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昨天说过,我党从山西返回时发布通电,号召团结起来抵抗日本侵略者,但是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的“五五通电”置之不理,仍企图以武力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
1、红一方面军西征的背景东征红军回师陕北后,蒋介石就着手组建晋陕绥宁四省边区“剿共”总指挥部,南京政府行政院5月26日任命陈诚为总指挥。
6月1日,该指挥部在太原正式成立,副总指挥是孙楚,前敌总指挥是杨爱源。他们准备以154个团、25万人的兵力,对陕甘苏区发动新的“围剿”,防堵红军西进。
其具体部署是:
派蒋军两个师和晋绥军近两个师,由山西军渡西渡黄河,协同其原在陕北的两个师,进攻陕甘苏区的东北部;以蒋军的两个师和晋绥军两个旅为预备队,在山西境内集结待命;令在陕西的东北军从南和西南方向进攻陕甘苏区的南部和中部;令宁夏第十三路军司令马鸿逵派一部兵力驻守定边、盐池、豫旺等地,马鸿宾的第三十五师驻守环县、曲子、庆阳、镇原地区,防堵红军西进;另外,在黄河东岸的晋西和晋西北地区派驻晋绥军四个多师,防止红军再次东渡黄河。
上述几个方面的国民党军队,因其数量、所占位置、特别是对共产党的态度不尽相同,因之它们对陕甘苏区所构成的威胁程度也不一样:
蒋军和晋绥军,反共坚决,是进攻陕甘苏区的主力;东北军和十七路军领导人,已同红军有秘密的统一战线关系,其广大官兵在红军影响下,倾向抗日,不愿与红军作战;宁夏军阀马鸿逵、马鸿宾反共坚决,但其防区范围大,兵力分散,是个薄弱方向。
2、为何刚东征完就要西征?面对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中共中央确定今后的政治任务是:
保卫西北,巩固和扩大陕甘根据地,扩大红军,努力争取西北抗日力量的大联合,进而推动全国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的建立,实现全国性的对日抗战。
为了实现这个全国性的战略任务,红一方面军和陕甘苏区必须努力向西发展,以造成广大的陕甘宁根据地,由此向北打通与苏联、蒙古的联系,向南打通与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六军团的联系;东面坚持游击战争;南面争取东北军、十七路军走向抗日。
红一方面军执行这三项任务的目的,是争取时间和空间,积蓄力量,为以后的大发展准备条件。
5月18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在大相寺发布《西征战役计划》,决定以红一方面军主力组成西方野战军,进行西征。
活动于陕甘宁广大区域,第一步夺取安边、定边、环县、曲子镇。
西方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参谋长聂鹤亭,政治部主任刘晓。
下辖第一军团、第十五军团和第八十一师(师长文军生)、骑兵团等。第一军团代理军团长左权、政治委员聂荣臻;第十五军团军团长徐海东、政治委员程子华。
西方野战军共有兵力1.3万余人。
当时中央军委的部署是:
西方野战军进行西征,打击坚持反共的马鸿逵、马鸿宾部队,在陕甘宁三省边境地区创建新的根据地;以红二十九军主力、红三十军和陕北地方部队,在东线坚持游击战,箝制蒋、阎军及陕北、渭北敌人的进攻,保卫陕甘苏区老根据地;红二十八军原计划开往陕南,策应西方野战军的行动,后改至石湾、绥德以南地区掩护运粮。
3、西征的动员准备红军于4月末、5月初由晋返陕后,在延长、延川、永坪地区休整、训练,总结东征作战经验,并作西征的动员。
鉴于西征地区多是回族聚居地,还特别进行了民族政策教育。
