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正经历深度变革,智能电动化浪潮、国际竞争加剧、政策导向调整等多重因素叠加,行业格局不断重塑,而车企之间的每一次重组与合作都牵动着市场的神经。
当国资委“央企重组三年行动”进入深水区,汽车央企重组事件近日再次在汽车圈内引发热议,长安和东风两大汽车巨头的命运齿轮开始转动,中国汽车史上最震撼的战略合作或许已经拉开序幕?
长安汽车股份和东风汽车集团股份2月9日相继发布公告,其间接控股股东和控股股东——兵器装备集团和东风汽车集团“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控股股东可能发生变更,中国汽车产业或将迎来新的变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cc7671993bdb5145b0c6e63803ca280.png)
虽然这一次还没有看到一汽集团的身影,却足以让人浮想联翩,中国汽车巨头——“中国第二汽车集团”是否会再次复活?
近年来,央企重组的步伐不断加快,尤其在制造业领域,政策鼓励资源整合,提升竞争力。例如,中国中车的合并、南北船重组、中国电科与中国华录的合并等案例,均反映出国家层面对央企优化整合的推动。
当前,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和传统燃油车市场份额的萎缩,使得汽车央企亟需通过整合重组来提升核心竞争力,助力我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
国资委主任张玉卓曾表示,将对一汽集团、东风集团和长安汽车三大汽车央企的新能源汽车业务进行单独考核,而国资委副主任苟坪也曾表示,鼓励支持中央企业开展高质量投资并购、专业化整合,加快掌握产业核心资源和关键技术。
汽车央企重组,已经不是选择题,而是一道时代的必答题,中国汽车的全球TOP10汽车集团已经呼之欲出。
长安汽车集团是汽车央企的佼佼者,在自主品牌和新能源领域展现出强劲实力。长安汽车股份2024年销量268.3万辆、同比增长5.1%,创下了近七年来的新高。其中,自主品牌销量达到222.6万辆,占比超80%,新能源汽车销量73.4万辆,同比增长52.8%,海外市场销量53.6万辆,同比增长49.6%,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持续发力,在智能化领域与华为、宁德时代等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深蓝、阿维塔、长安启源等品牌表现亮眼,海外市场拓展迅速,特别是在东南亚、南美等地取得良好表现。
相比之下,东风汽车集团股份2024年的销量表现略显逊色,全年销量189.5万辆,同比下跌9.2%,尤其是东风本田和东风日产两大合资车企陷入了发展困境,销量连年下跌。而东风风神和岚图等自主品牌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分别同比增长82.4%和59.3%,但在销量规模、品牌影响力和产品竞争力上仍无法撑起东风汽车的发展大盘。
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都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市场和品牌资源。长安汽车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其“香格里拉计划”和“北斗天枢计划”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支撑。而东风汽车则在汽车装备、汽车零部件、商用车和国际化布局上拥有独特经验。
我们大胆地猜想,双方合计年销量超过500万辆,规模有望进入全球汽车集团前十位,有助于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双方12个国家级智能制造基地,通过产线柔性改造,提升产能利用率,单车制造成本有望显著下降,而武汉-重庆双总部模式有望形成“长江经济带汽车产业走廊”,这个万亿帝国的拼图游戏绝对引爆想象空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68fd69eaa7454238f125c5d9cfb145d.png)
然而,历史经验表明,央企合并从不是童话故事。双方在整合过程中需要面对管理架构调整、品牌定位梳理及文化融合等多重挑战,人事地震、供应链阵痛和资本市场疑虑等挑战都不容忽视。
长安和东风或许不会直接合并,而可能以产业联盟、资本层面合作或战略协同的方式推进,比如某些业务板块进行股权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又或者是在保留现有架构的基础上,成立一家控股汽车集团。
在百年汽车产业大变革的前夜,长安和东风可能的“世纪联姻”绝非简单的数字游戏。当市场规律融合国家战略,我们期待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万亿级汽车帝国的诞生,更是中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关键一跃。
未来已来,汽车产业的“国家舰队”终于要浮出水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