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美专机飞离北京,不到24小时,中方对多家美企颁发“通行证”

漫步的空影 2025-03-21 06:14:52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在“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之际,美国前财长亨利·保尔森于3月16日专门前来中国说好话。

而在保尔森乘坐专机飞离北京后,不到24小时,中方便对多家美国企业颁发了“通行证”,这也使得很多美企终于得以“松了一口气”。

美国前财长亨利·保尔森

要知道自3月4日起,美国就针对中国输美产品再次加征了10%的关税,对此,中方曾坚决表示将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

那么,美国前财长保尔森在此次访华期间,究竟向中方传达了怎样的信号呢?

我国又为什么要向这些美国企业颁发“通行证”呢?

中方对美企颁发“通行证”

潘功胜会见保尔森

3月17日,在和中方领导顺利会面后,美国前财长保尔森又和中国人民银行的行长潘功胜就“中美经贸关系”等议题进行了密切的探讨。

随着一架载着保尔森的美国专机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起飞后,不到24小时,中方就对多家美企颁布了“通行证”。

3月17日,中国海关总署官网更新了美国肉类加工企业的输华资质注册信息:部分猪肉和家畜产品加工厂获得续签,得以继续对华出口。

不过仍有数百家美国牛肉企业的资格仍处于“过期未续”的状态,对此,身为美国肉类出口联合会发言人的舒勒表示:希望很快能在牛肉方面听到类似的消息。

中方的这一系列动作被外界视为是保尔森访华的“回应”:既释放合作信号,又保留施压空间。

这一决策的背景则是中美贸易战的再度升级,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再度对华加征10%的关税后,中方也随即采取了相应的反制措施。

不仅对同等规模的美国农产品加征关税,还收紧两用物项出口管制,之后更是直接将两家美企列入了“不可靠实体清单”。

而就在中美双方“剑拔弩张”之际,保尔森的到访成为了十分关键的转折点。

保尔森此次访华之行并非临时起意,作为小布什政府时期的财长,他长期活跃于中美经贸一线,即便已经卸任多年,但却仍以民间身份推动中美之间的对话。

北晚在线的相关报道

其实此次访华前,美国的肉类出口协会已多次预警:若输华资质无法续期,美国大约30亿美元的出口额将面临巨大风险,数千家美企和从业者都将受到波及。

关于美国通货膨胀的报道

与此同时,美国国内的通胀压力加剧,农业州选民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抱怨声,更是一天比一天剧烈。

毕竟农业和肉类出口是美国对华贸易的敏感带,中国是美国猪肉第二大进口国、牛肉重要消费市场,仅是2024年中美农产品的贸易额便超过了400亿美元。

中方选择此类行业作为反制抓手,既能直接影响特朗普的农业州票仓,又避免过度冲击国内供应链。

值得一提的是,中方此次颁发“通行证”并非孤立事件,而是贸易战应对策略的缩影,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爆发以来,我国便逐步构建起了多层次反制体系。

通过分批续签资质、差异化对待企业的方式,中方既避免贸易全面脱钩,又保持持续谈判压力。

例如,此次美国猪肉企业得以获得续签的资格,而牛肉企业则被搁置,有观点认为这是中方在暗示美方需在关键议题(如关税、科技封锁)上作出让步。

面对中方的一系列反制措施,美方的矛盾心态在此轮博弈中显露无遗,当下的特朗普政府执意要延续“关税大棒”政策,试图复制2018年的“施压模式”。

但这直接导致美国经济需要承受着巨大的反噬压力,对华加税导致国内消费品价格上涨,企业供应链的重组成本也明显增加了不少。

美国前财长保尔森此次的访华之行,虽暂时缓和了双方的紧张局势,但中美贸易摩擦的深层矛盾依旧没能彻底解决。

因为只要美方仍在试图通过“小院高墙”来遏制中国的崛起,那么中美之间的贸易往来就不可避免的要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

值得关注的是,中美经济的“缠斗”正在重塑全球贸易规则,若美方继续滥用单边制裁,很可能会加速美元信用削弱和去全球化进程。

而我国推动的高水平开放(如扩大服务业市场准入、加入CPTPP谈判),则将为多边贸易体系注入全新的活力。

不难看出,中方此次向美企颁发“通行证”,既是博弈策略的灵活运用,也折射出大国竞争的复杂维度。

虽然这场“贸易战”很难产生真正的赢家,但历史经验表明: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主义终将被时代抛弃,唯有在竞争中探索共存之道,才能实现真正的双赢。

主要信源:

1.原文登载于观察者网 2025年03月18日 关于“中方延长美国猪肉和家禽加工厂出口资格,但美国牛肉还要等”的报道

2.原文登载于环球时报 2025年03月19日 关于“美国肉类企业对华出口‘松口气’”的报道

3.原文登载于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年03月17日 关于“央行行长潘功胜会见美国前财长亨利·保尔森”的报道

4.原文登载于环球时报 2025年03月19日 关于“专家:不只是登记问题,美国农产品竞争力在弱化”的报道

0 阅读:33

漫步的空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