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玖玖”和“小橘”,是三只猫的名字。
昨天上午,一上完课,我就匆匆赶到宠物医院办理出院手续,接小橘“回家”。“小橘”是我在小区里喂了快一年的流浪猫。二十多天前,我发现它下巴底下烂掉了一大块肉,粉粉的,还有孔洞,于是立刻把它诱捕进猫笼,送去了宠物医院。
离开办公室前,我特意从柜子里找出一朵受表彰时戴的缎面大红花,准备别在猫笼上,图个喜庆。
“小橘”住院21天,下巴的伤口愈合处,新长出来的毛发是金色的。这让我想起了盼宝小时候缝补的布偶,那歪歪斜斜的针脚最终变成了独特的花纹。
回到小区,我打开别着大红花的猫笼,小橘犹豫地走出笼子,环视了四周,确认了熟悉的环境,紧接着四脚紧紧地扒地,狠狠地做了一个拉伸,随后便迈着轻快的步伐,沿着墙根跑掉了。
这种轻盈的步态让我想起了去年六月份,从宠物医院接回得角膜溃疡的校园流浪猫“玖玖”的场景。当孩子们和我一起接回“玖玖”,打开箱子,玖玖在校园里一路小跑,也是这般欢快的模样。
“玖玖”性子烈,住院22天,每次滴眼药水时都得两人合力抱着,一人负责滴药。“小橘”不一样,送到医院,医生给伤口边上剃毛,“小橘”不喊不叫,乖得让人心疼。临走时护士小姐姐还忍不住夸赞,说它性格特别温顺,很粘人,最好能找个人家收养。
也许你会问我,为什么我不收养“小橘”呢,因为我家里还有一只“古德”。而且,我是一个中度猫毛过敏者,假期对我来说是个“麻烦”,我和“古德”相处最多半天,其余时间我必须户外,否则就流眼泪、打嚏喷,在家还得戴口罩。
也许你又要问,猫毛过敏为什么还养猫,这个……
好了,我要开始讲这三只猫的故事了,也许听完后你会发现它们并不是这个故事的主角。

“古德” 男孩 英短蓝白
“古德”,是我“赔”给盼宝的猫,那年盼宝读初二。
都听说过“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可你听说过“猫猫换弟弟”的故事吗?说来真是不好意思,这事发生在我们家。
盼宝小学三年级时,盼爸带回来两只小白猫。不久我就发现自己有猫毛过敏症状,不适合养猫。但盼宝对猫喜爱至极,实在不忍心将它们送人。
正当我左右为难之际,偶然间听盼宝同学说她妈妈准备给她生一个小弟弟,我突然来了灵感。盼宝一直渴望有个弟弟,于是我哄骗她,说妈妈打算生弟弟,可猫猫会影响胎儿发育。盼宝一心想要弟弟,虽满心不舍,还是含泪答应送走猫猫。
后来的事,想必你也猜到了:猫猫送走了,弟弟也没生出来。
伤心的盼宝一遍遍播打着那个不存在的收养人电话,面对着电话那头的盲音,盼宝想象着猫猫可能遇到的各种不幸,泣不成声。我总想着时间可以让她淡忘,可事实并非如我所愿。
猫猫离开我们后的五年中,盼宝把所有的思念化成对流浪猫的关爱,我满心愧疚,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默默地支持她。
感动于盼宝的坚持,也无法承受内心的不安,我决定再给盼宝买一只猫,这是我“欠”她的。

童年的伤痛,可能需要一生来治愈,甚至一生都无法治愈,即使成年后加倍努力,也无法抹平童年的遗憾。我不想让这个伤疤永久地留在盼宝心里,大人应该和孩子讲诚信,尤其是在他们无力反抗只能默默承受的年龄。
这一次,我们一家三口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迎接新成员。“古德”的到来,让盼宝焦虑的初中生活变得如同小猫腹部那样柔软、温暖,而盼宝也担负起了全方位照顾“古德”的任务。只是当我被无处不在的猫毛弄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时候,盼宝会心疼地抱住我说:“妈妈,我又爱你,又爱古德”。
确实,盼宝的爱很公平。“古德”过生日,她给“古德”买了按摩仪。我嫌贵,她说她特意配了两个按摩头,一个“古德”用,一个“妈妈”用。
只可惜我吃不了猫粮,否则盼宝的爱一定更显公平。
“玖玖”男孩 橘猫
盼宝上高中了,你以为她书包侧面网兜里装的是水杯,你错了,是猫粮!逢猫必喂,主喂学校的猫学长,顺带喂校园大喜鹊。
这个背着猫粮度过三年高中时光的小姑娘,临近毕业时,伤感地告诉我那只她经常喂的校园流浪猫的一只眼睛坏了,红肿流脓,她说她很难过,没有精力为这只猫做些什么。
是啊,当时距高考只有半个月了。我认真听着,抱抱她,心里打定一个主意。
当我告诉她我和班里的弟弟妹妹们一起把流浪猫送到了宠物医院,还争取到了流浪猫住院的待遇,她激动得要哭了,嘴唇微微颤抖,只说了句;“妈妈,谢谢你!”
虽然高考迫在眉睫,我和盼宝依旧每隔两天,在中午放学后带着罐头去看望“玖玖”。这个名字是医生填写住院记录时,我随口起的。我带的班是九班,也希望猫猫健康长久。