为了得到回族人民对西征的支持,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5月25日发表《对回族人民的宣言》,宣布:
红军西征是为了“巩固后方,发展抗日根据地,联合一切不愿做亡国奴的人民及各民族,首先是联合西北的各民族的人民,以准备直接对日作战”,并且说:“抗日人民红军的西进,不仅是实际准备抗日的必要步骤,而且是蒙、回及其他弱小民族,特别是回族独立解放的大好时机。”
“宣言”着重向回族人民宣布了下列七条政策:
(一)我们根据民族自决的原则,主张回民自已的事情,完全由回民自己解决,凡属回族的区域,由回民建立独立自主的政权,解决一切政治、经济、宗教、习惯、道德、教育以及其他的一切事情,凡属回民占少数的区域,亦以区乡村为单位,在民族平等的原则上,回民自己管理自已的事情,建立回民自治的政府。
(二)我们根据信仰自由的原则,保护清真寺,保护阿訇(hong,回族穆斯林对主持清真寺宗教事务人员的称呼,意为“教师”、“学者”),担保回民信仰的绝对自由。
(三)武装,为一个独立自主的民族所不可少的条件。我们联合回族中自己的一切武装力量,并帮助其发展,成立独立的“回民抗日军”。我们希望回民的武装,将来能成为抗日联军的主要力量之一。
(四)取消军阀、官僚、民团的一切苛捐杂税,改善回民的生活。
(五)保护回文,发展回民的文化教育,举办回民的报纸,提高回民政治文化的水平。
(六)回、汉两大民族亲密的联合起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与汉奸卖国贼。
(七)联合土耳其、外蒙古、苏联及其他同情中国各民族彻底解放的民族与国家,共同抗日。
4、第一阶段任务的达成西方野战军5月20日前后分两路从延长、延川地区出发。
由红一军团三个师(第一师,师长陈赓,政委杨勇;第二师,师长杨得志,政委萧华;第四师,师长李天佑,政委黄克诚)组成的右路军,经蟠龙、安塞到吴起镇集结;由红十五军团三个师(第七十三师,师长张绍东,政委陈漫远:第七十五师,师长陈锦秀,政委常玉清:第七十八师,师长韩先楚,政委崔田民)和一个骑兵团组成的左路军,经永坪蟠龙之间到新城堡集结;第八十一师(师长文年生,政委李宗贵)、骑兵以及野战军直属队随右路军后跟进。
西方野战军总部下达的作战任务是:
红十五军团分两路首先攻占宁条梁(今梁镇)和安边,继续向定边、盐池攻击,之后视情况袭击宁夏的灵武、金积、豫旺县城,伪装进攻宁夏,调动驻守甘肃庆阳至洪德城一带的马鸿宾第三十五师回援宁夏;红一军团则在运动中寻歼回援宁夏之敌,并迅速夺取曲子(甘肃环县境内)、环县、洪德城等要地。
红十五军团各部5月25日从新城堡地区分两路西进。
第二天,右翼部队第七十三师袭占了宁条梁,左翼部队第七十五师进攻安边未得手。随后,红十五军团首先派第七十八师围困安边,率主力转向定边以南地区,并派部分兵力沿长城线到盐池、灵武地区侦察。西方野战军司令部率直属队及第八十一师进到宁条梁地区。
敌人以为红军将要进攻宁夏,第三十五师师长马鸿宾,立即将其驻在庆阳的一部分兵力经曲子、环县、洪德城回调,遗防由东北军部队接替。
毛泽东抓住这有利时机,一面致电东北军不要妨碍红军去占领曲子、环县、洪德城;一面致电彭德怀,令红军团立即由吴起镇进至元城镇,派部分兵力向庆阳方向游击,阻止东北军由庆阳北进,并相机占领曲子及其南北一线。
毛泽东在5月26日给彭德怀的电报中还指出,在执行上述任务时,以不与东北军正式作战为原则,而对马鸿宾则要坚决打击之。
红一军团5月28日从吴起镇出发,30日前陆续到达元城镇地区。
6月1日,第一师进至甘肃环县曲子以北地区,对本钵方向警戒;第二师向进抵曲子的敌第三十五师第一○五旅旅长及其所率之特务连展开进攻,经过战斗和政治攻势,毙敌40余人,迫使敌旅长冶成章等150余人投降,缴枪200余支,迫击炮两门。
同一天,红一军团的第四师,于甘肃庆阳县马岭附近击溃敌第三十五师一个营,占领了马岭、阜城。2日,敌人第三十五师调集六个步兵营和两个骑兵营,向阜城反击。
