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粟裕同提反对意见,毛主席为何盛赞粟裕,而把林彪臭骂一顿?

景子淳晨辉说科技 2024-12-06 12:10:16

1948年开春,正值解放战争的关键时候,中央军委却同时收到了两封反对军事部署的电报。

一封是华东野战军副司令粟裕的,一封是东北野战军司令林彪的。

二人在反对什么?

粟裕反对的是:南渡长江。

原来,在1947年6月,蒋介石全面进攻失败后,便采取了重点进攻的方式,对陕北和山东发动了大规模作战行动,这两地的解放军陷入了苦战。

为了缓解这一状况,毛泽东派遣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成功的牵制了国民党军不少兵力。

既然这一招不错,那就接着用。

1948年1月27日,毛泽东给粟裕去电一封,意思只有一个:从华东野战军抽调10万大军,南渡长江,进逼国民党重镇武汉。

结果电报刚发去,就遭到了粟裕的反对。

粟裕,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十大将

为什么反对?

因为时机未到。

一开始,粟裕自己其实也说不上来。他只是在反复看过地图后,心里隐隐有些不安。

难道是害怕了?

粟裕摇摇头,很快将这个想法否定。自打1927年南昌起义后,他从当年的北上抗日先遣队到红军挺进师,再到后来转战苏南、苏北,二十年时间,大小千百战,哪一次不是在敌人重兵的围追堵截之下?哪一次没有牺牲和流血?

抗日先遣队路线图

当年红军挺进师仅有区区500余人,尚有勇气和数十倍于己的国民党军周旋,现在拥兵10万,岂会畏惧“纸老虎”的国民党反动派?

粟裕的不安,更多的是来自于以往的经验教训。

当年的北上抗日先遣队,是一支本来很能打的部队。但是在无后方挺进急行2500多公里,到达目的地皖南时,已经减员二分之一,沿途还有大大小小的数个游击区做补给站尚且如此。

1934年7月,北上抗日先遣队向北出发

这次从华野10万大军从中原出发向闽浙赣边挺进,虽然形势与当年大不相同,但需要转战数省,路程还要比北上抗日先遣队多出整整一倍,照此算下来,伤员估计也不会少于二分之一,沿途又得不到任何补充,就算剩下的部队能成功到达目的地,可那是国民党常年统治的地区,没有一点群众基础,怎么才能在国军的围追堵截下存活下来,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所以,前途如何,粟裕的心里实在一点儿底也没有。

可尽管如此,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南渡长江是中央军委集体作出的决议,他必须立刻行动起来。

粟裕一方面抓紧训练部队,整军备战;另一方面他还是没放下自己的担忧,于是派出小股部队渡江摸查情况,根据搜集而来的情报,认真分析敌我双方情况。

粟裕在阅兵仪式上

一切准备就绪,10万大军渡江在即。

可此时的粟裕,经过40多天的思考和观察,终于意识自己不安的根源。

南渡长江的时机未到。

于是,粟裕向中央发了一封电报,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拒绝南下,涿鹿中原

粟裕是这样考虑的:

此时的中原战局,太岳、华野和刘邓三大兵团鼎足而立,形成了相互策应的掎角之势。而国民党方面集结了6个机动兵团,随时可驰援围攻中的任何一支国民党部队。

1948年,解放军中原三大兵团

这就形成了一种态势:任何一支部队的行动,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直接让中原地区打成一锅粥。

这时,若是让华野抽出10万兵力南渡长江,必然会引起国民党军的强烈反应。华野在中原的力量减弱,必然会让敌人集中兵力围攻,一旦华野被歼灭或者被迫转移,那么三大军团失去一个支柱,很有可能会全盘崩溃。

除此之外,就算华野的10万人南渡长江成功,也很可能无法调动蒋介石将主力南移。

因为此时中原战况正为焦灼,其中的国军四个主力师,不仅都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而且还配备清一色美械装备,是国民党进攻中原的骨干力量,蒋介石断然不会让他们南撤回防。

