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天龙八部》中的摩呼罗伽?两个幸运的角色,为何结局大相径庭?

惊心鸟 2024-12-26 01:46:30

看过金庸小说《天龙八部》的读者都会有意识的去将小说角色与佛教的“天龙八部”进行对应,网上也有不少这方面的文章。从虽然作者并没有给出官方的答案,甚至多次推辞解读其中的关联关系,但读者们依旧在小说的情节中找到了蛛丝马迹。从这些蛛丝马迹看,作者对佛教故事的理解还是很到位的,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前面的文章中已经讲过了《天龙八部》中的一些角色对应,本文则继续解析剩下的部分。本文从佛教”天龙八部“之一的摩呼罗伽进行展开,看看小说中的哪些角色能与之进行对应,又是从哪些情节上反应出来的。

摩呼罗伽这是佛教神话中一种非人生物,也可以说是神兽,在很多佛经中都有记载。它作为天龙八部之一,是佛教世界中的重要生物,也曾收到佛法的感化而跳出轮回,成为佛教的护法神之一。按照佛经中的讲解,“摩呼罗伽,此是蟒神,亦云地龙,无足腹行神,即世间庙神,受人酒肉悉入蟒腹。毁戒邪谄,多嗔少施,贪嗜酒肉,戒缓堕鬼神,多嗔虫入其身而唼食之。”这是一种贪婪的神兽,具有龙的属性,却又充满了兽性的一面。而佛教认为它收到佛法感化后,能够从“聋呆无知”,逐渐“故乐脱伦、修慈修慧”,最终挽回前因,脱胎换骨。

因此当它脱胎换骨之时,便摆脱了腹行类地龙的原本形象,成为了佛教的护发大神,位列天龙八部。而它从普通的腹行类地龙,成长到佛教护法大神的过程,既要经历重重苦难,也要有机缘巧合。从这些佛经中的定义来看,《天龙八部》小说中的角色应该满足上述特点,才能与摩呼罗伽进行对应。

经过仔细研读小说,对比其中角色的差异,可以发现原著故事中符合摩呼罗伽属性的角色有两个,分别为虚竹和游坦之。这两位在小说中都有不小的戏份,而且对故事的走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身上有着极大的共同点,但最终的结局却大相径庭,隐藏着佛教义理,值得读者们细细品味。

首先说虚竹,他是小说的主要角色之一,在小说中存在着极大的分量。他本是少林寺的普通僧人,资质各方面都比较愚钝。他下山送信,阴差阳错的卷入了聪辩先生苏星河与星宿老怪丁春秋的斗争之中,并误打误撞参破了无崖子留下的珍珑棋局,继承其一生的绝世修为,成为逍遥派的掌门人。此后虚竹一路上各种行大运,不但继承了逍遥派的武功,天山童姥和李秋水的各种功夫,还成为了天山灵鹫宫的主人。于是他从少林寺的小和尚,一举成为武林中有数的强权人物,地位的飞升比坐火箭还要快。

面对突如其来的武功、权势、财富等等,虚竹却并不在意,他想的确是回到少林寺继续当和尚,到戒律院对在流落江湖中的破戒行为进行忏悔。他的这些愚钝的表现,显得非常滑稽可笑,很多读者甚至有些怒其不争。常人一夜之间得到如此财富和权势,必然会沉迷于其中,谁还能想到曾经自己落魄时的地方。而虚竹不但没有用自己的权势和地位为自己提供享乐的条件,反而对少林寺的处罚甘之如饴,这完全于普通人的比表现是截然不同的,甚至可以说是超凡脱俗的。他已经超脱了佛教所谓的贪嗔痴三毒,其境界已然凌驾于众人之上。

虚竹的结局也是梦幻般的,他得偿所愿的娶西夏公主为妻,又是大理皇帝段誉的拜兄,掌控的天山灵鹫宫麾下江湖能人异士极多,其人生可谓是走上了巅峰。可以说虚竹的结局与他的人设是两个极端,一路走来完全是运气所为,与个人的勤奋和天赋没有任何关系。他唯一值得称道的便是对权势、富贵等身外之物看得极淡,反而对少林寺的佛法非常虔诚。这样的心态让他的人生态度显得非常的超然,似乎与凡俗的富贵如同浮云一般。从佛教义理来看,作者这样的塑造这个角色,既符合了摩呼罗伽的本意,又有深层次的意思。

