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打补丁,更应该制度化-晚清裱糊匠竭力延续国运|失败学

大卫的平行宇宙 2024-04-05 20:52:06

一.小小疑问

不知道小伙伴儿是否为类似的疑问所困扰? 即:已经制定了终极目标,那……是规划一个具体且灵活的计划,还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

我是大卫的平行宇宙,欢迎关注!

二.现实困境

事实上,只要经历过以下这些令人伤脑筋的场景,小伙伴儿都会对这个疑问感同身受。

明明已经决定要去减肥,可总选择短期的节食或突击锻炼,然后换一种姿势再来一次;却不愿意调整饮食习惯和建立长期的运动计划。

十分清楚知道拖延有害,但只是使用诸如设置截止日期、提醒工具等临时方法来对抗拖延;而不愿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习惯。

面对工作压力,盲目地选择加班来赶工;而不是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或者寻求上级支持来减轻压力。

三.历史遗产

残唐五代用【孔谦主导下,后唐的奇葩财政|闲话残唐五代】这段毋庸置疑的史实,沉淀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恰好可以回答这个疑问。

这个宝贵的非遗就是:【一味打补丁而非规范化,不是成功的捷径而是陷阱】!

后人应该能够学以致用……吧?

我是大卫的平行宇宙,欢迎关注!

四.平行宇宙

好奇心爆棚的小伙伴儿可能会有疑问:要是不按刚刚总结的干货去处理,会发生什么? 并不需要去平行宇宙寻觅,现实中就有人重蹈覆辙!

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裱糊匠

孔谦虽然算是裱糊匠,但由于他以及他所处的五代实在没有什么存在感,所以,不妨替另一个名气大得多的裱糊匠吧。

只要不是九漏鱼,都清楚说这话的就是“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一等肃毅侯·东方俾斯麦·中兴四臣之一·晚清裱糊匠”李鸿章先生。

相对于除了对残唐五代感兴趣的小伙伴儿,几乎没多少人知道的孔谦,李鸿章的知名度就高多了。无论是否了解晚清历史,没有哪个国人对这个名字一无所知!

究其原因,一方面有远小近大的因素起作用;另一方面也是李鸿章在历史中起到的作用远大于孔谦。 既然都是四处打补丁的裱糊匠,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

与孔谦类似,李鸿章的上位也不乏阴谋诡计与办公室政治。 甚至,由于力面临的大环境更加恶劣,有些时候,李鸿章甚至使用了比孔谦更加极端的手段——比如令人不齿的杭州杀降。

但两人的不同其实从底层认知上就已经注定了。 李鸿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知道自己不知道!而孔谦则一直没弄明白:自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李鸿章治标不治本

身处于“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李鸿章,是处在一个更加恶劣的环境中,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几乎没有回天之力。 但作为那个时代的有志之士,李鸿章又无法眼睁睁地看着清廷就那么倒下去,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四处打补丁,靠着各种势力之间的矛盾勉强维持住已经糜烂的局面。

具体到国内,李鸿章可资利用的矛盾着实不少:

满汉矛盾;

央地矛盾;

塞防与海防的矛盾;

甚至同为中兴四臣,彼此之间的矛盾也绝不算少。

而在国际,同样有大把的矛盾等着李鸿章去开发:

老牌强国(英、法)和新兴国家(美、日)的矛盾;

欧洲列强内部的矛盾;

原本附庸国(朝、越)内部亲华派和西方派之间的矛盾。

但,大清羸弱的国力决定了,在这些次要矛盾之间纵横捭阖,只能算是打补丁——如此,结果只会是治标不治本。

至于治本? 说简单也真的简单——开发民智,强军富国。 可说难也是真的难——解放思想,积极西化。哪个也不是李鸿章能够搞掂的事情。 可问题在于这个主要矛盾不是彼时李鸿章能够抓得住的。 既然治本的事儿已经超出李鸿章的能力圈,他也只好无奈地选择“相信后人的智慧”了。

作为对比,孔谦则是无意识的

相较于李鸿章,孔谦其实并没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极度危险——短期的损人利己的确为自己带来高官厚禄;但长期呢?是在加速自己悲剧命运的进度。

但,正因为他对此一无所知,所以做起事来肆无忌惮,唯恐没达到老板的期望。 真是无知者无畏啊!

