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任德黑兰市长的艾哈迈迪-内贾德
2003年4月,艾哈迈迪-内贾德作为德黑兰新任市长,立即着手解决这座城市面临的多个紧迫问题。他首先关注的是德黑兰糟糕的交通状况。这个城市以其交通拥堵闻名,对此,内贾德他引入了更多的公交车,并扩展了公交车的运营时间,以减少市中心的车辆压力。为了优化道路使用,他还实行了单双号限行制度,这一措施在工作日尤为显著,大幅减少了中心区域的车辆数量。
同时,德黑兰的公共交通系统也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升级。内贾德督促增加地铁列车的频率,并扩展了一些繁忙线路的服务时间至晚间,特别是连接商业区和居住区的线路。
在物价控制方面,内贾德面对日益上涨的物价和市民的生活压力,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他通过调控市场和加强监管,尤其是对基本生活物资如食品和燃料进行价格干预,确保这些必需品的价格不会无序飙升。市政府还特别关注了低收入家庭,通过补贴计划确保他们能够以合理的价格获得基本生活物资。
内贾德还倡导了一个农产品直销项目,该项目旨在建立农民和消费者之间的直接联系,通过减少中间环节来降低食品价格,同时保证农民的收益。
这种对民生深入的关注和有效的管理,使他在市民中的威望急剧上升,为他后续进入更高层次的政治舞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石。
朴实亲民的形象与总统竞选
内贾德以朴素的形象和亲民的作风赢得了伊朗社会下层广泛的支持。他在公众场合通常身穿简洁的夹克和普通鞋子,几乎没有任何奢华的装饰,这与许多政治人物的着装形成了鲜明对比。在与民众交流时,他倾向于使用简练直白的语言,并经常引用宗教经典来阐释自己的政策主张。
在2005年的总统竞选期间,内贾德提出了多项针对贫困人口的承诺。他重点谈到了增加低收入人群的经济援助、改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以及确保教育和医疗的可及性。他还提议推动全国范围内的住房计划,为无房者提供经济实惠的住房。他在竞选集会上反复强调政府需要优先关注那些被社会边缘化的群体。
竞选期间,内贾德的团队深入城市的贫民区和乡村,通过小型座谈会和社区活动,直接与选民互动。他们派发宣传单,详细说明他提出的各项政策,并鼓励人们提问或提出建议。
2005年6月,总统选举的最终结果揭晓,内贾德以显著的票数优势胜出。这一结果在伊朗国内引发了广泛讨论。许多人认为,他能够胜出的关键在于他成功赢得了社会底层的大量选票。选举胜利后,他立刻开始准备上任,并着手组建自己的内阁团队。2005年8月,内贾德正式就职。
二次总统竞选与连任争议
2009年6月的伊朗总统大选结果宣布后,内贾德以62.63%的得票率再次当选。然而,选举结果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强烈反应。反对派领袖穆萨维及其支持者对计票过程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选举存在大规模的舞弊行为,尤其是在一些选区,投票率竟然超过了登记选民的人数。穆萨维及多名反对派政要迅速向媒体发表声明,要求对选举结果进行彻底调查,并呼吁重新计票。
很快,大选争议蔓延到了街头。反对派支持者通过网络和社交媒体组织抗议活动,尤其是在德黑兰和其他主要城市。大规模的示威活动很快在德黑兰的主要街道上展开,数以万计的抗议者举着标语,高喊反对内贾德连任的口号。
与此同时,政府迅速采取措施平息局势。警方在街头设置路障,试图阻止人群向市中心汇集。防暴警察和巴斯基民兵被部署到抗议热点地区,试图控制局势。几场冲突中,警察使用催泪弹和警棍驱散人群,导致多人受伤和被捕。
7月,内贾德的就职仪式如期举行,但争议和抗议仍在继续。仪式当天,多个反对派团体呼吁支持者继续上街表达不满。议会外聚集了数百名示威者,他们高喊口号,要求公平的选举,同时指责现政府操控选票。在议会的另一侧,数百名防暴警察和民兵严阵以待,与示威者形成对峙。
在议会内,仪式如常进行,但多个重要的伊朗政要选择了缺席。前总统哈塔米和拉夫桑贾尼等知名人物公开表示不会出席这一有争议的仪式,仪式通过伊朗国营电视台进行了全程直播,内贾德在宣誓中表示,他将继续“维护伊斯兰教义、宪法和革命体制”。
核政策与外交立场