3日拂晓,红一军团主力赶到,突然向敌发起猛攻,经三小时战斗,将敌大部歼灭,俘敌官兵1100余人,缴枪约1000支。
此后,红一军团派第四师控制曲子、阜城,并派一个团进取曲子西南的三岔,派第一师、第二师乘胜北上,于4日进占环县,5日进占洪德城。4日,红十五军团的第七十三师、第七十五师,进占了定边西南的红柳沟。
这时,出现了对红军乘胜西进的十分有利形势。
敌第三十五师主力正向固原以北毛居井地区退却,安边、定边、盐池、惠安堡、韦州、豫旺县、豫旺堡、同心城等地仍由马鸿逵第七师或民团防守,而东北军部队已根据中国共产党的要求停止在庆阳、镇原一线。
5、第二阶段任务的达成西方野战军总部根据中央军委指示,6月5日决定:
红军分两路继续西进,消灭“两马”部队,发展苏区,扩大红军,征集资材。
具体部署是:
左路军红一军团以第四师控制洪德城至阜城一线,并准备在红二十九军一部接防后,向三岔及其以南扩大占领区域;红一军团主力继续西进,夺取豫旺堡、七营、黑城镇等要点。
右路军红十五军团主力继续向西推进,夺占小台子、萌城、豫旺县城及其以北地区,并以一部兵力进占同心城;第七十八师准备由安边撤围,尔后西进至红柳沟地区,向定边、盐池、金积方向游击,准备打击敌人出扰部队。第八十一师及骑兵团暂留在宁条梁、安边地区。西方野战军指挥机关和直属队由宁条梁地区逐步移至洪德城附近。
6月6日,毛泽东、周恩来致电彭德怀,指示他应在7月半以前占领横山、定边之间地区,因为这一带是北出绥远、宁夏,打通苏联的战略枢纽。
并决定调红二十八军由石湾附近西进,配合执行此项任务。
据此,西方野战军总部于10日下达命令,由红二十八军和第八十一师及骑兵团组成中路军(又称北路军),担任夺取安边、定边、堆子梁等城寨,在南至薛壕口、小河畔,西至定边、盐池,北至绥远边境,东与老根据地相连接的广大地区内游击,并控制有力一部,准备消灭敌人的增援部队。
左右两路红军6月7日开始行动。至11日,右路军红十五军团的先头部队占了同心城,主力进至王家团庄附近;左路军红一军团主力13日进至七营附近。
这样,红军就切断了敌人第三十五师经七营、同心城向中宁、石空堡撤退的道路,使马鸿逵的加强宁夏腹地防守力量的企图落空。在此期间,中路军主力红二十八军陆续到达宁条梁和安边附近地区;配合左路军行动的红二十九军一个团也进到元城、曲子、阜城、合水之间地区活动。
至此,陕甘宁三省边境广大地区已被红军占领。
6、北线、西北线的战事6月14日,西方野战军决定下一阶段战斗任务:摧毁安边、定边、豫旺堡及豫旺城等支点,打击敌人出扰部队,肃清民团,解决部队给养和冬服问题。
战斗的部署是:
左路军红一军团主力控制七营、上城堡地区,打击敌人第三十五师的出扰部队;第四师控制曲子、阜城和三岔等要点。
右路军红十五军团主力攻占豫旺县城,得手后继续攻打韦州城,并以一部兵力控制同心城、高崖子之线,向海原、中宁游击侦察;
第七十八师攻占惠安堡,并北上向金积、灵武游击侦察,打击马鸿逵的出扰部队,掩护主力夺取豫旺县城。
中路军主力夺取安边,并以一部兵力置于定边以南,向盐池、灵武游击;另派一个团在宁条梁至横山间开展群众工作。
西方野战军各部队根据上述部署,在向敌人展开的攻城夺寨战斗中,又取得了新胜利。
6月16日,红十五军团第七十八师乘敌不备,一举攻占了陕西定边城,将守敌新编第七师约一个营的骑兵全歼,并俘虏60余人。
中路军于17日留下部分兵力继续围困安边,主力西进定边。21日,红十五军团第七十八师和骑兵团攻占了宁夏盐池县城,全歼马鸿逵的新编第七师两个骑兵连和当地民团200余人,俘敌200余人,缴枪200百余支。
左路军一部于6月20日占领七营,缴获军用物资甚多。右路军主力一部于21日攻占王家团庄,全歼守寨民团:红十五军团第七十三师、第七十五师各一部于27日凌晨攻占豫旺县城,歼灭敌新编第七师两个骑兵连,俘敌营长以下280人,缴枪180支、战马150匹。
敌人不甘心失败,不断组织力量进行反扑。
在北线,横山之敌第八十六师一个团于6月24日向安边推进,企图解安边之围。西方野战军中路军留部分兵力守定边、盐池,主力回到安边,准备打击援敌。7月13日,由横山西援之敌进到安边附近,被红军击溃。在此前后,中路军一部两次进攻安边,均未攻下。
