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新规,大快人心,背后还有一盘大棋

数说地上八方 2024-03-02 11:57:28

这一次的快递新规,可以说是来的稍微晚了一些,但是好饭不怕晚,来了就好。

苦驿站久矣!这应该是很多人的共同心声,前几年驿站刚兴起的时候,还有一半左右的快递能够送到楼下,少数被放到驿站的快递,也通过各种拉扯和投诉解决了。

然而,后来快递公司“不约而同”地共同选择了驿站,总不能每次都投诉吧,不胜其烦。久而久之,网购频率明显低了不少,能凑合就凑合,实在不行,就去某东买,送到家不说,速度也快一些。

驿站能够出现并存在,肯定是有其合理性的,主要针对的是不愿把快递寄到公司的上班族,但是快速作为一个服务行业,不经客户同意就给放在驿站,确实是让人很愤怒,因为还有很多的人是不愿意去驿站取快递的,原因很多,就说一下我自己的三个经历吧。

1、有一次买了一个长约两米的大澡盆,到货后送到驿站了,打电话让给送到楼下,几番拉扯最终无果,最后还是和孩子两个人抬着走了近20分钟取回来的;

2、家里的小王医生有一段时间买的各种业务用品,数量非常多,经常一次就取五六件,有一次去驿站,大概有近十个快递吧,就让驿站老板娘自己查一下,结果给我来一句“查询要收费”,气的我都有点懵了,就理论了几句,可能是当时人多,老板娘最后耷拉着脸自查了。

3、驿站也有上下班时间,开始的时候下午六点就关门了,上班族都没得拿,后来时间改了,早八到晚七,中午十二点到两点休息,这个时间也就勉强比前面强一点,晚上拿快递那叫一个热闹,排队是必不可少的,碰到那种一次几十个件的,等半小时也不是没可能,大冬天,在外面站半小时,谁心情能好得了。

还有一个就是驿站的距离问题,网上少数水属性的网友总说驿站如何如何方便,快速送到楼下不也得自己下楼拿,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驿站得离得近。然而,事实上,很多小区的驿站距离并不近,反而可以说是有点远。

以我自己来说,我们小区中间有个人工湖,分成东、西两部分,跨度最少两个路口,但是整个小区只有一个驿站,开在最西边的角上,而我家住在东门,正常步行都得十五分钟左右,与方便一点不搭边,回来的时候,还得再抱四五个快递。

居民小区里,快递员送到楼上,相信绝大多数人也不指望,但是送到楼下还是很必须的,无论是大件,还是多件,送到楼下,自己下楼,直接就进储藏室了,相反,放到驿站里,那就不是麻烦一点点的问题了,简直就是折磨人。

所以,自从快递都放驿站之后,个人的网购频率最少降低了一半,即使有需求,首先也是先去某东看看,毕竟网购的第一要素就是方便,如果不方便的话,意义就要大打折扣了。

对于这一次的快递新规,个人是万分支持的,因为网购现在也是消费的重要一部分,驿站是方便了一部分人,但是也让一部分人的消费变低了,刺激消费,当然也得包括网购。

至于网上说的快递员送货所需时长及报酬问题,水属性网友建议大家要理解快递员不容易之类的评论,这不就是纯纯的道德绑架吗,快递员收入低那也是快递公司的问题,你推到消费者头上,这不就是耍流氓吗,消费者选择网购,需要的服务,而不是被教育。

再来说一下快递价格问题,作为消费者,这不是我们关心的问题,而是应该让市场去解决,能做就留下,做不了的就退出,优胜劣汰,这是自然之理,不要既想赚钱又要嫌麻烦。

三通一达作为快递市场的主流,走的是经济型路线,快递费用确实是比较低的,但是低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而市场又是不断变化的。这次的快递新规,就是规范快递市场的竞争,提醒它们在打价格战的同时,不要忘了服务业的本质是:服务,恶性竞争不可取。

而且这个快递新规并不是一刀切,不是不允许放驿站或快递柜,而是需要征得收货人同意,已经很人性化了,从长远来看,客户分流也是很有必要的,毕竟不是所有客户的服务需求都是一样的。

这次的快递新规,除了能够刺激消费之外,其实应该还有更深层面的意思。

伴随着新规的实行,快递费用上涨大概率是没有疑问了,但是最终的传导端必然是消费者,简单一点来说,可能就是物价要上涨了。虽然消费者是终端客户,但是与快递公司对接的却是商家,商家通过商品涨价,以此来达到应对快递费用涨价,而快递公司则利用快递费用涨价来提高快递员收入,从而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结果,只有一个:涨价,而且是全方位的,各个层面的,这或许才是新规的终极目的,这种层面的消费刺激,其结果不用想都知道,水花很小,但是威力惊人,可以积沙成山。

最后,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对于即将到来的涨价,个人认为,快递公司只是一个催化剂或者媒介,承受了全部的压力,但是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机会,要么被淘汰,要么就飞跃。

对于吵得很热闹的快递费用问题,其实大家都多虑了,快递公司的体量摆在那里了,件数都是天量,即使一个快递涨价五毛,就能解决掉问题的十之八九了,大幅涨价根本不会发生,如果真那样的话,相信某丰和某东会笑醒的。

对于这件事,大家如何看待呢?

1 阅读:11

数说地上八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