在内贾德的总统任期内,核政策成为伊朗政府最核心的议题之一。在他上任初期,伊朗核计划受到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面对外界的质疑和制裁威胁,内贾德表现出强硬的态度。他坚定地支持核技术的发展,并强调这是伊朗的合法权利,特别是在和平利用核能的领域。
2006年,伊朗官方宣布成功完成铀浓缩,这一消息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震动。从技术上讲,这标志着伊朗已经掌握了核技术的核心步骤,能够实现从无核到有核的跃升。这一进展在国内被视为科技的胜利,但也让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和欧洲国家,感到深深的不安。
在美国及其盟国看来,伊朗的核计划可能会导致地区安全的失衡。美国政府迅速联合国际原子能机构和联合国安理会施压,要求伊朗停止铀浓缩活动,并威胁实施更严厉的经济制裁。面对这种压力,内贾德政府选择公开对抗。他指示外交团队拒绝暂停核活动的要求,同时通过各种国际场合为伊朗的核计划辩护。
内贾德在联合国大会上的多次发言成为国际媒体关注的焦点。在一次发言中,他指责美国和西方国家双重标准,指出它们自身拥有庞大的核武库,却试图剥夺其他国家发展核技术的权利。他特别提到,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干预,像对伊拉克的入侵和对阿富汗的轰炸,不仅造成了大量无辜平民的伤亡,也进一步加剧了地区的不稳定。
在美国的领导下,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一系列制裁决议,试图通过经济手段迫使伊朗停止核活动。这些制裁涵盖了金融、能源和科技领域,对伊朗经济造成了显著的压力。然而,内贾德政府不仅没有退缩,反而加快了核技术的研发步伐。他在公开场合多次表示,制裁只会让伊朗更加团结,并促使其加速实现技术独立。
内贾德的核政策为他赢得了国内强硬派和部分民众的支持,他们认为他在面对国际压力时维护了伊朗的尊严。然而,这一政策也引发了一些温和派人士和经济学家的担忧。他们指出,长期的国际孤立和经济制裁可能会给国家带来深远的负面影响。
政治斗争与家族的保护
在内贾德的第二个总统任期中,他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之间的分歧逐渐公开化,成为伊朗政坛的主要矛盾之一。两人围绕权力分配、政策方向等问题不断产生冲突。哈梅内伊希望保持最高领袖对国家政治的全面掌控,而内贾德则试图扩大总统的影响力,将更多政策执行权掌握在自己的团队手中。
内贾德试图提拔自己的亲信,包括将前副总统马沙伊提名为副总统职位。然而,这一举动遭到了哈梅内伊的公开反对,他认为马沙伊在宗教和意识形态上与革命体制的核心价值观存在分歧。最终,马沙伊被迫辞职,这被视为内贾德的一次重大挫败。
2013年总统选举前夕,内贾德原本有意继续影响政治进程。他一度考虑推举亲信参选,甚至暗示自己可能寻求连任。然而,由于与哈梅内伊的矛盾持续升级,内贾德在巨大压力下不得不选择退出。
尽管内贾德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打击,他的家族却在这场风暴中保持了相对的安全。他采取了一系列联姻策略,为家人谋求庇护。他的大儿子迈赫迪与前副总统马沙伊的女儿联姻,通过马沙伊家族在军方的影响力为内贾德家族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护。
与此同时,内贾德的女儿嫁入了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喀什迪家族。喀什迪家族在伊朗政商两界都颇具声望,其成员与多个派系保持良好关系。
小儿子阿里则在内贾德的安排下,早早拜入了一位军方实权人物的门下。这位将领在伊斯兰革命卫队中地位显赫,甚至连哈梅内伊也对其礼遇有加。通过这样的安排,阿里得以在军方迅速站稳脚跟,确保了家族的另一层保护网。
这些联姻和安排虽然看似个人选择,但实际上在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下起到了稳定家族安全的关键作用。尽管内贾德个人在政治斗争中几近失势,但他的家族成员却因这些深思熟虑的安排得以继续保持影响力。
参考资料:[1]李少霞,冯士琳.内贾德执政以来的伊朗与美国关系[J].魅力中国,2010(26):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