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祸盛唐(增八)严庄杀了三十多位唐朝将领,为何投降后还能善终

惊心鸟 2024-11-13 01:15:50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场动乱对唐朝的破坏也是空前的。它不仅席卷了整个唐朝北方,让唐玄宗李隆基丢掉都城长安逃到成都,而且造成了极大范围的破坏,给唐朝的社会和经济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很多人讨论这场内乱时,都把话题集中在了安禄山和史思明这两位叛军首领身上,其实从史书上看,他们手下的谋士和将领对唐朝的破坏要大得多。就军事上而言,给唐朝造成最大损失的并非安禄山手下的精兵强将,而是他手下的两位谋士。尤其是首席谋士严庄,一口气杀了三十多位唐朝将领,给唐朝军队带来沉重打击。

然而让人意料之外的是,严庄杀了几十位唐将后居然选择投降唐朝,而且被当时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太子李豫和副元帅郭子仪接受了,当众颁发了免死金牌。最为奇葩的是,严庄还被唐肃宗李亨任命为司农卿,后来虽然因罪贬为难江县尉,但是也得以善终。在安史之乱的叛将叛臣中,严庄可以说是最为罪大恶极的,但却能够活到最后,让人很多历史爱好者感到不解。他到底因为什么原因能够独善其身呢?为什么李豫和郭子仪要放过,这位屠杀了三十多位唐朝将领的屠夫呢?下面就当时的历史事件,进行一些阐述和分析。

严庄在历史上不太出名,但在安史之乱中却是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对这场内乱的影响不下雨安禄山、史思明。他是安禄山身边的谋士,早年曾参与过杨国忠对付李林甫的密谋。当时安禄山和杨国忠内外勾结,庄严是少数几个安禄山麾下知道其中机密的要人之一。安史之乱爆发前的几个月,安禄山找到严庄、高尚和大将阿史那承庆商议起兵,当时严庄已经是安禄山手下的第一谋士了。严庄在安禄山的阵营中的地位很高,所有安禄山手下大将的汇报都要通过他。安禄山建立伪燕后,严庄出任御史大夫,迁中书侍郎,权倾一时。

可以说严庄是安史之乱最为积极的推动者,在叛乱发生前安禄山最为犹豫的时候,严庄是最为坚定发动叛乱的。叛乱发生后严庄积极为安禄山出谋划策,策划了从范阳出发南进和西侵的军事路线,为叛军前期的胜利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安禄山在潼关遇到唐朝名将哥舒翰的阻挡时,各种迁怒于严庄。严庄依旧通过战略调动,攻破了哥舒翰把守的潼关,为叛军攻打长安奠定了基础。但安禄山晚年脾气暴躁,只要战事不顺就迁怒于人。严庄作为他的首席谋士,经常在他身边遭到鞭打,于是让严庄谋生了弄死安禄山的想法。

至德二年正月,安禄山接受大臣们朝拜。因为他长期征讨作战,身上旧伤很多,甚至长满了毒疮。当时毒疮发作,使得朝拜进行到一半便草草结束了。当天安禄山更加暴躁,又令人鞭打了严庄。严庄一怒之下联合近侍李猪儿,趁夜暗杀了安禄山,并用力其次子安庆绪为皇帝。安庆绪登基后整日沉迷于享乐之中,严庄趁机掌握了大权,被封为丞相、冯翊郡王。伺候郭子仪带军攻打关中地区,双方一阵交手后叛军退出关中和洛阳,回到相州驻扎。在离开洛阳前,严庄派人吧关押在洛阳的三十余位唐军降将杀戮一空,犯下滔天罪恶。

在被严庄处死的三十多位唐军降将中,既有地方大员,也有一代名将,可谓是唐军精锐荟萃。比如睢阳太守许远、上党郡长史程千里、大将哥舒翰等人,都是在安史之乱中发挥过极大作用的。尤其是睢阳太守许远,他和张巡在睢阳抵抗安史之乱叛军的事迹受到历朝历代士大夫的推崇,被誉为“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贰二忠臣”。哥舒翰更是唐朝名将,是唐玄宗李隆基最为信任的将领之一。他一度被认为是平定安史之乱的首选将领,结果在潼关之战中败北被俘,后来又帮着安禄山劝降唐军将领,在实力上留下极大的争议。

严庄将洛阳的唐军降将屠杀一空,实际上就是将关东唐军的精锐连根拔起,对于唐朝反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如此罪大恶极的叛军要员,按道理抓住后肯定是要被处死的。比较令人意外的是,严庄安排安庆绪率军逃往河北,自己却半路溜走,找机会投降了唐军。他派妻子薛氏,假扮永王李璘的女儿,见到天下兵马大元帅太子李豫和副元帅郭子仪,并提出当众颁发免死铁券作为投降条件。没想到对于这位屠杀唐军将领的刽子手,李豫和郭子仪竟然答应了,还保举他入朝为官。然后唐肃宗任命严庄为司农卿,一举成为朝廷大员。