西方野战军总部遂决定停止围攻安边。围困安边的红二十八军撤至安边以南休整,准备打击出扰之敌:第七十八师集中于盐池;第八十一师在定边。
在西北线,马鸿逵派两个骑兵团、一个步兵营增援韦州。7月5日敌人以三个骑兵团又两个营的兵力南犯,企图夺回豫旺县城。红十五军团直属队和第七十五师在豫旺县城北的红城水将敌击溃,共毙伤敌人300余人。
7、南线的战事在南线,东北军骑兵军军长何柱国,在张学良去南京开会期间,按照蒋介石命令,指挥七个多师的兵力,自固原至庆阳一线向北进犯,从6月中旬至7月初,先后攻占红军控制的三岔、阜城、马岭,并继续向曲子一带推进。
随后,何柱国将四个多师的兵力集结于固原、七营之间,准备沿清河两岸向北继续进犯。
因张学良等早已和红军有秘密协定,西方野战军在西征中极力避免与东北军作战,但何柱国却把红军的容忍视为软弱,决定继续北犯。
在此情况下,西方野战军决定集中两个军团的主力给何柱国以打击。
具体部署是:
红一军团第四师主力和原留在环县、洪德城一带的第一师的一个团,集中于曲子地区,阻止东北军第一○六、第一○八师北进;第一师主力和第二师,以一部兵力保持同七营以南的敌人接触,主力则集结于七营、双井子东北地区,待机出击。红十五军团主力集结于豫旺县城及其附近待命。
7月14日,毛泽东电示彭德怀:对何柱国指挥进犯的东北军,宜消灭其一部,这对大局不仅无碍,反而有利。
7月17日,何柱国的骑兵第六师向红军进行试探性进攻,被红一军团第二师一举击溃。此后,何柱国见红军已有准备,张学良也从南京返回西安,遂暂停对红军的进攻。
在两个多月的西征作战中,西方野战军杀伤大量敌人,并俘敌2000多人,缴枪2000多支,开辟纵横200多公里的新根据地,新组建两个骑兵团,征集大量资材,为策应红二、红四方面军北上,实现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创造了有利条件。
8、东线的战事在西方野战军进行西征的同时,留在东线的红军在中央军委直接指挥下,同进犯陕甘根据地的敌人进行了顽强斗争。
首先是抗击了陈诚的进犯。6月中旬,陈诚指挥两个师的中央军和一个师又一个旅的晋绥军,在原驻陕北的两个师敌人的接应下,从军渡渡过黄河进入陕西,向陕甘苏区的东北部展开进攻。
陈诚企图先消灭东线的红军,尔后再向西寻找红军主力作战。
红三十军根据中央军委命令,于5月下旬进到吴堡地区后,用游击战术日夜袭击敌人的堡垒,打击敌人的零散人员和抢粮部队,迟滞了敌人的渡河和进攻行动。其次,掩护瓦窑堡,迟滞东北军的推进。
6月中旬,东北军第六十七军奉蒋介石命从延安地区分三路北上,向中共中央所在地瓦窑堡推进,15日分别进抵安塞以南和蟠龙、永坪等地。
中共中央军委命令红二十九军主力从韩城地区北上,协同独立第一、二团,在清涧、绥德地区游击,以迟滞东北军西进,掩护瓦窑堡;同时向东北军开展统战工作,劝其停止进攻,并调红三十军回延长,准备侧击由清涧或永坪向瓦窑堡进攻的敌人。
在瓦窑堡的中央党政军机关也作了必要时向西转移的准备。
经交涉,东北军于6月18日和19日先后退出永坪、蟠龙。可是蒋介石的第十三军的两个团,却于20日从绥德向西南的老君殿前进,从东北面威胁瓦窑堡。正当红二十九军主力和红三十军等部准备进至南岔地区抗击该敌时,驻在石湾的敌第八十六师的两个营南下,于21日黄昏乘虚侵入瓦窑堡。
中共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安全向西转移,于7月10日前后到达保安(今志丹)。东北军一个师于6月23日进入瓦窑堡,十七路军一个团于7月初进占延长。
之后,红三十军奉命移往新城堡地区,清剿附近民团、土匪,掩护运粮并开展地方工作;红二十九军主力协助陕北地方武装继续坚持东线的游击战争。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