裱糊匠的救亡图存

在李鸿章心中,应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方略大致如下: 通过外交赢得缓冲时间;利用缓冲时间整顿内政,增强国力。

前者的代表作是对日外交;后者的代表作是洋务运动。

对日外交

随着两国国力的此消彼长,李鸿章对日外交也经历了联日到抗日的过程。

**第一阶段:积极联日]] 两国均处于儒家文化圈,天然存在诸多共同之处。这就让相对“知日”的李鸿章将日本是为一个可以拉拢的潜在盟友。

再考虑到彼时日本国力同样羸弱,正好可以抱团取暖,而不至于将来客大欺店。

当然,哪怕是在这个阶段,日本也还是给了李鸿章一点小小的东瀛震撼。 1874年,日本侵台。 尽管这一事件最终通过外交途径得到解决,但它也暴露了日本对外扩张的意图。 这让李鸿章认识到日本在地理上与中国接近,且国力逐渐强盛,已经从过往的跟班成长为与自己相俦的竞争对手。因此,他的“联日”思想一度动摇。

但最终,考虑到西方列强实在过于强大,李鸿章依然希望与日本建立更为友好和合作的关系。

第二阶段:以外交平衡日本的威胁 随着日本国力急剧提升,两个的实力对比迅速向有利于日方一侧倾斜。 李鸿章虽然还打着联日的念头,但已经注意到来自日本的威胁。至于对策,当然是裱糊匠的老三样,打补丁喽——他试图通过外交手段予以平衡。

第三阶段:积极防御 已经发现两国之间的差距颇为巨大,竭力避免与日本直接冲突,实施积极防御政策,同时主动加强自身的实力。 这一次,使用的手段的确不是打补丁。

但——为什么要说但——在晚清,不管你怎么绕路,最终都会回到打补丁上来,衰败的帝国已经不可能接受第二种路线了。 想来,你已经知道李鸿章采取的措施是什么了。对,就是改革不彻底的洋务运动——具体内容会在下一节详述。

第四阶段:战败,签条约吧 看到大清的改革中道崩殂,以日本人的心性怎么可能放过这种天赐良机——西方列强多难打,还是大清这个软柿子好捏!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都混儒家文化圈,日本人也是懂这个道理的!

于是,甲午海战爆发。

甲午海战与马关条约

实力对比 得益于洋务运动,大清的海军一度冲到世界第八的高位——钞能力也是超能力嘛!

但是,受制于朝廷的大气候,太后要用钱的地方多了去了! 你一个汉人大臣,怎么能只顾着加强自己的军力?是不是没把老佛爷放在第一位?难不成你有谋朝篡位的野心?

所以,军费什么的,早早就入不敷出了。这就让北洋水师的装备已在数年之前就止步不前。

简言之,原本“优势在我”的大舰巨炮优势早已荡然无存!

北洋舰队的核心是两艘萨克森级铁甲舰(定远、镇远)。这种巨型战舰的主要武器是两座双联装305炮台。四门巨炮在同时向正面输出火力时才能发挥其威力。 海战中,清军将两艘巨舰布置在最前方,按雁形阵迎击日军以发挥舰首大口径火炮的优势。同时定、镇两舰凭借其坚固装甲掩护其他弱舰。然而这两艘铁甲舰的航速很慢,机动性处于明显劣势。

反感日本,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巡洋舰的高航速和强火力。 日军的四条快速巡洋舰(吉野、浪速、秋津洲、高千穗)的侧舷炮火力是令人发指的。 正是因为其侧舷炮火力的优势,日军才以横队迎战,使得发射率和命中率大大提高。

战斗没有太大的悬念,日军很快取得了胜利。 嗯……钞能力还真不是超能力啊!

战后,李鸿章复盘 对于战败,李鸿章必须复盘,他的检讨书大致如下:

十年以来,文娱武嬉,酿成此变。平日讲求武备,辄以铺张糜费为疑,至以购械、购船,县为厉禁。一旦有事,明知兵力不敌而淆于群哄,轻于一掷,遂至一发不复收。

话里话外,自然有李鸿章为自己开脱的地方。但,说到的又有哪些不是事实呢?

洋务运动

甲午海战的失败意味着晚清的洋务运动完败于日本的明治维新。 必须强调一下,这两次救亡图存发生于同一时期——毕竟都是要对抗西方列强殖民亚洲的行动,可不就脚前脚后地发起了变法嘛。

运动溯源

经历过两次失败的鸦片战争,清廷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洋大人的武器就是好”!

不想躺平的晚清官僚自然要把目光投注到西方……打不过就加入,这没什么丢人的。

于是,他们找来魏源的【海国图志】与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发现满页写的都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和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既然大师们指出了光明的前景和最优的路线,那就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自1861年至1895年,持续30余年,以师夷长技以自强和师夷长技以求富的洋务运动就此发轫。

运动内容

大规模工业化,具体为军工先行;

引进西方科技与著作;

外派留学生;

学习现代公司体制;

等等。

作为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手握淮军的李鸿章自然把工作重点放到了军工之上。 在李鸿章的主持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轮船招商局等一批大型近代化军事工业相继问世。 不数年,我大清就已经具备了铸铁、炼钢以及生产各种军工产品的能力。

一个经典的场景: 十三行商人的潘仕成于1843年成功仿造出美国水雷,立即被称为:

武器甚好,非夷人之巧心莫能制造,非洋商(指十三行商)之厚力亦莫能仿成。

得益于此,再叠加钞能力的BUFF,北洋水师这个李鸿章引以为傲、依为靠山国之重器终于成型,其纸面排名(第八)大幅领先日本海军(十六)。 这,才是李鸿章拿来实施积极防御的本钱。只是,面对波诡云谲的国际形势与急速膨胀的日本海军,李鸿章悲哀地发现:自己的本钱似乎不太够!

