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素材来自身边生活,如有类似经历,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有人说:人老了,一定要把养老钱捂住了,别都资助了儿孙,否则晚年堪忧。
深以为然!我今年76岁,退休多年,老伴过世,一个人独居。
我每月有4900退休金,银行还有28万存款,平时儿子会开车来看我。
在我心里,有个好儿子,不如有个好儿媳,儿媳这些年对我很好。
一年四季的新衣服,他们出去游玩,从来都要问我去不去。
零食更是不断,我不愿跟他们一起居住,一是自己清静,二是少很多矛盾。
前段时间,儿媳过来,跟我唠叨起孙子的婚事,说还差5万,想跟我借。
看到儿媳递过来的借条,我啥话也没说,拿出存折交给她,说都拿去。
人老了,银行里的存款也不过是数子,有儿孙们的孝心就足够了。

我叫李勇,今年76岁,老伴过世,见过几个相亲对象。
跟比我小十多岁的女人搭伙一年,最终也因现实问题散伙。
自此,我开始一个人独居,不是对方的问题,是我觉得一个人舒畅。
搭伙女人想让儿子在我三居室结婚,我和她搬到她的老房子养老。
好借不好还,再说,房子和养老钱,对于我来说,是留给儿孙的。
老年人看似一切都自由,但真实的生活,却是处处有牵绊。
没有伴的日子,孤独冷清,但也少很多生活琐碎杂事,安静地过日子。
我只有一个儿子,也只有一个孙子,况且孙子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
不等儿子提出来,我早早地把房子过户到孙子名下,保留居住权。
手里的存款,也只是应急,若真的是得了重大疾病,不需要抢救。
我觉得,体面有尊严的离世,才是我们老年人的福气。
而长期卧床,等待生命的结束,既遭罪,又拖累子女,最终都是怨。

儿子儿媳都是普通人,挣钱养家,他们有套房子,也有存款。
可孙子的婚房要三代人的积蓄,我不能自私地握在手,不管他们。
在我看来,只要家人和睦,彼此真心相待,有人就有一切。
我这样善待了儿孙,在我晚年时,他们一样会善待我。
人生一世,就是一个不断修行的过程,给自己,给儿孙积攒福报。
普通人的日子,简单,也温暖,平时儿子过来,陪我下盘棋,吃顿饭。
儿媳过来,给我收拾房间,拆洗被褥,给我把冰箱里塞满美食。
她知道我喜欢吃饺子,特意买了冻饺子的盒子,并在上面写好什么馅。
一个人吃不了多少,但每次打开冰箱,我内心就充满生活真美好的感受。
历经过缺吃少穿的日子,更加珍惜丰富的今天,一个人也能过得很好。
身边老伙计说我死脑筋,为啥不找个女人搭伙,这样有人陪,还有人照顾。

老年人的恋爱,如同钱钟书所说,那就是老房子着火,真的没救了。
若因一时冲动,把房子和存款给了不相干的女人,不仅自责,还会被儿孙嫌弃。
人活一世,不仅仅是活自己,更是活一大家人,需要的是口碑和儿孙的惦念。
随着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再找老伴已经司空见惯,不再是啥新鲜事。
有过一次经历就够了,人终究是要孤独老去,只是时间和长短的问题。
我家儿子儿媳都有孝心,而我又何必为本就为现实利益而在一起的女人。
也许,我这样说会有很多老年人说我不开化,说我自私,说我贪婪。
说到底,老年人的搭伙相伴,也不过是两个历经岁月的老人,各取所需。
若条件和实力不对等,必然会引起失衡,给老年时光增加烦恼,何苦哀哉!
我们每个人都有追求感情的权力,但也有独自走过岁月的勇气。
至于房子和钱,我的认知,是留给自家儿孙。
所以,儿媳过来借钱为孙子结婚,我没有一丝犹豫,让她都拿走。
这既是我对儿孙的态度,也是给自己的晚年奠定基础。
若因钱财跟儿孙之间有了心结,隔阂,做老人的心里始终是放不下的。
钱财本身就是为生活服务的,孙子的婚事是头等大事,延续香火,也是孝心。

儿媳重新给我写了一份借据,我想着说,不用这么麻烦,一家人不必这样。
我每月4900的退休金根本花不完,只要我再健康地活几年,也就啥都有了。
身体指标都还行,偶尔会有个头疼脑热,吃点药就过了。
人老了,钱在我这里,只是心安的数字,帮到孙子,也是一份亲情互助。
孙子结完婚,儿媳把存折又还给我,说用收的礼金给我补上了。
我相信儿子儿媳,他们也对我格外上心。
很早我就跟儿子说,将来我身体不好,也不用他们伺候,我去养老院。
不要把去养老院看成是因儿孙不孝,要学会真正的亲情课题分离。
每个人的人生,都需要自己去走,依靠谁都最终都会失望。
没有希望也就没啥失望,保持好心态平和,安静地过日子。
无事多走出去享受阳光,闲着时多读读书,让自己有事做。
就不会闲得发慌,无事可做的晚年,才是折腾生活琐碎的根源。
有个爱好,填补老去时光里的孤独寂寞,与自己和解相伴,让时光精彩。
人老了,对儿孙不必吝啬,血脉相连,几十年的父子母女,知道彼此的品行。
相信子女,也是相信自己,相互给予最温暖的亲情互助,更有利于我们的晚年生活。
对此大家认为我的选择对吗?
(本文故事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请理性阅读。)
作者:华贵禅心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畅聊余生时光。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