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宝玲的军旅生涯
景宝玲女士的军旅生活开始于她二十岁时,在国家的号召下,她决定投身到更为广阔的舞台——军队。由于其背景和技能,景宝玲被安排进入了医疗队,开始了作为军医的职业生涯。在紧张严峻的环境中,她很快在部队中脱颖而出,被提拔为排级护士长。
作为排级护士长,景宝玲负责指导和管理她的医疗小组,确保每一位受伤的士兵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她与部队共同南征北战,从华北到华南,每到一处,她都要快速适应当地的环境和气候条件,以保证医疗工作的连续性和效率。
入伍后,虽然战事紧张,她仍然努力抽时间给家里写信,每封信都会详细讲述自己的近况。信里有时候会写她在部队的日常,比如照顾伤员、跟战友们一起完成任务,也会关心家里的情况,问问父母的身体如何,家里的农活是否顺利,弟弟妹妹的学习是否需要帮助。
家里每次收到景宝玲的信,父亲都会把信念给全家听。念完以后,母亲常常会叮嘱父亲回信里要带上她的话,比如提醒女儿注意身体,不要太累,别总是惦记家里,部队的事情更重要。父亲则总会用笔记下,认真回复,告诉她家里一切都好,不用挂心。
这种书信往来的习惯维持了很久。每当有战斗任务结束,景宝玲都会在稍微安定下来时,第一时间拿起笔写信。有一次她在信中提到,刚刚处理了一个严重的伤员,忙到深夜才得空休息。弟弟在回信时问她累不累,提醒她要记得吃饭。
1955年初,家里突然好久没有收到景宝玲的信。母亲一开始以为是部队任务繁重,女儿可能暂时顾不上写信。父亲却有些担心,便主动去打听是否有其他途径了解部队的情况,但因为通讯不发达,信息传递也很受限,他们始终没有收到任何消息。弟弟每天都会问母亲,有没有新的信件到来。
长时间的音信全无让家人逐渐意识到可能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他们仍然抱有一丝希望,希望景宝玲只是因为任务过于紧张才没能写信回来。然而这份希望并没有持续多久,直到1955年5月,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来到家中,送来了一份《烈士证书》。家人们在看到这份证书的那一刻,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信件会断绝。
寻找烈士遗迹的艰难旅程
景家在收到烈士证书后,虽然确认了景宝玲的牺牲,但对她的具体情况始终一无所知。由于当时的通讯技术落后,战士牺牲后的信息大多由部队直接处理,家属们能了解到的非常有限。景家人多次试图打听景宝玲最后跟随部队的地点,但要么没有明确答复,要么得到的线索模糊不清。
后来,南京市的相关工作人员得知了景宝玲烈士的事情,试图帮助寻找更详细的信息。雨花台区的档案馆里存放了大量烈士的资料,他们专门整理出与景姓相关的文件,一份份查阅,期望能找到景宝玲的下落。然而,那个年代的档案记录多以纸质为主,加上当时战况频繁、转移频繁,许多重要信息缺失,最终也没有找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时间一天天过去,景家人只能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每年清明节和节日的时候,家里都会在堂屋里摆上香案,给景宝玲的照片点香祭拜,尽管不知道她长眠何处,但家人始终记得她的付出和牺牲。弟弟成家后,还经常给自己的孩子讲姑姑的故事,让他们知道,家里曾经有一位为了国家而献身的英雄。
多年以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景宝玲的侄女在八一建军节那天,通过微信发了一条朋友圈,内容很简单:“今天是八一建军节,纪念一下我亲爱的姑姑景宝玲女士。”朋友圈发出后,很多朋友纷纷留言点赞,还有人问起景宝玲的故事,侄女一一回应。一天晚上,一个熟人通过私信联系侄女,说自己在今日头条的公益项目上看到了一条与“景宝玲”有关的信息。