现在的问题是:

运动败因

简单总结一下,败因可以归纳为两点,即:洋务运动的本质为官督商办,以及硬件可以仿制但配套的软件却没办法抄作业。

既然官督商办,那么,想成事儿就得指望帝国末年的官僚老爷们个个都是海瑞再世。 对此,广大人民异口同声:我还是更愿意相信猪能上树。 不出意料,无数双手都伸向各大工厂这块肥肉。 这要是能实现富国强兵的梦可就奇哉怪也了!当然,退一步的话,实现官僚老爷们的小目标可就不在话下了!

不能抄软件的作业,这事儿有点违反直觉。不就是全盘西化嘛,哪有那么难! 回想一下洋务运动的思想源头是什么? 导师冯桂芬早在1861年不就认为应该“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嘛。 到了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4月,南溪赘叟于【万国公报】发表【救时策】,首次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概念。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怎么可能全盘西化?我们八旗贵族,学学西方人的奇技淫巧也就罢了;至于制度、体系、思想?还得是我们的老玩意儿正宗!

而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著作【全球通史】中明确指出:

洋务运动的失败是注定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

而当时大量的守旧派的存在,必然阻止洋务运动的全全盘西化。 这就造成整个运动都是在不停地为帝国的创伤打补丁,而不可能从根本上制度化。 因而,洋务运动注定失败。

临时工补了正式工的缺

1870年,李鸿章出任北洋通商大臣后,清廷几乎将所有外交事务都交由人在天津的李鸿章处理。 这里就得强调一下,早在1861年3月11日,清廷就已经设置了首个外交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负责掌管对外事务。

显然,彼时的清廷认为——或者无奈地接受——能人打补丁的效果要好于制度化! ……嗯,这种做法,最好的结果无非是能人搞掂一切,然而,谁能无死?最终,又要如何逃脱人亡政息的结局? 至于不那么好的结果?无论是后唐还是晚清,不都已经用血淋淋的事实展现过了吗?

众所周知,在1870年代,清廷本就积弱,李鸿章再有才能,也无法打破“射程即正义、孔径即真理”的规律。 外交上的节节失利也就不难预见了!

敲黑板,干货需要多重复! 一味打补丁而非规范化,不是成功的捷径而是陷阱。

One more thing

老有人说人是万物灵长,已经至臻至美了。确实如此吗? 起码,我们的“眼睛”不这么认为。

感光细胞和节细胞没有按照最优方式排序,导致节细胞发出的神经纤维必然汇聚成一束,反穿眼球再绕回大脑。这就让眼球中的对应的那个位置没办法布置感光细胞。 于是,视网膜中有一块区域注定无法感光,这就是传说中的盲点。

事实上,眼睛不过是生物演化过程中,为了解决不断出现的问题时,一次又一次打补丁的产物。 所以,精妙如眼睛,也难免有些小瑕疵。 还能咋地?忍着呗!

吐槽一下: 相较而言,那些低级得多的章鱼,他们的眼睛结构就正常多了,起码不存在人类眼睛的那些奇葩缺陷!

参考资料:

司马光【资治通鉴】

欧阳修【新五代史】

薛居正【旧五代史】

胡三省【通鉴音注】

李鸿章 - 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D%8E%E9%B8%BF%E7%AB%A0/28575)

李鸿章 - 维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D%8E%E9%B4%BB%E7%AB%A0)

洋务运动 - 维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4%8B%E5%8A%A1%E8%BF%90%E5%8A%A8)

洋务运动 - 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4%8B%E5%8A%A1%E8%BF%90%E5%8A%A8/298687?fromModule=disambiguation)

大清海军排名比日本领先,那真的是实力反映吗?(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662011/answer/68464437)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_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AD%A6%E4%B8%BA%E4%BD%93%EF%BC%8C%E8%A5%BF%E5%AD%A6%E4%B8%BA%E7%94%A8/441753)

原来人眼不过是“残次品”,或许章鱼的眼睛才真正出自“上帝之手”? -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32602534)

特别声明: 事实上,当我阅读历史的时候,其实质就是开启了一个平行宇宙;而当你阅读本文的时候,其实质也是进入了一个平行宇宙。在这个平行宇宙中,如果你发现了错误,请及时指出、不吝赐教,那将是你我持续进步的原动力;如果你受到启发,不妨关注、点赞、转发,去激发更多的人。

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特别感谢辛苦制作、上传的网友!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