所以,基于以上两个原因,此时南渡长江,不仅无法实现威胁国民党腹地的战略意图,而且还会危及中原的形势。

刘邓大军的处境

思虑再三,粟裕鼓起勇气,给中央回了一封电,内容大致如下:

第一,10万部队没有后援,很可能白白牺牲。

第二,敌我双方在中原形成僵持,不能撤走主力。

第三,双方精锐在中原聚集,应该打决定性一仗。

总结来说,就是:不要南渡长江,和国民党涿鹿中原。

电报发出后,粟裕紧张的睡不着觉,整宿坐在那里看地图。

与此同时,毛泽东也在看地图。

伟人的战略

收到粟裕的电报时,毛泽东是很诧异的。

在印象中,粟裕虽然是一位指挥千军万马的常胜将军,但为人处世却是彬彬有礼、恭谨谦和。之前中央的命令,总是坚决执行,从不二话。

文武双全的粟裕将军

能把这样一位儒将逼的“以下犯上”,难不成南渡长江的计划真的有问题?

毛泽东有些不相信。

他有自己的理由。

为什么要过长江?

因为陕北和山东正在挨打。

抗日战争刚结束的时候,蒋介石看了一份关于国共军事实力对比的报告。

“国军总兵力430万人,海陆空建制齐全;共军总兵力127万,空军基本没有,海军完全没有。”

430万对127万,优势在我!

蒋介石大喜过望,二十年了,他终于可以彻底消灭令他讨厌至极的共产党了。

那还等什么,打吧!

国民党为发动内战做准备

什么和平建国,什么双十协议,那只是哄骗乡野村夫的谎言,我蒋某人不要作君子,不要做圣人,我要独裁全国的委员长。

1946年6月,国民党不宣而战,突然向解放区发起了全面进攻。

然而,蒋介石似乎忘记了一件事。当年一个小小的井冈山他都玩不明白,更何况如今全国一盘棋,落子无悔,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这种复杂的棋局,根本不是他能驾驭的了的。

很快教训就来了。开战一年后,蒋介石的全面进攻便宣告了破产。

蒋介石心里虽然气的要死,可一想到优势还在自己,便也没有过分追究手下的无能。

左思右想,他同自己的幕僚制定出了另一个方案。

1947年6月,蒋介石下令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

1947年,国民党发起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陕北是毛主席和党中央所在地,而山东则是解放军在中原的根基。

蒋介石此计不可谓不毒。

由于实力差距悬殊,解放军只能边打边退,希望在运动中寻找战机。然而,这一次的国军,显然是做了充足的准备。

这些部队一改往日立功心切、孤军突入的习气,采取步步为营、齐头并进的战术,不断蚕食陕北和山东解放区。

此时,毛主席正率领西北野战军,在陕北高原的千山万壑中与胡宗南部苦苦周旋。

他看着地图,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

该怎么破局呢?

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敌人两拳打来,一拳打陕北,一拳打山东,那他的胸膛岂不袒露无疑?

敌人追的很紧,自己已经快没地方走了。

既然退无可退,那就不退了。两边进攻是吧,那我就给你来个中央突破。

1947年6月,毛泽东一声令下,刘邓大军12万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就像一把匕首,一下子捅到了蒋介石的肺管子上。

慌乱之下,顿感呼吸困难的蒋介石将南线兵力160个旅中的约90个旅调到了大别山周围。

然而,远水解不了近渴。尽管蒋介石自乱阵脚的举措极大减轻了陕北、山东解放区的压力,但大别山和中原地区的压力犹在,形势依旧非常严峻。

该怎么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势呢?

毛泽东又提出了一条意见:派一支部队南渡长江,进逼国民党重镇武汉。

东方芝加哥:民国时期的武汉

此战略若能实现,不仅能进一步缓解陕北和山东的局势,而且还能把战线推到国统区,让蒋介石睡不着觉。

中央军委研究后,觉得非常不错,当即就形成了决议,而且还把这支部队的番号都定下来了:东南野战军。

部队和计划是有了,可让谁统率呢?毛泽东大手一挥,让粟裕去。

高级指战员那么多,为何偏偏是他?

