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讲“春分4不做,一年诸事顺”,分别是哪些?答案来了!

小橘子述文化 2025-03-18 10:37:34

春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在每年公历3月20日或21日交节。春分的“分”有两个含义,一是“季节平分”,另一含义是“昼夜平分”。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会开始明显回升,天气也会逐渐变暖,平均气温一般能达到 10℃以上。俗话说“春分4忌,诸事顺利”,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分别指的是什么!

春分三候

古人根据物候现象的变化,将每个节气分为三候,每候五天,用以描述自然界的细微变化。春分的三候分别是:

元鸟至:元鸟即燕子,春分的第一候标志着燕子开始从南方开始返回北方。这是因为随着气温升高,昆虫也开始活跃起来了,能为燕子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

雷乃发声:春分的第二候意味着在这个时候开始能够听到雷声,这也表明天气正在逐渐变暖,同时也预示着降雨将会增多。

始电:随着雷声的出现,闪电也变得更加频繁。闪电不仅是自然界的一种壮观景象,同时也是大自然自我调节气候的方式之一。

不晚睡熬夜

对于忙碌的现代人来说,早睡早起或许并非易事,但为了一年的健康,不妨在春分时节开始调整作息。睡前最好避免过度使用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泡个热水脚,或喝一杯温牛奶,营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让身体顺应自然规律,在沉睡中为新的一年储备能量。

不妄动怒气

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但在春分这个特殊时期,一定要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当怒火即将燃起时,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或者通过散步、听音乐等方式舒缓情绪。

保持平和的心态,不仅有助于身体的健康,还能让我们以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为一年的顺遂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不贪凉饮冷

虽然春分过后天气逐渐变暖,但昼夜温差依然较大,且冷空气活动仍较为频繁。饮食上应遵循 “省酸增甘” 的原则,多吃一些温热、易消化的食物,如山药、红枣、小米粥等,即使在天气较热时,也不要急于饮用冷饮,可选择喝一些温水或淡茶水,让身体慢慢适应气温的变化。

不忽视着装

“春捂秋冻” 是民间流传已久的养生谚语,春分时节尤其要注意 “春捂”。因为此时阳气虽在逐渐增长,但寒气并未完全消散,过早地减少衣物,身体一旦受到冷气的侵袭,就容易引发不适。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更要注意保暖。

着装应以宽松、舒适、保暖为宜,不要急于换上轻薄的衣物。可以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物,遵循 “下厚上薄” 的原则,重点护住腿部和脚部。随着气温的稳步回升,再逐步减少衣物,给身体一个适应的过程。

写到最后

春分的 “4 不做”,看似简单,实则是对"天人合一"理念的生动诠释,也是对生命规律的深刻洞察。从作息到情绪,从饮食到着装,每一个方面都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在如今的生活中,很多人或许已无暇顾及这些传统习俗,但当我们停下脚步,细细品味其中的道理,就会发现,遵循这些古老的智慧,不仅能让我们在春分时节调养好身体,更能为一年的诸事顺遂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家如果还有别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和讨论,同时也欢迎收藏和转发。(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