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写漂亮,结构是关键!
写好结构,突出主笔就是关键中的关键。
为什么主笔对于结构有这么大的作用?
主笔相当于一堆笔画中的老大,主笔一旦确定,其他笔画就只能为它服务。
所以这个字才会有凝聚力。
有同学问,为什么他的字结构散?
问题就是出在主笔上。
一种情况就是没有主笔,或者有主笔,但主笔不突出。
其实主笔不突出,和没有主笔差不多。
主笔不突出,相当于一堆笔画中,你看不出哪位是领导,到底谁服务谁?
笔画像一堆散沙一样,结构不散才怪?
还要纠正一个问题。
很多同学找主笔,喜欢从位置上去找。
比如以为主笔一定在中心位置。
这不对!
这是没弄清主笔的底层逻辑,乱定主笔。不懂的同学可以看看我的上一篇文章。
关于对主笔的定义,我喜欢蔡邕这句话。
势来不可挡,势去不可遏。
谁来担当这个重任?肯定是主笔。
主笔的外部特征一定是舒展的,不憋屈的。
只有舒展,才能“势不可挡”。只有舒展才能“势去不可遏”。
举个例子,王羲之写的这个“茂”字。
哪个笔画在舒展?哪个笔画能发挥出“势来不可挡”?
肯定是最长的那笔“戈钩”是主笔。
一旦确定戈钩是主笔,其他笔画就只能做收缩,否则就会抢了老大的风头。
谁能做主笔?怎么突出主笔?技巧就在一收一放中。
比如,同样是笔画“撇”,我舒展它,就是在突出它,让它做主笔。
目的是把这个字的气势舒张出来。
但是我如果收缩它,就不是在突出它,不让它做主笔,不让它抢主笔的风头。
比如王羲之这个“春”字。“撇”写得很舒张,这就是主笔。
王羲之用长长的一“撇”彻底把这个字的“势来不可挡”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就是突出主笔的作用。
有的同学如果不突出这一“撇”的主笔舒展度,写得平平常常。与“捺”笔分不出谁是主笔,那这个字的动态感就会差很多,结构死板。
所以是不是主笔的技巧就是,看你是放它(舒张它),还是收缩它。
越放它,就是在突出主笔。那么结构中,一放一收对比越明显,行书结构就越漂亮。
比如上图那个“春”字,一“撇”放得越开,其他笔画收缩得越厉害。因为方格就那么大,“撇”展开了,其他笔画肯定收紧。
一放一收,对比明显,这个行书“春”就写漂亮了。
结束语:
很多同学被主笔是谁,弄得焦头烂额。
比如“撇”在这个字中是主笔,在另一个字中又不是了,有的主笔并不在这个字的中心位置……
越学越乱。
其实你是忘记了主笔的初衷,就是用来发挥“势来不可挡,势去不可遏”的。
你懂得了这个道理,很容易找到这个字中很舒张的笔画,它就是主笔。
然后你再突出它,让它更舒张,与其他收缩的笔画形成鲜明的收放对比,这个字就好看了。
结构,你只要解决好主笔问题,其他笔画迎刃而解。
本文原创来自作者的公众号:毛笔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