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评说长征一语石破天惊:换了谁领导长征都走不出1000里

史在没有弦 2024-12-15 07:22:46

1991年年近九旬的张学良首次公开评价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震惊四座。在这次采访中,曾经的“少帅”毫不掩饰对毛主席的钦佩与敬仰,直言:“换了谁领导长征,都走不出1000里。”这一番话回顾了他在与红军作战中的深刻体验,也揭示了他对毛主席战略眼光的深刻理解。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一支处于绝境的红军,能够在毛主席的指引下力挽狂澜,改变中国的历史进程?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张学良

1934年3月,蒋介石调集11个师兵力进攻广昌,目标是彻底瓦解红军的防线。博古看到机会,决定与国民党决一死战,但毛主席却深知敌我实力差距过大,坚决反对硬碰硬的战略。张闻天也提醒博古,广昌保卫战毫无胜算,博古执意要打。

4月10日广昌战役打响。红军奋勇作战,但博古的错误指挥导致惨败,损失5000多人。广昌陷落,红军被迫撤退。令人愤慨的是博古不反思错误,还开始在党内排挤异己。5月的军委会上张闻天猛烈批评博古依赖李德,并质疑外国人如何理解中国革命。博古不以为然,反而指责张闻天“右倾”,双方争吵不休,会议无果而终。

杨虎城和邓宝珊

面对失败博古决定求助共产国际,并推动成立了“三人团”领导集体,博古、李德与周恩来组成决策核心,张闻天被排除在外。博古认为,周恩来温和儒雅,能与自己合作无碍。与此同时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央决定战略转移。

博古原本打算让毛主席留守苏区,但这是出于对毛主席影响力的忌惮。毛主席总是提出与博古不同的战略,博古担心他会与自己在领导上产生冲突,因此安排毛主席留在苏区,博古没料到,毛主席的战略眼光和实际领导能力才是红军未来胜利的关键。

张学良

在这绝望的时刻,红军不得不做出艰难决定:战略转移,开始长征。红军将突破敌人的围堵,走向未知的命运。彭德怀回忆道:“这场战斗关乎每一个人的生死。”最初的困难来自敌军的疯狂追击。蒋介石早有预谋,集结几十万大军步步紧逼。

湘江战役成为了中央红军的转折点。战斗中,红军失去了唯一的一台大功率电台,这意味着与共产国际的联系被完全中断。为了重新与国际共产主义阵营取得联系,中共中央决定派遣一名长期从事地下工作的同志前往上海联络地下党组织,由于蒋介石的严密封锁和上海敌特的监视,这次行动最终以失败告终。

杨虎城

湘江战役的惨败给红军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中央红军的总兵力由八万人锐减至三万人,王明的军事路线引发了红军内部广泛的不满,许多干部和战士对王明的指挥能力产生质疑,纷纷提出要改变领导。

湘江一战之后几乎将红军逼入绝境。尽管如此红军没有放弃,他们拼死抵抗,靠着坚定信念勉强支撑。长征途中红军面临着空前的物资短缺和恶劣的自然环境。几乎没有补给,战士们常常饿肚子、忍受疾病侵袭。在草地和雪山间,许多人因体力不支和饥饿倒下。但红军战士仍旧不言放弃,活下去成为唯一的目标。

杨虎城

毛主席的领导成了这场生死之战的关键。他提出“敌进我退,敌退我追”的游击战术,灵活机动,避其锋芒,耗尽敌军的力量。当红军遭遇赤水河的敌人围困时,毛主席果断决定渡河避敌,成功躲开了敌人的重兵包围。

这段艰苦的旅程持续了两年,长征总行程达25000里,经过600多场战斗,红军攻占700多座县城,打破敌军封锁。红军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展现了不可想象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正如张学良所言:“如果换了别人领导,恐怕走不出1000里。

杨虎城和蒋介石

东征的意义毛主席心里早有算盘。虽然红军刚经历长征,力量尚未恢复,但这时的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抗日的呼声愈发高涨。毛主席深知红军的出征是为了赢得民心展示红军支持抗战的决心。

“我们必须打出声势,展现我们的力量。”毛主席强调,只有主动出击,走向敌人占领的东部,才能真正激励人民,争取全国支持。民众渴望看到一支坚强的力量,红军的东征,就是要回应这一期望。

张学良和傅作义

当时前方有阎锡山的压力,后方有张学良的牵制,但毛主席早已心中有数。他决心利用东征来壮大红军,补充物资,扩大影响。即便黄河难以稳住,东征的战略意义依然巨大——扩大军队,吸引支持,给敌人以打击。

“我们要在发展中求稳固。”毛主席一语道破关键。红军渡黄河是为了突袭敌人,更为了借机吸纳资源,壮大自己。通过这一行动,红军能够补给、集结,还能引发更广泛的抗日支持。

