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凝结人生,一个人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和经验都会在股市短短四五年的牛熊周期中凝结。
要像参加一场战争一样参加一场交易,不仅要计算得失,还要考虑全局,进攻的布局进攻,撤退的规则撤退。
钱是士兵,你是将军,你的决定决定士兵的生死。“智人以计治天下”,用兵以精,力求稳健、准、狠。
天下赚钱方法千千万但最简单的方法最赚钱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万法归一;最简单的才是最好的复杂的方法只能赚小钱,简单的方法才能赚大钱,而且方法越简单越赚大钱。
在股市里博弈,坎很多,不是有了一点技术就能够战胜市场的。
股市:股票一次性买入一万股与分十次买入一千股,成本一样的吗?
有人喜欢一次性买入股票,有人会分几笔买入股票,不考虑价格的变动,手续费的成本是存在不一样的情况。
比如用10万块,一次性买入10块钱股票一万股,和分十次买入10块钱股票一千股,成本是不一样的。
因为券商有规定,交易佣金最低收取标准是5元,不足5元收取5元。如果按照0.3‰来算,买入10万块股票,佣金是30块,分十次买入10万块股票,
由于一次买入1万块股票的佣金是3块,按最低标准5块来收,十次就是50块了,在佣金上要比一次性买入高出20块来。
因此,分批买入时,主要的区别是在券商佣金的最低标准,如果单次买入收取的佣金不足5块,交易成本就会比一次性大笔买入要高。
如果你的资金量足够大,即使分批买入,单次买入的佣金高于5块,那么,同一价格的分批买入和一次性买入,交易成本无区别。

跌不下去就涨
股价在上涨过程中总是有回档的,不会直接拉升,否则散户都不肯下车,到高位一起倒给庄家岂不麻烦?
所以庄家在拉升股价的过程中总是会制造各种的不稳定局面,使散户进和出,抬高散户的持仓成本。
所有在上涨过程中出现的回档,都可以叫作巩固形态,比如 “空中加油” 、“旗形整理”、“楔形整理”、“箱体”、“收敛三角形” 等等巩固形态。
这些形态的构筑就是为了让散户疲于奔命的,有洗盘的效果,不坚定的散户看到盘中下跌,就会吓出来,从而达到洗盘目的,为将来的继续上涨扫除障碍。
一般情况下,只要暖气带是向上的,则股价容易得到暖气带的支撑而最终向上突破,这就是 “跌不下去就涨”。
主力吸筹有三种方式:
1、下跌吸筹,这种吸筹方式很猛,但必须有大盘配合。低吸建仓时每日成交量低,盘面上看不出主力的任何踪迹,走势上股价无量下跌或快速下跌甚至跌到跌停板,明显是主力所为。

2、拉高吸筹,这种方式更猛,但多为短线主力所为。吸筹到流通盘的一定比例,主力即达到控盘的目的,吸筹的过程中会不断的做试盘。通常会放量上涨以吸引市 场跟风盘参与,增强股票的活跃性。
3、通吃套牢盘吸筹。此种吸货为激进式的吸货形态,庄家实力强,资金集中,作高的愿望强烈,往往出现在逆势中。

双峰探顶,跌在眼前
股价上升到一定高位后形成两个高度大致相等的顶部,但与通常所说的M头有所不同:
它没有颈线,也没有度量跌幅,从量能上可以明显看出,第二次量能不足以支撑其在高位站岗。
一般遇到该形态后,虽然无法确定其下跌幅度,但仍应回避其下跌,落袋为安为最佳操作。

反扑“大阳线”气贯长虹,主力早已吸筹完毕,拉升在即
在指数反弹的条件下操作会更加的稳健,由此我们可以在股市中寻找那些短期下跌区间缩量和下跌幅度较大,且底部缩量已经构筑平台的个股进行操作。
当然最佳的是能找到突然放出巨量向上突破平台的优越股票,然后再仔细观察好成交量的走势,在分时图走势上找合适的点位进行短线出击!

1:当股价在短期内大幅缩量、股价快速下跌;
2:底部缩量形成了构筑平台整理;
3:大盘指数也正好展开反弹走势;
4:这个时候该股突然放出巨量向上突破平台水平压力线时,是一个绝佳的短线操作买点;
5:如果大盘指数没有下跌,而该股独自大幅缩量下跌,甚至连续跌停的股票,那是基本面上出现利空的股票,那样的股票并不适用该方法。
除了注意以上各点之外,就是注意成交量放大的情况和分时走势的细节问题了,只有注意这些细节,你才能在弱市的反弹行情中运用好,使投资之路越走越宽。
打压吸筹建仓
一只股票经过长期的下跌之后,个股的成交量逐渐萎缩,市场人气逐渐减弱,同时股价越来越低;
此时个股的中长期市场价值又被凸显,空头力量逐渐减弱,多头力量逐渐加强,市场的人气也在逐步的恢复,这时候主力、与嗅觉灵敏的散户就开始慢慢建仓了。
然而到了市场下跌的末期,主力往往会利用市场的恐慌性气氛,采取震荡打压洗盘的方式对股价进行打压,庄家这是在低位吸筹;
从而得到更加廉价的筹码,进而达到一个对筹码的快速收集,然后在进入最后一阶段的拉升工作。

投资感悟
一位成功的投资者决不让情感左右自己,有的话程度也很小。无论割肉认错是多么痛苦,他们决不迟疑。他们明白,让这样的情况延续只会带来更大的痛苦和损失。
在市场中保持理性和清醒是何等的难能可贵。而要成为赢家则必须克服自身的人性弱点把他们控制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
敢于坚持独立、理性的思考。复杂的思路和技术往往代表了思路的模糊与交易方法被优化,是经不起推敲、经不起市场的变异检验的。
免责声明:本文是个人操作日记,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有观点, 仅代表个人立场,不具有任何指导作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