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给日本出啥难题了?
特朗普给日本出新难题了!美国当地时间4月20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发文,指责日本对从美国进口的汽车做一种极为苛刻的“保龄球”承压测试。这消息一出来,日本那真是一头雾水,整个人都懵圈了。这特朗普是咋想的,突然就整出这么一档子事儿呢?咱普通老百姓听了,也觉得纳闷,这事儿到底咋回事儿呢?
咱先说说这“保龄球测试”是啥。原来啊,2018年特朗普首次出任美国总统的时候,就提过这个事儿。他说啊,用一个保龄球从6米高的半空,狠狠砸向美国车的发动机盖。要是发动机盖出现凹陷,那就说明这车不符合日本国内的安全标准,日本就能以此为借口,不进口美国车。您听听,这事儿荒唐不荒唐?咱先不说日本压根儿不敢跟美国这么蛮横,就单说这测试本身,也实在是离谱到家了。当时特朗普这话说完才一天,白宫发言人就赶紧出来打圆场,说总统就是开了个玩笑。您瞧瞧,这玩笑可开大了去了。
可谁能想到,时隔7年,特朗普又把这“保龄球测试”给拿出来了。他这意思,好像日本就是这么干的。这日本也不含糊,赶紧出面否认,说根本就没做过什么“保龄球测试”。不仅如此,还委婉地提醒,日本做的是“行人头部保护性能试验”。说白了,就是看看在发生碰撞的时候,对人的头部冲击是不是超出联合国标准。这测试用的是个像球不是球的东西,可不是保龄球,它模拟的是“人头”,看看对“人头”的冲击情况。美国和欧洲觉得这测试挺好,也都跟着模仿,给自家品牌车做类似的冲击测试。说特朗普可能是听风就是雨,自己又胡乱脑补,最后变成了这“日本给美国进口车做保龄球承压测试”,这不就跟村里大爷大妈听风就是雨,编排那些离谱谣言一样嘛。
咱来对比对比车的情况。以前日本车铁板厚度在0.4mm - 0.7mm,德国、美国车是0.7mm - 0.9mm。按这么说,如果真有这“保龄球测试”,那美国车不是更强嘛,咋就变成美国车不合格了呢?日本车又不是战车,做了那种测试,所有车都得歇菜。这事儿啊,也不知道特朗普是脑洞开太大,还是有啥别的想法。
再看日本这态度,活像狗血剧里受气包寡妇儿媳妇,面对强势刻薄的“老婆婆”特朗普,连大声喊一句“爹,你记错了”都不敢。日本官房长官林芳正面对记者提问,回答“不对个别事案做评论”。这不明摆着看特朗普脸色行事嘛,作为政府,就这么不吭声,真不知道咋想的。咱批判非关税壁垒是好事儿,可你特朗普捏造没影儿的事儿来发难,作为一个发达国家领袖,这真的合适吗?您说这特朗普,是不是有点太离谱了?
咱再分析分析这背后的原因。特朗普这么干,无非就是想胁迫日本大量进口美国车。日本倒是愿意开放市场,进口美国车,可美国车有那么好进口吗?美国方向盘靠右,日本靠左,美国车能不能改造成右舵供应日本市场呢?不行,美国懒得弄。日本道路狭窄弯曲,美国车尺寸太大,能不能改小点儿适应日本路况环境呢?也不行,还是懒得弄。美国就是这态度,我不管,我的车就这样,你买回去自己适应。日本进口回去卖给谁啊?美国倒好,不管这些,直接说让日本一年进口个300万台。
这事儿啊,就好比咱去商场买东西,卖家拿个破玩意儿,还非得逼着咱买,还规定得买多少多少,咱能乐意吗?日本这会儿估计也是心里苦,但是没处说。美国这一通操作,就好比那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特朗普这么搞,其实就是病态撒谎精的表现。他就想着让日本听他的,可他也不想想,日本凭啥要听他的呀?
咱普通老百姓看这事儿,就觉得特朗普这做法太不地道了。他以为自己是老大,就能随意给别人出难题,想怎么捏造事实就怎么捏造事实。日本呢,虽然不敢明着反抗,但心里估计也是一肚子火。这事儿闹到现在,也不知道最后会是啥结果。不过咱就纳闷,美国这么搞,难道就不怕把路走到黑吗?
咱再看看这国际关系,本来大家和和气气地合作,多好啊。美国倒好,非得搞这种小动作,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嘛。日本本来想好好做生意,引进美国车,可美国车这也不改,那也不改,还不按日本的路况改装,这生意还咋做?特朗普这一搞,把好好的事儿给搅黄了,也不知道他图个啥。
反正这事儿啊,就这么稀里糊涂地闹起来了。咱作为普通老百姓,也就看看热闹,心里嘀咕嘀咕。美国这么搞,日本到底会咋应对呢?这就不好说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事儿要是处理不好,美国和日本之间的关系估计得僵一阵子。也不知道特朗普能不能清醒过来,别再整这些没用的幺蛾子了。这国际关系就这么复杂,可别因为这么个破事儿,给弄得一团糟了。哎,反正这事儿后续咋发展,咱就接着往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