与虚竹类似,游坦之也是非常愚钝的人设,但人生结局却与虚竹大相径庭。游坦之是聚贤庄的少庄主,其伯父和父亲在江湖上很有名望。因为萧峰的契丹人身份被戳穿,又被黑衣人陷害,所以被江湖群雄追杀。在聚贤庄大战中,游坦之的伯父和父亲战死,聚贤庄化为乌有,他不得已流落江湖。由于资质愚钝,再加上小时候没有认真学武,所以过得非常艰苦。尽管如此他打定主意刺杀萧峰为父报仇,最终却被萧峰所擒拿,然后落入阿紫之手成为玩物。游坦之的头上被阿紫叫人铸造了一个铁头面具,将其作为练功的傀儡。

游坦之生存陷入危机的同时也得到了机缘,他的运气在小说中也是非常不错的。他无意中捡到了萧峰遗失的少林绝学《易筋经》的秘籍,又在冰蚕上得到了奇怪的寒毒,最终练成一身诡异的武功。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去找萧峰报仇,反而沉迷于阿紫的美色,心甘情愿的为其驱使。为了阿紫,游坦之可以说是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也丧失的做人的基础。他可以去当丐帮帮主,帮全冠清滥杀无辜,清除丐帮中的异己。为了阿紫他还受到丁春秋驱使,帮助其收集毒物练功。在少林寺大战中,他更是站在了正义的对立面,与萧峰为敌。

为了阿紫,游坦之可以做任何事,他可以说成了阿紫的奴隶。尽管阿紫对其不屑一顾,他仍旧任劳任怨,甚至不惜用自己的眼睛治好阿紫。可以说游坦之完全沉迷于阿紫的美色和个人的情感之中,忘却了复仇、道德等所有的准则,心里只剩下阿紫一人。最终为了阿紫,游坦之也选择了殉情,跟着阿紫跳崖而死。游坦之在小说中是可悲的,也是可恨的,更是可怜的。他沉迷于美色而不自知,完全丧失了做人的准则,最终走到了凄凉灭亡的结局。他身上与虚竹有着类似的特质,却又与虚竹大相径庭的结局,让引起了读者很多的思考。

从虚竹和游坦之身上能看到很多共同点,资质愚钝,对事情很执着,运气很好,都得到了一身高强的武功。这些共同点正好对应了佛经中摩呼罗伽的特点,“由痴恚而感此身,聋呆无知”。但他们两人不都是走向了好的一面,如佛经中所讲的“故乐脱伦,修慈修慧,挽回前因,脱彼伦类也。”真正成就好的结局,达到脱胎换骨的是虚竹,而游坦之却至死不悟,最终死于情痴。两人不同的结局,正好阐述了作者对佛教护法神摩呼罗伽的理解,表达出了其中的佛教义理。这便是修佛在于修心,要持戒坚守才能脱胎换骨。

虚竹和游坦之都与佛法有关,但结局不同。虚竹修炼的是少林武功,却被无崖子废除,练了一身逍遥派的武功。尽管如此,虚竹依旧没有放弃对佛心的坚持,完成承诺后回到了少林寺。这种坚守本心的做法,让他虽然不练佛法,却拥有一颗超凡脱俗的佛心。这样的佛心难能可贵,也成为他超脱于世俗的根本。游坦之则不然,他练的是少林寺《易筋经》,机缘巧合之下又混杂了冰蚕寒毒。可他拥有至高武功后却忘记了自己为父报仇的使命,将一颗心迷恋到了阿紫身上。游坦之有佛法而无佛心,最终只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摩呼罗伽最终能从腹行类的地龙成为天龙八部之一的护法神,靠的就是对佛法的坚持和追求。尽管过程中多灾多难,但也得到了很多机缘,最终脱胎换骨,有了极高的成就。如果只是沉迷于贪嗔痴三毒,自然无法从红尘欲望中脱身,佛法再高也无济于事,最终只能陷入沉沦。

作者在小说中塑造了虚竹和游坦之两个角色,极为相似的人设得出了不同的结局,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佛教义理。正所谓不忘初心,也就是如此而已了。这样的心境和人生态度对小说神话如此,对做人做事也是如此。“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才是佛经正确认识世界的方法。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