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龙股份借款15亿救急,“东莞富豪”收10%利息!

野马财经 2025-02-05 23:17:06

15亿关联借款是救命草还是催命符?

作者 | 谢美浴 高远山

编辑丨武丽娟

来源 | 野马财经

“券商影子股”锦龙股份(000712.SZ)开启“借新还旧”模式。

2月4日,锦龙股份公告称,公司拟向控股股东新世纪公司及其母公司弘舜公司借款,总额不超过15亿元,借款期限为一年,年利率预计不超过10%。

借款原因,是为了偿还锦龙股份此前的借款,以及补充公司流动资金,能够缓解公司财务压力,符合公司的整体利益。可谓“拆东墙,补西墙”。

公告显示,15亿元额度内,锦龙股份可根据各时段的资金需求向新世纪公司和弘舜公司分期借款,分期还款。且本次向两家公司的借款无需提供任何抵押或担保。新世纪公司持有锦龙股份27.9%股份,新世纪公司和弘舜公司为锦龙股份关联方,2025年1月1日至今,锦龙股份累计向上述关联方借款3599万元。

有投资者认为,这是“自己借自己的钱再想办法做账把钱到自己兜里。”不过也有投资者指出,“没有任何抵押和担保,这个利息已经算很低了。”

图源:股吧

2月5日晚间,锦龙股份又发布了关于公司拟转让所持有的中山证券67.78%股权进展公告。截至目前,本次交易已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预挂牌。

目前,锦龙股份持有中山证券67.78%的股权,这部分股权正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预挂牌;持有东莞证券40%的股份,其中20%的股权正在转让中。

截至2月5日,锦龙股份报收12.96元/股,总市值116.12亿元。

01年前刚被“催债”锦龙股份资产负债率已超80%

两个月前,2024年12月15日,因借款合同纠纷,广东立合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合投资”)向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越秀法院”)提起诉讼并申请财产保全,导致锦龙股份所持东莞证券6602.9万股股份被冻结,占到后者注册资本的4.4%。

立合投资成立于2016年10月,经营范围包含企业自有资金投资;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投资咨询服务;商品批发贸易等。

锦龙股份表示,公司正积极与相关方沟通、解决借款合同纠纷事宜,同时公司将向越秀法院申请解除对东莞证券股份的冻结措施,锦龙股份尚未收到相关诉讼文书。

与此次借款纠纷类似,2024 年 1 月,锦龙股份向烟台智库典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库公司”)借款5000万元,因未能在借款到期日及时偿还,锦龙股份持有的东莞证券4995万股股份被法院冻结。不过,锦龙股份后续与智库公司就上述借款展期事宜达成一致,已解除该笔股权冻结。

不过,因资金流动性出现阶段性紧张,锦龙股份仍有多笔债务到期未能清偿。

2024年10月29日,锦龙股份披露,其向广东景天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广州金保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平安银行广州分行的借款已经到期,借款本金分别为1500万元、8000万元、5.77亿元。截至公告当日,锦龙股份到期未清偿债务合计为6.72亿元。

图源:罐头图库

实际上,锦龙股份的债务问题早已显现。据锦龙股份财报,2016年以来,其每年年末的负债总额均在150亿元以上。此外,2021年至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锦龙股份资产负债率分别为 74.86%、77.66%、77.17%;2024年三季度末,锦龙股份资产负债率为81.49%。

2023年末,锦龙股份(不含子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76.37%,借款余额为55.98亿元,其中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合计本金余额为42.57亿元,未受限货币资金余额为21.57万元。到2024年前三季度,锦龙股份负债总额196.98亿元,长期借款短期借款合计57亿元。

锦龙股份在2023年年报中提到,其偿债所需要的资金主要依赖于借款融资和控股及参股的两家证券公司的分红。

而有迹象表明,锦龙股份的融资能力难言乐观。

2024年1月16日晚,锦龙股份公告称,为补充流动资金,董事会同意锦龙股份向烟台智库典当有限公司借款5000万元,期限6个月。

金融机构向典当行借钱实属少见。据“蓝鲸财经”报道,有业内人士指出,相对银行等金融机构,典当公司的借款利率较高,“一般没有其他更好的融资渠道了,才会选择这种方式。”

此外,锦龙股份此前就曾向大股东请求援助。2024年2月、4月,锦龙股份就先后公告称,向第一大股东东莞新世纪借款不超过15亿元,向第二大股东朱凤廉借款4亿元。不过,据Wind数据显示,锦龙股份前三大股东,已经将持有的95.38%的股权质押,该部分股权占锦龙股份股本的47.73%。

