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82年生的金智英》小说及同名电影,思考韩国女性为什么不想生娃了,思考金智英为什么走不出自己的围城,看电影过程中,当看到孔刘饰演的男主对生娃后倍感压抑的金智英说,“我会帮你的”,也会流露小小的感动。
但很快,我就为这种感动感到羞耻。明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我为什么会觉得感动,会认为对方人好,其实从骨子里来说难道不是自轻吗?是的,也许这种羞耻感,因为别人理所当然的一点付出就轻而易举的感动,是韩女不生娃的根本所在。
金智英,是韩国一个烂大街的名字,在80年代更是如此,正如小时候我们班里都会有一个叫王丽的女孩。
在外人看,金智英是幸福的,父母恩爱明事理,兄弟姊妹团结,工作体面有挑战,还嫁给了一个帅气温柔的老公。
但就这样一个幸福的金智英,却抑郁了。
她变得沉默寡言,偶尔会变成另外一个人,比如过年在婆婆家时,繁重的体力活让她不堪重负,她变成了自己的妈妈,对着公公说“亲家公,既然你们的女儿可以回娘家,那也应该让我们的女儿回来才对吧。”
以丈母娘的身份对着老公说,“代贤啊,最近智英可能会有些心力交瘁,记得要经常对她说‘你很棒’‘辛苦了’‘谢谢你’这些话。”
对于这样“神神叨叨”的智英,丈夫代贤总是流露忧虑,但当他将此事告诉同事时,男同事竟然表示可怕,称对着这样的人,简直会被逼疯,却没有丝毫同情和关爱。
同样的,当该书被拍成电影,饰演金智英的电影女主角遭到大批网友攻击,称是垃圾电影,凡是公开推荐该书的明星,也无一不受到攻击。
金智英,这样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究竟刺痛了谁?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3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日本排名125名,倒数第9,中国107,韩国排名105名,当然,这还是近年来得以改善的情况。
82年生的金智英,显然遭受了更多男女不平等带来的恶意。
相比自己和姐姐,弟弟总是得到更多优待:有好吃的,总是第一个送到弟弟嘴里,有珍贵的礼物,也总是留给弟弟。
当时还年幼的金智英,并不会羡慕弟弟的特殊待遇,因为打从他们一出生,受到的就是差别对待。
长成少女时,她遭到男同学跟踪甚至差点被伤害时,父亲反而指责她,为什么要跟陌生人说话,为什么裙子那么短。
长辈总是教育她:穿着要保守,行为要检点,危险的人要自己懂得避开,否则问题出在不懂得避开的人身上。
在职场面临升迁机会时,也轮不到更优秀的女同事,原因很简单,公司担心她们随时会休产假甚至退出职场。因此,职场女性为了保住地位,休产假一个月便返回职场。
在金智英所在的2014年,韩国是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里男女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男性6200元,女性只有3810元。
再到结婚生娃,金智英成了家庭主妇,虽然从早忙到晚,累得要死,但当她难得有喘息机会,带着孩子在公园喝咖啡时,却听到公园的男人议论她,咒骂她是“妈虫”(暗讽有小孩的母亲整日无所事事,过着靠老公养的生活),这让金智英委屈到崩溃。
此刻金智英才发现,身边人和影视剧里从没人告诉她生娃养娃的痛苦,只会出现可爱的宝宝,母亲也只说生孩子是一件伟大又美好的事情,她瞬间有一种被全世界欺骗的感觉。
因为金智英总是默默隐忍,甚至反思是自己的原因,负能量长时间压抑下,她终于不能再忍,开始勇敢的为自己发声,哪怕是变成另一个人。
相比金智英,她的上一辈女性显然遭受了更多。
金智英的母亲吴美淑女士上有两名哥哥、一名姐姐,下有一名弟弟,读完小学,吴美淑就开始在家务农,15岁那年,她继姐姐之后,也来到首尔的一家纺织厂,没日没夜地工作只赚来微薄的薪水。
可是呢,这笔本就不多的薪水,却被用来给家里的兄弟交学费,哪怕自己比兄弟学习好,却因为是女孩,被剥夺了靠学习改变命运的权利。
结局又怎样呢?因为付出导致的心理不平衡,如果得不到合理补偿,终究毁掉了原本纯粹美好的亲情,母亲渐渐和兄弟们少了来往,一次次独自勇敢承受着生活的支离破碎。
相比前面激愤的网友,更有理性的女性网友表示,这本书就是在写妈妈甚至自己的一生。
其实,本书看似是在说韩女生娃后的困惑,恰恰也回答了韩国生育率低的根本原因。
金智英从小到大遭受的性别歧视,都如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让她虽然觉得难受,却无力改变,只能拼命奔跑,好好学习好好工作,企图靠努力让自己摆脱这种困境。
但当她真的进了大公司,有了更好的机会,满心欢喜地享受自己的改变,但不料一次生娃,又让她回到了最初的起点。
“我真的连喝一杯咖啡的资格都没有吗?”明明自己也很努力,牺牲了升迁的机会,经历了生娃的剧痛,忍受着带娃生活的枯燥,只是因为是家庭主妇,没有实际的货币收入,就等同于没有价值吗?
金智英想不通,正如千千万万沉默的家庭主妇一样,忍受着社会异样的眼神。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当韩国女性意识到自己真的无力改变世界时,她们选择管好自己,用不生孩表达抗议,如此一来,将不再有人继承自己的不甘与痛苦。
其实,每当写到此类话题,总能收到骂声一片,很多男人指责韩女,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你不生我不生,怎么度过这一生。相信韩女在本国一定受到过更多的恶意。
看到这些骂声,我想起一句话,“我的胯下不能生出歧视我的性别”。那些歧视女性的男性,是不是该反思一下,想一下来时之路。
网友说,要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一些催婚催生的助人,已经越发不受待见,这难道不值得反思吗?
82年生的金智英,从不是说女性值得优待,一个个金智英所主张的,不过是和男性平等的权利和对待。
但无奈地发现,不管是沉默,还是大声主张,终究收到了一样的对待,甚至后者被猛烈攻击,继而,她们回归了沉默,那就是用“不生娃”表达抗议,或者说是放弃抗议。
但即使是沉默的声音,一样值得被关注、被发现、被尊重。
注: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