也许你会说我这个当妈的在孩子高考前不务正业,分散孩子注意力。其实,作为考生妈妈,我一直渴望能真正帮到疲惫的盼宝,那些精心准备的一日三餐,那些深夜的默默陪伴,那些故作轻松的亲子聊天,总感觉是隔靴搔痒,因为这些都是我自认为她需要的。
我一直在等待,等待着回应一次盼宝发自心底的需要,哪怕与学习无关,只要她觉得安心。
也许,她在上课的间歇,想起那只流浪猫病有所医、日渐康复,心底里会暖暖的,有种踏实的感觉和新生的力量。也许,她想到妈妈倾听并实现了她未曾言说的渴望,将她的无望变成希望,她也会明白妈妈的盼望。
在高考前一天我们去看“玖玖”,发现旁边的笼子里又住进来一只流浪猫。盼宝说这个世界多温暖啊!回家的路上,我们拉着手在树荫下感受着六月的炽热与爱意。
在那些日子,我越发认识到:真正的陪伴不是按照自己的设想给予,而是回应对方心中最真实的需要。
“玖玖”,等高考结束,就接你回家! “小橘”男孩 橘猫
盼宝上大学了,妈妈的心空了一大半。秋天的傍晚,舒服得让人下了班不想回家,在单元门口和一只小区里的流浪猫对坐。突然发现这只“小橘”模样格外周正,坐姿也十分端庄。于是摁下了快门,想着流浪猫也得有一张像样的“证件照”。
“小橘”经常在单元门口徘徊,邻居们也时常给它喂食。它也不躲人,一副落落大方宾主尽欢的样子。也许是我投喂的次数多,它和我更熟络些。有时下班,不见“小橘”,我在单元门口叫几声“咪咪”,不出片刻,它就会从某个角落飞奔过来,在我脚踝边仰面躺下,等我摸它。
我会给盼宝拍“小橘”狼吞虎咽吃猫粮的视频,盼宝也会给我发她投喂校园流浪猫的视频。猫来猫往,成了母女两地的日常话题。
天冷了,担心“小橘”能否挺过这个严寒。有一个周日,家里的“古德”突然开始挠门,还“喵呜喵呜”地叫唤。我打开门,惊呆了,门口蹲着“小橘”,还一副自来熟闷头就要进家的架势,吓得我赶快把门关上。准备好猫粮和水出去喂它,想到它不会坐电梯,爬了那么多层找到我家,真是不可思议。
要是我再告诉你,后来它还认住了我的车,摸准了我下班的点,你是不是觉得它真的有些不一般了。

深冬了,有一天下了夜自习,一开车门,“小橘”就不知从哪里跑出来,一路跟着我大大方方要“回家”,甚至还毫无惧色地进了电梯。我给它喂了食,没忍心哄它下去。中间看了好几次,它都静静地卧在门外的地垫上。那就等明天我上早读时把它送下去吧!
想着它在门外寂寞,拿着“古德”不会玩的逗猫棒出去陪陪它。没想到“小橘”的弹跳力惊人,我都怀疑它是靠捕鸟为生的。
就这样,一人,一猫,在深夜寂静的楼道里,享受着这份独有的欢愉。
同样为猫,屋里、屋外,两重猫生。外地求学的盼宝时常感慨:家里养尊处优的“古德”,不知冻饿为何物。外面流浪的“小橘”颇通人情世故,方圆自处。
每次当我楼道留宿“小橘”,欢愉完回家,“古德”就会很警觉,跟着我闻来闻去,一副疑神疑鬼的样子。而我也很心虚,赶快拿出猫条来讨好它,可它吃完还是盯着我看。我不敢和它对视,是的,我承认,我外面有猫了!
终于冬去春来,当一个阳光晴好的中午,我和盼爸正准备出去过结婚纪念日,“小橘”迎面跑过来,还是熟悉的姿势,仰面躺倒,抬着下巴等我摸。可我却被惊呆了,下巴处一大片皮毛缺失,露出红粉色的伤口,像一块腐烂的午餐肉。这是决斗了吗?
当我拎着猫笼赶往宠物医院时,这次不是为了盼宝,却是因为盼宝。那天我和盼爸忙乎到下午两点多。
盼爸看着“小橘”的住院账单,开玩笑说:你花这么多钱都够买一只“新猫”了,结果修补了一只“破猫”。
这让我想起那就话:世界破破烂烂,小猫缝缝补补。
不知道是我们缝补了它们,还是它们缝补了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