对解放军各位将领的评价中,流传这样一句话:顺境林彪,逆境粟裕,绝境彭德怀。

此时,正需要一位逆流而上的将军。粟裕身经百战,功勋卓著,曾在危难之际力挽狂澜,率北上抗日先遣队和红军挺进师孤身奋战,尤其擅长在敌占区开创新的根据地。此外,闽浙赣等地都是他曾战斗过的地方,对于那里的风土人情和山川形貌,没有人比他更熟悉。

所以,开拓第二次战略大挺进的任务,粟裕无疑是最佳的人选。

粟裕在前线视察

结果,这个毛泽东认为的最佳人选,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毛泽东看着电报陷入了沉思。

粟裕的理由是南渡的时机未到,可难道他就能准确把握时机吗?

时机是一个很玄妙的东西。

它不像是兵力可以统计出来,也不像是人文地貌,可以观察出来。

要想准确把握住它,只能通过大量的实战。

粟裕恰好是这样的人。

毛泽东也是这样的人。

那这一次,他们谁把握住了时机?

将帅的不同

陈毅和粟裕的华野名将云集

要说清楚这一点,就不得不提帅和将的区别。

为帅者,要兼顾全局,关键在于谋略。

为将者,要专注实战,关键在于行动。

两人相比,毛泽东很显然是为帅者,粟裕则是为将者。

那毛泽东的全局和谋略体现在哪儿?

在这里只提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一定会胜利。

无论是十年内战时期,还是抗日战争时期,亦或是如今的解放战争时期,这一点毛泽东从来没有动摇。

毛泽东和朱德走上井冈山,创立工农红军

在毛泽东的心里,哪怕是打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一百年,中国革命一定会胜利。这无关于军事实力,无关于任何战术。

为何这么肯定?

因为毛泽东抓住了中国革命至关重要的核心:土地。

马克思说,要解放生产力。怎么解放?一是技术,二是人。这当中,人是关键。技术暂且不提,先来说怎么解放人。实际上,要想解放人,就得把人身上的枷锁去掉,让人为自己活,让人为自己创造财富,实现自己的价值。

而在旧中国,最多的人是农民。怎么解放他们,那就是要把压在他们身上的地主打倒,让他们能自己养活自己。要实现这个目标,就是要给农民土地。

通过土改,农民获得了土地、农具和家畜

所以,毛泽东做出最重要的一个决策:土改。

土改的推行,让广大农民终于不用再给地主上交粮食。一年种的粮食,不仅足够自己吃,还可以剩下一些,去换取商品。

这带来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在以前,为了给地主交粮后还能保证一家人不至于饿死,家里所有的劳动力几乎都需要去种地。而在土改后,可能只需要一两个人种地就能养活全家,那么剩下的人,就可以脱离土地的束缚了,而这部分人就成了自由劳动力。

这就是解放生产力,这是新事物的诞生和旧事物的毁灭。

土改后的农民家庭

然而,旧社会的地主可不会把土地拱手相让。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重新把土地夺回去。此时经历过土改的农民,为了守护自己的土地,必然会和反动派死磕到底。

所以,只要抓住土地这个问题,中国革命一定会胜利。

这就是毛泽东的全局。他告诉全党全军,我们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信仰,一定会实现。这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最基本的方向。

什么是伟人,这就是伟人!

毛主席在瑞金

然而,伟人的战略,这一次却遭到了粟裕的反对。

要论革命理论,思想认识,肯定是毛泽东更胜一筹。可要论被敌人偷袭时怎么应对,攻城时什么时机发动冲锋,战壕怎么挖更坚固,火力怎么分配更猛烈这些问题,一定是粟裕更厉害。

南渡长江,在战略上并没有错。可在执行上,选择的时机不对。

既然各持己见,那就集思广益吧。

毛泽东找来陈毅、朱老总他们开了个会。

会议的结果是:原议不变,南渡长江。

1949年,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

相信自己

电报很快再次下达到粟裕手中。粟裕拿着电报一遍又一遍的默念沉思。微风携带一丝冷气钻进了房间,此时的粟裕,早已是汗流浃背。

是啊,10万将士的生命,中原大战的局势,江南根据地的创立,这些重担全都压在了他一个人的身上。

他必须要做出一个最正确的决定。

粟裕来到门前,看向前方。黑夜是那样的深不见底,那样的不可捉摸,那样的未知和恐惧。

可我怕过吗?

