陆的5100人中有3648人没能返回,整个加军第2步兵师元气大伤,英国突击队也损失了247人。除此之外,英国皇家海军还损失1艘驱逐舰、33艘登陆艇和96架飞机,而德军伤亡却少得可怜。

当“庆典”行动失败的消息传回来以后,英军在震惊之余,第一时间就组织人员对这次行动的失败进行了分析,并开始核查自己手里掌握的情报。

随后英军便惊讶地得知,驻守迪耶普小镇的根本就不是总兵力还不到1200余人的德国第110步兵师,而是德国第302步兵师的一个加强团,总兵力约5000余人。同时,这个加强团还有不少于3个步兵营、1个炮兵营和1个坦克连的兵力可以作为预备队马上投入 战场。

更糟糕的是,距离迪耶普不到6小时的路程的位置上,有一个完整的德军装甲师(国防军第10装甲师)正在那里休整,即便庆典行动勉强成功,登陆部队也会立即遭遇一个满编德国装甲师的反击。

而除了这些以外,英军情报部门也惊讶地发现,由于此前他们多次迪耶普小镇周围进行低空侦查,这让德军注意到了英军很可能会在这个小镇有什么大动作,所以从8月1日开始,驻守迪耶普的德国守军就全部处于战斗状态,随时可以投入作战。

随后,英军便对这场失败行动的经验进行总结,并吸取其中的教训,这才有了日后的“火炬”行动和诺曼底登陆。

当盟军主力在诺曼底成功登陆时,蒙巴顿勋爵曾向众人感慨:

“在迪耶普奇袭中每伤亡一名士兵,在诺曼底登陆就能少伤亡10名士兵,迪耶普奇袭就是诺曼底登陆的前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

想了解二战战略、战术、战史领域更多的知识,可以关注我!

2 阅读:529
评论列表
  • 2021-05-25 14:47

    苏德鏖战正凶,这些人的行动存在意义就是西方盟军用事实行动告诉斯大林,看,现在确实没办法开辟西线现场啊,

  • 2021-08-01 13:33

    什么 加拿大士兵 死的不冤

  • 2021-06-18 09:02

    有把握打赢的仗英国人自己就上了,就是因为觉得打不赢,才让儿子上

  • 2021-07-06 07:59

    英国和阿三一样精神胜利,一场大败能说成为诺曼底奠定胜利。敦刻尔克大败也能说成大胜

    旺卡 回复:
    封锁德国?德军要是发动登陆作战,丘吉尔敢把整个舰队都放在海峡去喂德国潜艇?无非是戈林说大话,坑了德国空军!
    蝴蝶 回复: 旺卡
    整个二战期间德国都被封锁,了解点历史行吗?[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