这条公益项目的消息是漯河市烈士陵园发布的,内容是“寻找景宝玲烈士的家人”。侄女连忙把这个消息转发到家族群里,大家立刻激动了起来,纷纷讨论要尽快核实这条信息的真实性。侄女随后按照公益项目的联系方式打去了电话,对方核实了烈士的名字和相关信息后,告诉他们,这位景宝玲烈士的确埋葬在漯河市烈士陵园中。
景家探访烈士墓与未竟的约定
景家人从南京赶往漯河,为了能尽快找到景宝玲的埋葬之地,他们天刚亮就出发了。一路上,车里很安静,家人们虽然说不上话,但彼此的心意都很明确——终于有机会为她扫墓,为她的英灵尽一点心意。经过七个小时的车程,他们到达漯河市烈士陵园。
在陵园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景家人找到了景宝玲的墓碑。墓碑上刻着她的名字和牺牲的年代,简单却清晰。弟弟站在墓碑前,久久没有说话,随即跪了下来,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他双手抚摸着墓碑上的字,嘴里低声念叨着姐姐的名字,声音哽咽不清。
陵园主任站在旁边,轻声告诉他们,烈士的一位老战友常年过来看望她,这位老战友名叫张辉,是一名退伍军人。主任介绍说,这位张辉老人几乎每年都会来陵园,尤其是清明节和八一建军节,带着简单的祭品,静静地站在景宝玲的墓前,有时候一站就是很久。
听到这段话后,景家人既惊讶又感慨。他们请主任详细讲述张辉和景宝玲的故事。主任解释说,张辉曾经是景宝玲的战友,两人在部队共同服役时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张辉所在的部队曾经和景宝玲的医疗队在一次战役中同时驻扎。当时,张辉在战斗中负了伤,被送到后方医院治疗,而景宝玲正是这家医院的护士长。
据主任讲述,张辉受伤后情况不轻,需要长期治疗,期间正是景宝玲负责他的护理。二人在相处中逐渐熟络,很快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张辉提到,景宝玲的坚毅性格和对工作的认真态度,深深地吸引了他。
虽然两人确立了恋爱关系,但那个年代的特殊环境并不允许他们有太多的私人时间。张辉后来伤愈,返回了部队,但两人约定,等战争结束后,他会回到南京迎娶景宝玲。这个承诺一直支撑着张辉,让他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战役后的寻找与64年的守护
战役结束后,张辉在部队整顿中得知,医疗队已经解散,所有医护人员被安排返乡或调往其他地方。他没有等到景宝玲的信,心里盘算着她可能已经回到了南京老家。于是,他立即向部队提交了休假申请,动身前往南京。他带上了几件简单的礼物,想着要亲自向景家提亲,把这份约定变成现实,结果还没等到南京,半路上他接到景宝玲牺牲的消息。
张辉随后返回了部队,但对景宝玲的牵挂并没有因此停止。他通过战友和部队关系,努力追查她的安葬地。他得知很多牺牲的战士因为战况紧急,被就地安葬在战斗所在地的烈士陵园。张辉决定专门前往景宝玲最后参与战斗的地方,希望能找到她的墓地。
在那片战火曾经燃烧的地方,他终于在一座烈士陵园里找到了景宝玲的墓碑。墓碑上刻着她的名字,旁边还有简单的记录:她在剿匪任务中英勇牺牲,安葬于此。张辉站在墓碑前,久久没有挪动脚步。
张辉试图联系景家,将他找到景宝玲墓地的消息告诉他们。他写了好几封信,邮寄到南京,但由于景家已经搬家,所有的信件都被退回。他找不到新的联系方式,也没法再联络景宝玲的家人。从那时起,他决定用另一种方式守护这段感情。他每年都会抽时间回到这座烈士陵园,带上一束鲜花,静静地站在墓碑前。
64年的时间里,张辉的生活经历了很多变化,但无论是在哪个阶段,他都始终坚持这个习惯。他的身影在陵园里成了常见的存在,工作人员都知道这位老战友的故事。每年清明节和八一建军节,张辉都会如约而至。他会整理墓碑上的尘土,将带来的花放好,然后站在那里很久,像是在用无声的方式守护这段记忆。
参考资料:[1]吕巍,马琳.烈士陵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工作发展对策研究[J].幸福生活指南,2023(30):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