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员工,该辞退时不能手软

梦野艳齐 2019-05-10 11:21:47

据史书记载,乞丐出身的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之后,基本上把跟他打天下的功臣杀了个尽。像谋划军国大业把控全局战略的刘伯温也没被他放过。洪武八年,年已六旬的刘伯温被他一剂赠药治于死地。其他人更甭提了。胡惟庸一案,即前后杀了一公二十一侯等三万多人。蓝玉案,更是株连文武官员一万五千余人。

他为什么会这样?很长时间,我无法理解。我觉得那些功臣之所以能称之为功臣,肯定都为他立下过汗马功劳,他为什么不能念在这一点上,放他们一马,让他们与自己共享荣华呢?他是不是有点太薄情寡义了呢?

当有一天,我自己经营了一个企业之后,我才体会到了他是被逼无耐。

我经营的是一座酒楼。它表面上肯定与统治一个国家无法相比,那不在一个层面上。但它虽小,却如麻雀,五脏俱全。它也有着不同的部门,众多的员工。它也可以比做微缩的一个国家,下有众多的草民,上有各级从事管理的官员。但我要对这个微缩的国家实行改革,以谋求更大的发展时,跳出来敢于直接唱反调的,恰恰是跟我一起创业的那些功臣,也就是那些我那酒楼一开张就跟随着我干的人。

比如,我要招商引资,在店里引进一些商户,以充实经营范围,他们中的某些人便跟有意进驻的人大谈进驻的不利因素,说你们进来,挣不到钱。他们公开抵触我的决策。他们显然是怕这些人进来了,抢了他们的饭碗。

再比如,我要把店里的有些经营项目分包给他们,像国家当初分产到户一样,让他们自己创收,养活自己,他们中的有些人立刻跳出来,公开散布:我才不包呢!我傻啊?给店里交钱!好像让他们再多做一点贡献,老板我就占了他们多大的便宜。

他们的如此跳出来,导致我要实行的许多改革方案无法落实。这就让我不能不联想到当初朱元璋为什么会在建国后大杀功臣。我想他当时遇到的情况肯定与我眼下遇到的情况近似。那就是,你只要稍微触动了他们自身已有的利益,他们就会跳出来,与你对抗,不但不去积极地贯彻执行你的旨意,还会大唱反调,怂恿别人也不去贯彻执行你的旨意,使你筹划好的方案落空。对于这种人,你不清理他,就是绊脚石啊!

而他们之所有敢如此肆无忌惮,嚣张至极,无非是因为他们有功与你,觉得你拿他们没办法,或掌握着你这个家当的核心机密,觉得你不敢轻举妄动。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也只能学朱元璋,来个手下绝不留情,该辞退的辞退,来了个大清洗。我在我的作品《独丽京都》中,就有过这样一段记述。那过程,真的如朱元璋大开杀戒一样,因果关系等同。

0 阅读:13

梦野艳齐

简介:关注人类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