如今旧账未平,又添新账。

1月17日,锦龙股份公告称,实际控制人杨志茂和控股股东新世纪公司所持有的锦龙股份部分股份将被司法拍卖,合计6230万股。其中,杨志茂被拍卖6030万股,占其所持股的比例高达90.95%。

图源:罐头图库

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工程执行主任袁帅指出,“为了增强融资能力,锦龙股份可以考虑多元化融资渠道,如发行债券、引入战略投资者等,以降低对单一融资方式的依赖。同时,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盈利能力,也是提升融资能力的重要途径。此外,锦龙股份还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灵活调整融资策略,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融资风险。”

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则认为,“目前锦龙股份只能通过出售资产出售股权来解燃眉之急,长期看则是通过改善经营状况,调整业务结构,改善资产结构,提升盈利能力来逐步降低负债率。”

02锦龙股份接连“卖子”补充现金资产

通过控股中山证券和参股东莞证券开展证券业务,锦龙股份是市场公认的证券板块“影子股”。而面对债务负担与业绩压力,锦龙股份已将东莞证券和中山证券股权先后摆上了“货架”。

具体来看,2023年11月,锦龙股份计划转让持有东莞证券的3亿股股权,占东莞证券总股本的20%,彼时东莞证券IPO正处于“已受理”阶段;一个月后,锦龙股份将转让股权“追加”到全部持有的6亿股,占东莞证券总股本的40%。

2024年9月23日,锦龙股份在重大资产出售报告书草案中称,根据公开挂牌结果,锦龙股份分别向交易对方东莞金控和东莞控股转让持有的东莞证券1.94亿股和1.07亿股股份(分别占东莞证券总股本的12.9%和7.1%),本次交易总价款为22.72亿元,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

公告还显示,本次交易尚需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以及取得相关监管机构的批准,能否取得上述审批以及最终取得审批的时间均存在不确定性。

图源:罐头图库

值得关注的是,因拟出让上述东莞证券股权,锦龙股份2024年10月收到了深交所问询函,要求锦龙股份回答在盈利能力较差的情况下,出售盈利标的资产的原因及必要性等问题。

锦龙股份在回复中表示,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特别是中山证券投资银行业务、期货经纪业务净收入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下降等因素影响,自 2021 年以来锦龙股份即呈现收入规模萎缩、业务运营亏损的状态。

具体来看,2021年至2023年,锦龙股份营业收入分别为10.06亿元、2.47亿元、1.92亿元;分别亏损1.31亿元、3.92亿元、3.84亿元。

2024年,锦龙股份净利润预计比上年同期增长71%-85%,但依然亏损,预计亏损1.11亿元至5760万元。

而中山证券也已经连续三年亏损,营业收入从2021年10.47亿元降至2023年4.9亿元;2021至2023年分别亏损0.53亿元、1.8亿元、9110.14万元。

东莞证券同期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7.01亿元、22.99亿元、21.5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0亿元、7.91亿元、6.35亿元。

尽管来自东莞证券的投资收益构成了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重要来源,但锦龙股份表示,相比之下,公司净利润受母公司财务负担的影响更为严重。

通过出售东莞证券股权,锦龙股份能够实现回笼资金。锦龙股份表示,收回的现金价款中,约 3 亿元拟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其余均拟用于偿还上市公司债务。

此外,2024年6月5日,锦龙股份发布公告称,将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以公开挂牌的方式,转让其所持有中山证券的全部12.06亿股股权,占中山证券总股本67.78%。

2024年11月25日,锦龙股份称,该笔交易已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预挂牌,预挂牌仅为信息预披露,目的在于征寻标的股权意向受让方。

锦龙股份表示,后续将统筹推进相关股权交易事项,确保不出现可能导致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后主要资产为现金或者无具体业务的情形。

03东莞“前首富”兴衰史

锦龙股份决定“出清”两大券商子公司,“锦龙系”的“金融梦”亦同此凉热。

截至2024年三季度,锦龙股份前三大股东分别为东莞新世纪、朱凤廉、杨志茂,三方为一致行动人,共持股50.04%,实控人为杨志茂。财报显示,东莞新世纪为杨志茂实控公司,朱凤廉为杨志茂配偶。

