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真正的聪明人,首先会站队

小哲谝传子 2023-09-10 10:11:01

接着说《天道》(原书《遥远的救世主》),上次我们说到本书中最悲剧的人物林雨峰,明明天时地利人和,却因为过于自信一叶障目,在事业上遭遇滑铁卢,也不幸断送了生命,可悲可叹。

当然,林雨峰这样在商场纵横多年的人,不可谓不聪明,但在本书的真正大佬丁元英面前,他还是棋差一招。其实,除了丁元英,比肩林雨峰,本书还有一个人能称得上聪明,那就是苏逸文。他的聪明体现在何处?且听小哲分析。

熟悉天道的人知道,天道剧场有四家音响公司,以林雨峰为代表的乐圣公司,主打高端音响;以丁元英为代表的格律诗公司,主打高端音响组装;二者之外,便是伯爵公司和斯雷克公司。

伯爵公司是中国家庭影院音响的龙头企业,资产两亿一千万,其产品占家庭影院音响市场27%的份额。与乐圣公司的发烧级高保真音响相比,伯爵公司的规模和市场效益都是乐圣无法比拟的。

苏逸文正是伯爵公司的董事长,文中对他的描述是“领带打得一板一眼,戴一副金丝边眼镜,文质彬彬的,但透过镜片,能看到一双敏锐、精明而沉静的眼睛”,总结三个词,就是严谨、沉稳、精明。而这三个特质,在面对危机时,充分显露。

复盘天道中的危机事件:在一场展销会上,使用了乐圣旗舰套件做音响组装的格律诗突然大幅降价,和乐圣的高价形成鲜明对比,一时间市场哗然,纷纷质疑乐圣定价太高,乐圣公司岌岌可危。被挑战的乐圣一怒之下将格律诗以不正当竞争告上法院,并要求对方赔偿600万元。

这一场看似是其他两个公司血拼,好像不关伯爵公司的事,但苏逸文却嗅到了危机,及时回到公司部署,最终作出了以650万元收购格律诗的决定。

格律诗,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为何惊了苏逸文的大驾?其实,这不是冲动为之,而是苏逸文向“强者”站队的聪明之举。

同样是知道格律诗背后的大佬是丁元英,苏逸文和林雨峰的反应,提前预示了他们的结局。

林雨峰得知丁元英是正天集团总裁韩楚风朋友时,下属明确提醒他,希望他能注意到丁元英的存在,谨慎给对方出货,但自信如林雨峰,在他的世界里,自己就是唯一的强者,不仅忽视下属提议,还大批量出货,以为自己玩的就是心跳。

而苏逸文得知丁元英后,却让下属抓紧时间调查,最终揭开大佬丁元英真面目:柏林大学经济学硕士,先后就职于柏林H.N.S国际金融投资公司、北京通达证券公司、柏林《世界经济周刊》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员。此人在1994年6月创办私募基金,据业内人士估计,私募基金受托资本最少超过2亿人民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从股市至少卷走2个亿。

面对这样一个鬼才,和林雨峰的无所畏惧相比,苏逸文真的“怕了”。毕竟,曾经也有这样一个音响公司——雅艺音响,雅艺固定资产从30万发展到2个亿用了10年的时间,而从2个亿到破产只用了3年的时间。

“轻敌、迟钝是商家的坟墓,谁犯戒埋谁。”苏逸文意识到,一个称职的干部,得会居安思危,于是,他让下属进行了危机分析。

如果格律诗在这场官司中胜诉,虽然不知道为何格律诗能合法掌握低价秘诀,但这个低价秘诀必然威胁伯爵的家庭音响市场,而伯爵的生产在上海,成本上不具备优势,自然竞争不过格律诗。

为了“预警在先和创造机会”,苏逸文分析完信息后,立即拍板决定,以650万元的价格收购格律诗公司——高于乐圣的600万赔偿。

对一个不了解的公司,苏逸文为何如此拍板?他解释,正是因为不了解,所以不能判断它是否值得,所以要接近、要了解、要谈判。

简而言之,如果能够收购,自然能获知格律诗低价背后的秘密,也能掌握低价竞争法宝,进一步抢占乐圣的高端音响市场;如果收购不了,也能向高人丁元英问个好、作个揖、送个人情,以免日后撕破脸皮。

事发至此,伯爵公司最终以宣布高价收购格律诗公司的方式一边送顺水人情一边落井投石,从某种意义上讲,已经与格律诗公司形成了不自觉的利益同盟。

《天道》中,笑到最后的聪明人,都是会站队的聪明人。

正如苏逸文,在了解到丁元英的背景后,他没有简单的判断格律诗和乐圣的斗争是简单的价格战,反而居安思危,基于什么人做什么事这个守恒定律,判断丁元英在进行计划、有预谋的攻击行动,所以及早站队,向格律诗抛出橄榄枝。

正如欧阳雪,从闺蜜芮小丹处得知了丁元英的背景,又在丁元英指导下,一次性净赚85万元,所以在格律诗成立之初,丁想用她的空头名字,她就提出要入局就来真的,在音响三人组退出时,她也选择“豪赌”,最终成为笑到最后的赢家之一。

当然,书中还有一个很会站队的聪明人叶晓明,开始也是根据丁元英玩音响的气度,挖掘到了机会,但书中也说,仅仅聪明是不够的,因为他眼界和格局不够,加之对丁的了解毕竟有限,所以提前退出队伍,错失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常言道,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有时候努力是很重要,但仅仅有努力是不够的,如林雨峰、如叶晓明,其实都很有能力,但因为在决策时,没有正确的站队,最终都遗憾出场。

大多时候,大多数人,自然不具备良好的机遇和超强的能力,但即使这样,也不意味着我们要摆烂,亦或是放弃努力。最起码,我们可以向优秀的人靠近,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学会站队,你就成功了一大步。

注: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后台。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