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8000亿!马云归来,阿里爆了

开开案例 2025-02-18 05:35:39

今天上午(2月17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最高规格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这场会议对于今年民营经济发展所释放出的积极信号不言而喻。

值得注意的是,“消失”多年的马云受邀参加了这场座谈会。

自2020年上海外滩金融讲话之后,马云在公共场合已经消失了近五年。如今,马云“归来”,对于阿里巴巴而言,无疑是打了一剂强心针。

事实上,阿里巴巴的股价早已经有了反应。

春节之后,阿里港股股价从1月13日的低谷77港元一路飙升至2月17日的122港元,涨幅近60%,市值暴增8000多亿港元。

阿里为何突然“爆了”?

DeepSeek爆红,阿里受益

阿里爆红的核心原因,不是因为电商,而是因为AI。

过去三年间,阿里巴巴在资本市场经历了一场“滑铁卢”:拼多多市值反超的羞辱,抖音电商摧枯拉朽的冲击,淘天集团季度增速跌破5%的窘迫,让这个曾经的电商巨头一度被外界看衰。

但鲜少有人注意到,马云在2017年杭州云栖大会埋下的AI火种,正在资本市场燃起燎原之势。尤其是DeepSeek的横空出世,意外点燃了阿里的“第二增长曲线”。

DeepSeek的崛起本是一场属于创业公司的神话:这一由国内团队开发的低成本、高性能大模型,凭借接近OpenAI的技术表现,彻底打破了国际资本对中国AI“缺乏原创性”的偏见,甚至引发华尔街对中国AI潜力的重新评估。

如果沿着电商的业务主线来看,阿里的颓势并没有得到有效逆转,资本对于其电商的增长偏见也没有得到彻底改善。但是随着DeepSeek横空出世,AI成为了资本市场的热门叙事概念,阿里巴巴的AI替代了电商,重新受到了资本重视。

一方面DeepSeek没有上市,股市中的资本无法参与;另一方面,国内热门的AI公司中,豆包和Kimi没上市,百度又不够突出。

除此之外,在DeepSeek引爆市场热情后,阿里迅速推出Qwen2.5-Max模型,其评测得分超越DeepSeek-V3和Meta的Llama。更关键的是,斯坦福团队以不到50美元的成本,基于阿里的通义模型接近DeepSeek-R1的核心功能。

因此,DeepSeek引发的这一轮AI资本躁动,最终在阿里巴巴身上找到了宣泄口。

谁能想到,阿里巴巴从一个似乎过气的电商龙头,蜕变为一个备受瞩目的AI龙头,仅仅相隔了一个春节。如今,阿里俨然成为市面上最火热的AI概念股之一。

苹果“神助攻”

如果说DeepSeek是阿里AI故事的序章,那么与苹果的合作则是引爆市场的“催化剂”。

2月初,阿里宣布成为苹果中国区AI功能合作伙伴,为iPhone提供本地化AI服务。

中国AI企业长期受困于“技术强、变现难”,而苹果的付费生态为阿里提供了直接变现通道。

此外,阿里-苹果联盟缔造的“移动AI原生操作系统”的新范式,可能成为中国企业首次在AI时代拿到定义行业标准的机会。

苹果选择阿里作为iOS18 AI功能合作伙伴的决策,堪称“神助攻”。2月13日,当蔡崇信确认阿里与苹果的合作后,阿里港股一度上涨超9%,创下自2023年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

苹果的背书,不仅为阿里打开了C端AI应用的想象空间,更让国际投资者意识到:中国AI的竞争已从“闭门造车”升级为“全球产业链卡位战”。

马云的AI棋局

阿里此轮暴涨看似偶然,实则是马云布下的一盘大棋。

马云的AI棋局早在达摩院时期便已开始:

2017年,马云成立达摩院,喊出“服务20亿人”的豪言;

2020年,达摩院启动中文多模态预训练模型M6项目,彼时电商仍是绝对主业,AI只是“边缘创新”;

2023年蔡崇信、吴泳铭接棒后,阿里开启“断舍离”模式,剥离银泰、高鑫零售等非核心资产,只为聚焦AI与云计算。

马云在2024年蚂蚁集团20周年活动上的发言,尤其显露了战略野心:“AI会改变一切,决定胜负的是今天为未来做了什么。”

今天的阿里,市值2.32万亿港元,市盈率26.36,仍低于五年均值。然而,马云用一场豪赌证明:当一家巨头愿意为技术信仰“烧钱十年”,资本市场的偏见终会烟消云散。

如今的阿里,已不再是那个“电商旧王”,而是中国AI新时代的叙事主角——至少,在下一个DeepSeek出现之前。

0 阅读:0

开开案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