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同志英勇就义

没有。北伐时,我只是个什么都不懂的浑小子,凭着一腔热血和军阀拼命;南昌起义时,我看到蒋介石屠杀战友,奋起反抗;红军长征时,我率领抗日先遣队独自留在南方和数十倍于己的敌人血战;方志敏同志牺牲时,我哭了,但我没有怕;蒋介石发动内战,我带领兄弟们七战七捷,我身经百战,我可能会犯错,但一定不会是这次。

我是对的,我相信我自己。

一念至此,粟裕微微抬头,看向了东方。

黎明初现,天要亮了。

此时,陈毅回来了。他看着粟裕,用坚定的语气认真传达了中央要求渡江命令。

粟裕几次微微张口,想要说些什么,却都咽了下去。

“你还是有顾虑对么?”陈毅抢先问道。

陈毅和粟裕在华东野战军

“陈总!”

粟裕什么都没说,只是轻轻叫了一声。

陈毅顿感气氛有些凝重。他和粟裕共事多年,两人亲如兄弟,很少会这样正式称呼。

陈毅拍了拍粟裕的肩膀,耐心的说道:“我听你讲。”

粟裕再次把自己的想法完整的和陈毅讲了一遍。听完后,陈毅的眉头紧锁,这已经是中央第二次的命令了,再次拒不执行怕是不好,可粟裕说的很有道理,把他也打动了。

接下来的几天,华野又多了一个彻夜失眠的人。

4月18日,陈毅下了决心,他和粟裕再次向军委发电,拒绝了他们南渡长江的命令。

粟裕和陈毅的革命友情

3天后,粟裕忽然收到毛主席的亲笔回电:和陈毅来见我。

激动之余,陈粟二人赶紧动身。

来到中央驻地后,粟裕仔细和毛泽东和军委阐述了他的理由。

那一夜,毛泽东的房间烟雾缭绕。他一边抽烟一边来回踱步沉思。

第五次反围剿时,他们不让我指挥,红军被迫长征;打鼓新场时,我固执已见,被撤了职,最后是我对了;四渡赤水时,我把国民党几十万部队耍的团团转...

我对了那么多次,都是因为在关键时候相信自己。

可这一次,我怎么感觉,是我错了。

红军四度赤水,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毛泽东一夜未眠,第二天,他同意了粟裕的建议,暂停了南渡长江。

毛泽东拉着粟裕的手,一个劲的夸奖,还让他做华野的司令。

不料粟裕死活不同意,最后只能让陈毅继续兼任。

“一桌菜,两桌客”

在粟裕这边刚告一段落后,林彪也发了一封电报,他也反对中央的意见。

林彪反对的是什么?

攻打锦州。

1948年初,毛泽东以中央军委的名义,给远在东北的东野司令林彪发了一封电报,大意是:针对目前的形势,下一阶段的工作,要优先放在攻打锦州上。

为什么要攻打锦州,毛泽东也给出了理由。

因为锦州是东北的门户。

锦州的战略地位

这看似是一个很简单直白的原因,但实际上这当中的道理却很复杂。

很多人不明白,锦州为何就是东北的门户,大军走其他路不行吗?非要走锦州不行?

