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向来是残酷的,自古以来的每一场大战,都免不了伤亡。而在战争过后,那些降兵俘虏还很可能被“坑杀”,比如秦国打败赵国后,白起坑杀了40万大军,还有秦朝时期的焚书坑儒事件等。
在过去,很多人都以为“坑杀”就是挖个大坑把一群人活埋,实则不然。从历史上各场著名的“坑杀”事件来看,真实的情况要远比我们想象的残忍百倍。
白起“坑杀”40万赵军说起“坑杀”,发生在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最有发言权。
公元前260年9月,秦、赵两国在长平展开决战,因战事一直僵持不下,秦国便使出离间计,促使赵王以赵括代廉颇,同时秘密派遣上将白起前往长平攻赵。最终,白起用计射杀赵括,四十多万赵军受降。
然而面对着这数十万降军,白起却不知该如何抉择。如果留下这些赵军,那就会让自身的军队处在危险之中,而且还会消耗大量粮草;如果释放降兵,他们日后又可能成为秦国的敌人。
于是乎,白起便作出了第三个选择,也就是将他们全部杀掉。根据《史记》记载,白起在长平之战共歼灭四十五万赵军(有争议),称“乃挟诈而尽阬杀之”。
从字面意思来看,当年白起杀赵国降兵的方式就是“坑杀”。不过,这里的坑杀可不只是将人活埋这么简单。
要知道,赵国的降兵有几十万人,在冷兵器时代,如此大规模的屠杀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且,这些降兵又不是萝卜白菜,会乖乖等人来砍头,一旦发现不对劲,他们必然会殊死反抗。
而如果白起选择的是活埋,那不管由谁来挖坑都不稳妥。让秦军挖坑,目的性太明显了,让赵军自己人挖坑,搞不好还会遭到反噬,毕竟他们都还有一战之力。
由此推断,白起大概率是先把降兵杀了,然后再将尸体堆积起来,封土筑成人骨墙,即“京观”。
那么,这几十万人又该怎么杀呢?
在当时,想要快速地、有效地进行大屠杀,有且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将人围起来射杀。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某一天,白起带着部下将赵军哄骗到一处空城,这座城四面都是高墙,且没有任何遮挡的建筑。等赵军全都进入空城之后,便关上城门,并命令弓弩手万箭齐发,这样就能把赵军一批批射死。最后,秦军再将赵军尸体堆积起来,封土筑墙,以炫耀战功。
文中所说的“挟诈而尽阬杀”,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值得一提的是,在每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几乎都会有一两场骇人听闻的“坑杀”事件。
历史上的“坑杀”秦始皇三十四年,为挟制人民的纷乱思想,嬴政听取李斯的建议,下令将全国所藏的诸子百家著作,统统送到地方一律销毁。
而在“焚书”的次年,秦朝又发生了“坑儒”事件。这起坑杀事件的起因是有两名寻仙药的方士私下批评秦始皇,说他独揽大权,威慑臣下,滥杀无辜,这样的评价让秦始皇感到十分愤怒。
于是乎,嬴政便派人在咸阳城中查探散布谣言者,经过一番查问,御史发现竟有四百六十余人涉及此案。随后,秦始皇下令将这些人全部坑杀活埋,目的就是告诫天下人不可妄自诽谤。
在东汉末年,曹操和袁绍于官渡爆发战争,在这场决定性的战役中,曹操曾坑杀了袁绍的一支精锐部队:“尽坑之,前后所杀七万余人”。
那个时候,战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所以曹操肯定不会选择活埋,而是把他们杀了之后,将其尸首封土筑成“京观”,用以震慑袁绍。
在《三国演义》中,也曾写过“京观”的场面。在董卓入主洛阳的过程中,他曾一路杀害无辜百姓,并将他们的尸体封土堆成墙,以此震慑当地百姓,威慑朝廷百官。
在五胡十六国时期,有记载的“坑杀”事件更是不绝如缕。
前赵刘聪镇压贵族时“坑士众一万五千余人,平阳街巷为之空”;后赵奴隶皇帝石勒于武德大败晋军后“坑降卒万余”;东晋刘裕攻陷长安,后秦覆灭,随后刘裕让其子刘义真驻守长安,自己班师回南,趁此时,夏国率军进攻长安“大破义真,积人头为京观,号曰‘髑髅台’”。
在这些“坑杀”事件中,他们选择的屠杀方式基本都是先杀后埋,积人头为京观,人数较少的则是直接活埋。
唐朝中期,藩镇李希烈叛变,并派遣杜少诚率军进攻蕲州,蕲州守将李皋大败杜少诚,随后“斩首万级,封尸为京观”。宋太宗时期,辽军在莫州击溃宋军,把宋军尸骨封为京观。
一直到了明朝时期,封“京观”这种现象依然还有。
公元1563年,明朝抗倭名将取得平海卫大捷,击杀倭寇两千余人,同年十月,戚家军在福建十二战十二捷,斩首三千多名倭寇,并将其尸体封为京观,以震慑沿海倭寇。
小结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的性命,在历史上却只留下了一句“坑万人”,可见封建时期的人命有多轻贱,人类战争有多么血腥无情。
至于为什么史书不敢将这类大屠杀写得更详尽些,是因为坑杀从来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它只有利于战争,却违背了人伦道德,任谁也不想在历史上留下一个“人屠”的名号(小日子不是人,因此除外),所以能一笔带过就一笔带过,实在带不过的就写得委婉点,称“尽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