张学良和蒋介石

红军高层将领们在毛主席的指引下迅速调整了策略。叶剑英终于明白,稳步前进并非唯一选择,反而应该通过扩展力量来稳固胜利。而彭德怀则亲自带队检查渡河的准备,做好充分的战斗准备。

1936年2月20日,红军正式开始东征。毛主席和彭德怀指挥下的红军,经过75天的战斗,成功打破了敌人的防线,缴获大量物资,进一步扩大了红军力量。最重要的是,这场东征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进一步凝聚了全民族的抗战力量。5月5日为了推动全国抗日统一,毛主席宣布结束东征。这场东征让红军大大增强了实力,也让全国看到了抗日的希望。

张学良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最为复杂且艰难的一场,但毛主席凭借超凡的战略眼光,让这场战斗最终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毛主席深知战争是战场上的拼搏,在这场关乎全局的战斗中,他没有每时每刻都亲自指挥,而是给予前线指挥员充足的自主权。只要大方向不偏,指挥员可以根据战场形势灵活调整策略。

毛主席对人才的眼光也是无与伦比。在井冈山时,他就看中了罗荣桓的独特才能。罗荣桓为人朴实,处事周到,能亲自冲锋在前,撤退时也总是留在最后掩护。行军时,他帮助病号扛枪,宿营时不忘检查士兵们的休息情况。毛主席看中了他的这种务实精神,并将他调到了另一位脾气刚烈的军长手下。罗荣桓凭着周到的作风,最终赢得了这位军长的敬重,成为了部队中的中流砥柱。

毛泽东、周恩来在延安

毛主席从不拘泥于形式,他的领导是指挥作战那么简单。正如米勒所说:“真正的领导者,是指引方向的人。”毛主席的伟大,在于他总能从宏观上把握局势,带领人民走出困境。他深知每一项决策背后的意义,始终把国家和人民的未来放在心头。他没有为个人权力而战,而是为了一个更光明的中国。

在张学良的佩服名单中,除了毛主席还有一位人物不可忽视,那就是周总理。张学良与周总理的结识源于西安事变。初见周总理时张学良便被其坦率和睿智所打动。周总理直言不讳、言辞犀利,给人一种极大的信任感。对于张学良来说,周总理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更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

南汉宸

西安事变后的事态发展却让张学良的心情变得复杂。尽管蒋介石表面上答应让张学良“相送”,但在最后一刻,蒋介石却变得冷淡而狡猾,试图让张学良成为替罪羊。张学良虽然心存疑虑,但因为江湖义气,还是决定去机场“负荆请罪”,周总理却立即察觉了不对劲,迅速安排车队赶往机场,但为时已晚——张学良的飞机已经起飞了。

这次失误使得张学良最终未能逃避软禁的命运。几十年后虽然张学良尝试以“负荆请罪”的态度来解决问题,但他依然难逃被软禁的命运。在这一过程中张学良意识到,自己的命运早已被历史的洪流所改变,许多事情是无法再回头的。

汪锋

1991年对张学良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年份。在这一年这位对20世纪初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物,终于结束了长达数十年的幽禁生活,获得了自由,并离开了台湾,前往美国。

张学良的到来自然引起了美国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不久之后他接受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采访邀请。对于长年遭受幽闭生活的张学良而言,这是一次倾诉心声的好机会。

刘鼎

在接受采访中,除了著名的“西安事变”外,张学良谈到了他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深刻感慨以及对毛主席的敬仰。他多次强调毛主席的领导才能和个人魅力:“毛主席这人,有他的能力,有领导权呀,这个人很厉害。他天生就是能领导人!”

张学良的言语中,流露出对毛主席深厚的钦佩之情,也表现了他个人的风度和幽默。他的话语亲切而温和,幽默而风趣,给听者一种春风和煦的感觉,仿佛是在一个美好午后,与村头大树下的那位和蔼可亲的老人亲切交谈。

张学良

晚年张学良有过一段反思的时光。曾有朋友和邓颖超夫妇亲自写信给他,劝他回家乡看看。然而张学良深知时机尚未成熟。他回应道:“我不是不想回家,而是时机未到。我的身份特殊,一旦有所动作,必然牵扯到大陆和台湾两岸的敏感问题。动静太大,不值得。

即便如此张学良终未能如愿。2001年10月14日,张学良在美国夏威夷安详辞世,身边围绕着亲人。这一场漫长而曲折的人生旅程,终于迎来了平静的结局。对于张学良而言,这或许是一个“不错”的结局,然而对于中国历史的书写,西安事变和他的一生依然深深镌刻在时代的印记中。

毛主席

正是因为毛主席的超凡智慧和深远眼光,中国才能在风雨中迎来曙光。他的每一个决策,都是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在中国共产党最危险的时刻,毛主席挺身而出,扭转乾坤,带领中国走向胜利。

参考资料:《张学良口述历史(访谈实录)》当代中国出版社《世纪行过:张学良传》中国新闻网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