这里就得提两个点,后勤和工事。

先说后勤。在解放战争时期,已经基本是大兵团作战了,这就要要求军队的后勤必须跟上。打仗可不是24小时都在端着枪突突。战士也是人,也得吃饭,也得睡觉,也得上厕所,受了伤也得治疗。所以大量的粮食和药品都得用大卡车运输。再加上弹药武器这些,所以,无论是解放军还是国民党军队,在作战时,这些都需要及时补充和运输到位。

解放战争初期,美国援助国民党的汽车

这就要求,一定要有路,能有卡车和汽车走的路。这路野外可没有,只有在城市才有。而出入东北的路,在锦州。

东北的国民党军南撤,必须要走这里,日后东野入关也必须要通过这里。所以,锦州是必须要打的。

其次,再看工事。任何一个军队作战,首先考虑的都是不被消灭,接着才是如何消灭敌人。这一点毛泽东在井冈山反围剿时就提过。所以,东野和国军作战,无论是谁,都必须有个基地,退可守,进可攻。农村和乡镇都不行,因为那里没有坚固的工事,临时修筑也不现实,而锦州有。作为一个大城市,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就修筑了很多的堡垒和战壕,国民党在接手之后,继续完善。

东野的百万大军

当时的东北和国内其他地方不同。在东北,我军在经过冬季攻势后,东野兵力达到70万,外加近30万地方部队,总兵力来到了近百万,可谓是兵强马壮。

而反观国民党,在数次惨败后,兵力只剩50余万人,其中还有不少是被卫立煌强抓来的壮丁。

在敌弱我强的形势下,正是关门打狗的好时候。

后勤和工事决定,我军要想彻底消灭盘踞在东北的国军,必须就打下锦州。

毛泽东作为一个军事家,这些他自然是明白的。

而林彪作为一位统领百万大军的虎将,这些道理毛主席能明白难道他会不明白吗?

辽沈战役的战略构想

那他为何反对?

和粟裕一样,林彪也给出了几条理由。

第一,长春10万守敌没解决,进攻锦州容易被偷袭。

第二,东北气候寒冷,战线来的过长,后勤补给跟不上。

第三,打长春也一样,也能引诱国军来援,从而一举消灭。

总之就是一句话:我不想打锦州。

林彪陈述攻打锦州的困难

一开始,毛泽东也没有生气。本着虚心纳言的态度,他尊重了林彪先打长春的意见。

可没过几天,林彪又来电了:长春太难打,我还是打锦州吧。

也行,现在还不算迟。毛主席同意了。

可又过了几天,林彪又来电了:不行,敌人在葫芦岛增兵了,我准备了一桌菜,来了两桌客人,锦州打不成了,我要回头打长春。

毛泽东彻底怒了!

你林彪手下有70万大军,还有30万地方部队,怕这怕那,让100万部队跟着你来回跑,这像话吗?

于是,毛泽东用严厉的语气,给林彪发了一封电报,告诉他必须严格执行中央军委的命令。

东野攻击锦州的路线

这语气和用词已经很严重了。可林彪好像还没意识到。

思考了很久,他准备再向中央去电一封,仔细说一下他的粮食啊,弹药啊这些困难。

结果被罗荣桓拦住了。他劝林彪要以大局为重,不要怕打破一些坛坛罐罐,要严格执行中央的命令。

罗荣桓刻意把中央两个字加重,林彪顿时醒悟过来。

恰逢此时朱瑞同志牺牲的消息传来,这给他很大的刺激。

林彪不再犹豫,率军南下,发起了攻打锦州的战役。

解放军的两位“战神”:粟裕和林彪

纵观粟裕和林彪反对中央的意见,粟裕是从头到尾,始终坚信自己的想法,哪怕是中央三令五申,都不曾改变,而林彪却朝令夕改,怕这怕那,这才让毛泽东对二人最后的态度“一喜一怒”。

11 阅读:1367
评论列表
  • 2024-12-20 22:10

    101胜券在握,区别是怎么赢,赢多大,所以要求稳。502,中央要求是战略牵制,甚至可以舍弃根据地,千里跃进,去原新四军地区打游击。所以502建议打大会战,总战略效果是差不多的。

    黑桃J 回复:
    稳个毛!从48年3月到9月,稳了半年,想打长春打不动,几十万人什么也没干,同时间关内大打,还特么胜券在握?辽沈战役先打锦州,封闭东北国军于关外歼灭的战略方针是主席和中央军委制定的,按林彪的打法先打长春,有什么效果?还特么赢多少,赢毛了?
  • 2025-01-01 13:05

    粟裕战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