杨志茂1963年出生于东莞凤岗镇,1984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毕业后在广东广播电视厅工作,期间经人介绍牵线结识了自己的妻子朱凤廉。

1994年杨志茂创办了东莞市新世纪英才学校,这是“东莞市一级学校”,也是当地知名的私立“贵族学校”。

办学堂挣到第一桶金的杨志茂夫妇开始进入地产行业,1997年,杨志茂成立新世纪科教拓展有限公司,并在东莞不断升温的房价中赚得盆满钵满。

2000年,杨志茂登陆资本市场。东莞市新世纪通过买下金泰集团29.7%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后者在深交所挂牌,涉足纺织、陶瓷等多个行业。

据新媒体“华商韬略”报道,当时东莞市新世纪豪掷的1亿元,其中的3千万,来源于通过质押全部股份向东莞凤岗农信社、东莞石碣农信社筹得的借款。

此后,杨志茂对金泰发展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公司名称更改为锦龙股份,业务也逐步从纺织业务向自来水业务和房地产业务过渡。

图源:罐头图库

不过,没几年,杨志茂又对金融业产生兴趣,逐步剥离房地产业务,通过收购证券公司股权的方式介入金融业务,打造金融版图。

杨志茂的“第一块拼图”就是东莞证券。2007年锦龙股份入股东莞证券,曾计划在2012年通过定增进一步拿下控股权,但当时东莞证券国有、民营股东多达7家,杨志茂历经5年斡旋,都未能拿下东莞证券控股权。2013年杨志茂火速转向中山证券,这次一举拿下后者绝对控股权。

自此,杨志茂开始以锦龙股份为金控平台,以中山证券和东莞证券为重心,打造金融版图。2013年锦龙股份还从大股东那里受让了东莞农商行的部分股权。

2015年,杨志茂夫妇以14亿美元的净资产首次登上胡润百富榜,位列福布斯华人富豪榜第237名。他们超越了当时的东莞首富张茵,成为东莞首富。

据《新财富》于2017年关于“28大民营金融系族”的重磅盘点中,当时“锦龙系”涵盖券商、银行、期货、基金4大金融业态,持股9家金融机构。其中控股中山证券及大陆期货,参股东莞证券、东莞农商行、华联期货、清远农商行、益民基金、清远农信社、世纪证券。

据《新财富》报道,“锦龙系”凭借上述持股金融机构数量,在2017年跻身“28大民营金融系族”第6位,“万向系”“泛海系”“涌金系”等当时都位居其后。

值得一提的是,为在股权争夺战中获得便利,杨志茂向有关人员行贿。后东窗事发,杨志茂单位行贿罪罪名成立,于2017年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

此后,“锦龙系”的金融版图便也开始收缩。

近年来,锦龙股份开始陆续出售上述的部分金融牌照。2019年8月锦龙股份公告称,将所持有的东莞农商行全部股权予以转让,转让价款2.31亿元。同年,中山证券退出益民基金股东序列。2021年锦龙股份将所持华联期货股权全部转让给东莞金融控股集团。

财报显示,2023年,锦龙股份控股和参股的金融机构主要有:中山证券(67.78%)、东莞证券(40.00%)、清远农商行(0.06%)。

其中,中山证券控股子公司和参股的公司主要有:深圳锦弘和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00%)、深圳锦弘劭晖投资有限公司(100%)、上海大陆期货有限公司(51%;及其下设全资子公司上海杰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及世纪证券(0.48%)。

另据东莞证券《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3月,其仍持有华联期货49%的股权。

当然,中山证券、东莞证券全部被出手,这些公司的参控子公司也就和锦龙股份没有关系了。

此外,据天眼查显示,东莞新世纪持有东莞农商行0.9%的股权。

《新财富》曾评论,发端于实业的民营资本,在完成产业积累之后,便有向金融业上溯的必然冲动。

杨志茂的“锦龙系”也是如此,以教育和房地产实业起家,之后大举进军金融业。然而,历经多年,“锦龙系”还是选择回归到了实业。当前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正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锦龙股份打算充当“卖铲人”,发展算力业务。

廖鹤凯认为:“锦龙股份打算转型的原因,主要还是想降低原有业务对经营的拖累,通过打造热门的算力业务来提升股价;同时期望突击完成转型提升业绩。短期看前者的可能性更大。”

你怎么看昔日东莞首富的“锦龙系”发展到如今“拆东墙补西墙”的境地?评论区聊聊吧。

0 阅读:19

野马财经

简介:关注金融创新的财经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