从叛军中的大人物,到唐朝的从三品大员,严庄可谓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手段玩得后来人叹为观止。他屠杀三十多位唐军降将的罪名居然没被追究,让很多读历史的人感到疑惑不解。要知道安史之乱是唐朝建国以来最大的叛乱,也是唐玄宗李隆基一生最大的耻辱。严庄推动安史之乱,撤离洛阳时屠杀唐朝降将,唐朝内外对他的恨之入骨的。可就这么一位大罪人,居然堂而皇之的成为朝廷重臣,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很多人对唐朝上下的决策表示不理解,但站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却又有一定的合理性。

首先从李豫和郭子仪的态度看,对被杀的三十多位唐军降将是并不在意的。这些将领都是唐朝潼关以东的将领,还有驻守各地的地方官。按照唐朝的法律,丢土者死,就算他们成功回到长安,也会被追究战败的责任。而且这些将领中大多是主动投降的,也有被俘后变节的。比如哥舒翰在被俘后写信帮安禄山劝降,让安禄山轻而易举的占据了中原大片领土。许远在其中是个例外,他是和张巡死守睢阳后被俘的,而且是以数千人抵挡叛军几十万人围攻。但从当时唐朝没有排除援军的态度看,他们就根本不在乎地方大臣的生死。

其次从政治倾向性来看,被杀的唐军降将都是唐玄宗李隆基的人,而当时的皇帝是唐肃宗李亨,李隆基躲在成都当太上皇。因为李亨和李隆基在皇权上的明争暗斗,使得如何处理这些降将成为了棘手的事情。如果都按无罪安排,李亨嘴上不说,心里肯定是不乐意的。而且这些人掌权后会影响到李亨的派系,所以作为平叛核心的李豫和郭子仪都不太待见他们。但是如果过于追究这些人投降的罪责,远在成都的李隆基又肯定反对的。而且当时处于战争中,战争的后勤很多来自于成都,所以这种矛盾不能公开激化。

最后一点比较重要的是,免除了严庄的死罪,可以起到两个效果。第一个效果是震慑各地的唐军将领和守臣,防止他们一言不合就向叛军投降。实际上在叛军南下时,大部分地区都是直接投降的,稍作抵抗的少之又少,而睢阳这种坚城只有独一份。唐军反攻过程中,肯定不能打下来又丢了,所以需要对各地的守军进行一定的警告。第二个效果是,通过宣传和公开发放免死金牌,招揽叛军中的摇摆者。叛军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河北汉军,一部分是长城延线的藩军。汉军中很多都是传统将门,其中以薛仁贵的孙子薛嵩最为著名。

藩军都是安禄山和史思明的死忠,但汉军却是被他们利益绑架的。当初李隆基听信李林甫的谗言,排挤与太子李亨亲近的汉族将领,大量启用藩将,这才使得安禄山、史思明、哥舒翰等外族将领崛起。因此汉族将领大量被排挤在朝廷之外,各种利益受损。尤其是薛嵩这样的大家族,爷爷薛仁贵是初唐的第二代名将,大伯薛讷在武则天时期曾掌管大唐兵权,组织军事改革。即便是他的父亲薛楚玉也是唐朝最早的范阳节度使,是安禄山的前任的前任。本来幽州是薛家的地盘,结果因为李林甫的排挤,使得薛家逐渐式微,薛嵩等人肯定是不满的。

这些将门家族跟着安禄山起兵,其目的就是夺回家族曾经的利益。李豫和郭子仪之所以接受严庄投降,还公开发布免死金牌,就是引诱薛嵩这样的将门家族投降。只要他们投降唐朝,叛军的实力就少了一大半,平叛的阻力就小了很多。正是为了这些政治上的长远考虑,李豫和郭子仪容忍了严庄屠杀唐军降将的事实,给叛军将领留下了投降的路子。后来也正是以薛嵩为代表的汉军将门投降,这才使得安史之乱被彻底平定。但是这些将领投降后并不老实,成为了割据一方的地方军阀,也为唐朝灭亡埋下了大患。

总的来说,李豫和郭子仪对严庄免罪,并发放免死金牌,推荐其到朝廷做官,都是政治上瓦解叛军和震慑东部中立军队的操作。这种政治上的操作不在于一城一地的得失,也不在于某个将领的生死,而是从人心上解决问题。只要叛军内部不齐心,东部中立的军队不向叛军靠拢,这就是对唐朝最有利的事情。至于被屠杀的三十多位降将,他们既不是唐肃宗李亨阵营的,大多数也是真正有罪的,所以保他们并没有意义。可惜了许远这样真正抗击叛军的名臣,冤死于安史之乱,在历史上留下了莫大的遗憾。

3 阅读: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