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拿起你的iPhone,屏幕上没有刘海,没有打孔,只有一整块完整的显示区域。前置摄像头藏在屏幕下面,Face ID依然好用,屏幕还更流畅。这样的场景是不是有点像科幻电影?
但这不是幻想,而是苹果正在努力的方向。
显示器行业分析师Ross Young和彭博社记者马克·古尔曼最近都爆料,苹果计划在2026年的iPhone 18 Pro系列上引入屏下摄像头技术。这项技术会怎么改变我们手里的手机?
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从打孔到屏下,苹果的全面屏之路
屏下摄像头技术并不是新鲜概念,安卓手机几年前就已经在尝试,把前置摄像头藏到屏幕下方,实现所谓“真全面屏”。
苹果这次加入,目标显然不只是跟风,而是要把这项技术做到更好。根据Ross Young的消息,苹果最早在2022年预测iPhone 16 Pro系列会在2024年部分引入屏下方案,但后来计划调整,推迟到了2026年的iPhone 18 Pro系列。
马克·古尔曼也在他的Power On新闻通讯中提到,苹果会在2026年或2027年的Pro机型上缩小“灵动岛”,把部分传感器移到屏幕下面。
具体来说,iPhone 18 Pro系列不会一步到位实现完全屏下摄像头。
Ross Young透露,苹果会先采取过渡方案:在屏幕顶部留一个“单孔”给前置摄像头,类似现在常见的安卓手机设计,而其他组件,比如光线感应器和距离感应器,会藏到屏幕下方。这样既能让屏幕看起来更简洁,又能保证前置摄像头的拍照效果。
预计这种“屏下 + 打孔”的设计会在Pro系列上用两年,也就是2026年和2027年。到了2027年,苹果才可能推出真正的屏下摄像头方案,前置摄像头也完全隐藏,屏幕上不再有任何开孔。
这背后是苹果对技术成熟度的要求。屏下摄像头听起来很酷,但实现起来并不简单。
屏幕下方的摄像头需要透过显示面板拍照,容易影响成像质量。苹果显然不想仓促上马,而是选择逐步优化,先把对光学要求不高的传感器藏起来,再解决前置摄像头的问题。
这种策略也符合苹果一贯的风格:不追求首发,但要做到最好用。
除了屏下摄像头,苹果还在屏幕刷新率上加码。Ross Young预测,2025年所有iPhone机型都会用上LTPO面板,支持120Hz高刷新率。现在只有Pro系列有这个功能,普通版还是60Hz。
到了2025年,不管是基础款还是Pro款,屏幕滑动都会更顺滑,玩游戏、刷视频的体验也会更好。这跟屏下技术一起,说明苹果在屏幕上的野心不小,想让iPhone的显示效果再上一个台阶。
值得一提的是,基础款iPhone也不会完全落后。Ross Young提到,在Pro系列用两年“屏下 + 打孔”方案后,2027年基础款可能会跟进这个设计。
这意味着苹果想把新技术逐步下放到全系产品,而不是只留在高端机型上。
听到这些消息,很多人可能会纠结:现在买iPhone划算吗,还是等屏下摄像头出来再说?我的建议是看需求。如果你手里的手机还能用,或者刚买了iPhone 15系列,完全不用急着换。
iPhone15搭载的A17芯片性能很强,摄像头也很不错,日常用个三四年没问题。120Hz刷新率和屏下摄像头虽然吸引人,但对大部分人来说,可能只是锦上添花,不是刚需。
如果你的手机已经用了好几年,确实需要换新,可以考虑iPhone 16系列或者等明年的iPhone 17系列。
2025年全系120Hz的消息已经比较确定,买到手不会觉得落伍。至于屏下摄像头,2026年才上Pro系列,技术刚落地可能还有优化空间,喜欢尝鲜的可以到时候入手,想稳妥点的可以再晚一年,等2027年技术更成熟。
另外,苹果的发布会和可靠的爆料值得多关注。像Ross Young和马克·古尔曼这样的业内人士,消息准确率挺高,能帮你提前了解苹果的动向。不管是追新科技还是想买个耐用的手机,掌握一手信息总没错。
屏下摄像头技术是智能手机发展的一个趋势,苹果加入这场竞争,会让这项技术更快普及。从2026年的iPhone 18 Pro开始,我们会看到屏幕越来越干净,边框越来越窄,视觉体验也会更沉浸。
搭配120Hz刷新率,iPhone的屏幕素质会比现在强不少。等到2027年,真正的屏下摄像头落地,可能连最后一个“单孔”都会消失,iPhone会变成一块纯粹的屏幕。
苹果的节奏很明确:先在Pro系列试水,再推广到全系。这种策略既能保证高端用户先体验到新技术,也能让基础款用户不至于等太久。
未来几年,iPhone的设计和功能肯定会更吸引人。如果你对科技发展感兴趣,不妨多留意苹果的下一步动作。2026年会是个关键节点,咱们到时候见分晓!
发文声明:本文章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信息整理,如有不实,请联系删除,一切信息以品牌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