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接班人问题,毛主席曾对蒙哥马利这样说过,共产党没有王位继承法。笑谈之间,毛主席其实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至于后来有人牵强附会的以为,当年在考虑接班人的时候,主席还曾把毛岸英列入“考察”之内,此种看法就未免错得太离谱了。
虽然不搞封建时代的继承,但共产主义事业以及国家发展也必须后继有人。从国家的角度出发,毛主席也考虑过需要尽早培养接班人。而且,这样的培养还不止一个而是一批。
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斯大林猝然离世后,苏联出现的变故给了他很大的触动。
担心内部出现思想混乱
关于赫鲁晓夫,毛主席曾和对方多次打交道,同时也跟别的人多次提到过他。尤其在围绕接班人的问题上,赫鲁晓夫带给毛主席的思考是喜忧参半的。
在1961年和蒙哥马利会面时,毛主席一半调侃,一半评价的说起了赫鲁晓夫。同时对于接班人的问题,也给了外界一个清晰的信号。
而在这之前的几年,毛主席对赫鲁晓夫以及他身后的苏联,更多的是观察和思考。斯大林去世后的苏联权力继承问题上,毛主席看的多、思考的多、说的少。
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作了否定斯大林的秘密报告。对于此事,毛主席后来这样评价:揭了盖子,这是好的;捅了篓子,世界震动。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毛主席对赫鲁晓夫时期的苏联有了新的认识。他说的好,在于教条和机械被揭开了,能够进行讨论甚至是批判。
而毛主席认为的不好或者说担忧,是担心共产主义阵营内部从此会思想混乱。他更担心的,是赫鲁晓夫式的野心家和阴谋家。
在后来接见蒙哥马利时,他将赫鲁晓夫定性为两面派。斯大林生前歌功颂德,死后又把斯大林说的一塌糊涂。
正因为如此,毛主席才一直担心,国内的领导层内,也潜藏着这样的人物。考虑接班人的问题上,他的心态也变得更复杂。
一方面,同样是在1956年,党内新设了多位副主席。另一方面在1959年后,毛主席又更多的想起了赫鲁晓夫的所作所为。
这样一来,对于此前设置的一批潜在人选,毛主席又产生了更多新的看法。不过,潜在的接班人选,在多个场合,毛主席也曾频频提及。
多设置的几道“防风林”
其实对于尽早培养接班人,毛主席曾明确说起,这是为了国家安全,多几个人,大家都负一点责任,不至出现苏联斯大林一死之后的情况。
那是1956年9月,在七届七中全会上,毛主席谈到的问题。就在当年的2月,赫鲁晓夫作了那篇让世界震动的秘密报告。正是这种触动,让毛主席开始为国家安全和稳定考虑。
在会上,毛主席提到中央要设置四位副主席,即刘少奇、周总理、朱德、陈云。在这之外,中央还要再设立一个书记处。彼时书记处的人选还未定,不过总书记的人选准备推举邓公。
对于人选,毛主席形象地称之为有了几道“防风林”。且他在会上也明确提到了,如果因病、因故出现损害,总还是有人顶着,国家不会受影响。
虽然没有明确提到接班人,但这些人事安排,实际上就涉及到了接班人的培养问题。
在这种重大问题上,肯定不会也不可能突兀的出现毛岸英的名字。后人牵强附会地把毛岸英和接班人的培养联系在一起,可谓别有用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事安排后,毛主席也曾多次明确谈起。
刘少奇为接班人
1956年提议增设的副主席中,排头的是刘少奇。毛主席曾对蒙哥马利说起,中国没有第一副主席的说法,不过在行使职权上他就是第一副主席。
1961年,毛主席谈及这个问题时,相对更加明确。而在这之前的1957年,出访苏联时谈及相关问题,他则提到的是两个人。
当时在莫斯科,是赫鲁晓夫主动问起谁来接班的问题的。毛主席表示党内有好几个同志完全可以,第一个是刘少奇,第二个是邓公。
会谈期间他还告诉赫鲁晓夫,自己准备辞去国家主席的职务,接着便顺势提到了接替人选的问题。
谈及刘少奇,毛主席说刘的能力、经验和声望,都完全具备条件了。在谈到邓公时,毛主席对他的评价是既有原则又有灵活,是难得的人才。
从1956年的一系列决策,以及之后会谈透露的情况可以看出来,在接班人培养的问题上,毛主席有着清晰的考虑。
至于他后来在这一问题上的考虑变得更复杂,是跟随着外部形势的改变而不断变化的。
就像在1958年时,中央又新增了一位副主席。
人选并不限于一个人
1958年新增设副主席一名,那是在八届五中全会上。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来,毛主席在考虑接班人选的问题上,并不限于一个人,而是圈定多个人选一起考虑。就像他所说的,多设“防风林”。
与此同时形势的变化,也使得这几位被圈定的人选,职务包括排名也在微妙的改变着。
就比如邓公的排名,在这期间就发生过前后变化。到了1959年后,邓公的排名有点更靠后了。
而仅仅在一年多之前,毛主席向赫鲁晓夫提及接班人选的时候,邓公还是排在第二位的。
这种变化从60年代开始,外界也能看出来,邓的第二接班人的地位受到了强有力的挑战。
即便存在着诸多变数,此时毛主席钟意的第一接班人选,依然是刘少奇。尤其是后来在和蒙哥马利的会谈中,他还提到接下来两个主席就都姓刘了。
之后的事我不管
蒙哥马利曾连着两年来过中国,1960年来中国,他没有受到毛主席的接见。1961年9月再次来访,正好赶上了中国传统节日中秋。
那一次,毛主席是在武汉和这位前陆军元帅会面的。两个人谈的话题很多,谈到了生死,也谈到了未来。会谈中,毛主席展现了一贯的幽默和超凡脱俗的思维。
在谈到接班人的问题时,毛主席既评价了赫鲁晓夫,同时又提到了中国的实际问题。他说现在的副主席有五个,排头的是刘少奇,主持一线工作。
实际上在当时,刘少奇已经当选为国家主席了。所以毛主席才说到,等过一段时间,两个主席就都姓刘了,即党主席和国家主席。
这已经说的很明确,刘少奇就是第一接班人。紧接着蒙哥马利又问道,刘少奇之后是周总理吗?毛主席则说,那之后的事他就不管了。
从这场对谈中就能看出来,在考虑接班人的问题上,毛主席想到的是国家安全。他尤其担心内部出现问题,即赫鲁晓夫那样的两面派,会让党内的思想变得混乱。
这也是为什么,在随后的阶段里,关于接班人选未来会不会否定某些政策方针,毛主席看得很重的缘故。
总体来看,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毛主席就已经在系统思考接班人选的问题了。这件上他耗费了很多心血,而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动,对于人选在后来的改变,也产生了实质性的深远影响。
参考资料:
《毛主席晚年在接班人问题上的三大心结》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2011年2月23日
《毛主席笑谈生死》 京华周刊 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