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佛、不信和尚

兴韩行 2024-04-03 11:19:15

四川一名佛教寺庙住持僧人,与一名娱乐圈女主播发生关系后陷入被敲诈的事件,又一次震碎了网民的三观。

花和尚的戒牒被注销了,等于是取消了从业资格证。然而,注销戒牒容易,却无法注销大众对和尚的负面印象。

有人好奇,怎么和尚也干这种事?

其实,和尚也是人,虽然落发为僧,在庙里修行,但是道行未必比普通人更深,也许只是他们的谋生职业选择不同而已。

没有道行的和尚,自然守不住色戒。守色戒有多难,修行就有多难,饱暖思淫欲,是动物的本能,既然和尚也是人,那怎么解决个人生理需求呢?

真正修行入境的和尚,根本就没有这类欲望和生理需求,它就是修行的原理。一个人的精力非常充足的时候,如果能通过打坐修行保持不漏,它就可以向上升华,变成元气。如果做不到不漏,就只能定期发泄,俗称泄欲。

欲望是修行的大碍,欲望包括男、女之间的性欲, 以及“贪、嗔、痴、疑”等念头。通过念经、打坐、颂号,如果使能量往上走,向头顶上行,把下面的能量,由精变成气,气再上升到头顶,就变成光,精气变成光之后,就可以散发出去了。

修行层次越高的人,头顶上的光越强,影视中看到的菩萨和佛,头顶上都有光圈,称为佛光。

修行不够的和尚,和普通人差不多,元气无法上升变成光,就只能转到下面。结果,神光变成气,气再变成了精,就保持着生理反应,无法摆脱性欲需求,容易精虫上脑,欲望不受控制,与女主播发生关系就不奇怪了。

修行不是那么好修的,佛门也不是绝对清净之地,偷腥,守不住戒的和尚自古有之。

《水浒传》里面,报恩寺和尚裴如海与梁山好汉杨雄的老婆私通,最终身首异处。

性欲是动物生命繁衍的本能,修行则是反其道而用之。

出家人通过戒除欲望,特别是性欲,从而超越生理层面,将原来需要泄欲的能量通过头顶的神光发散出去,减少了修行的干扰。

守不住色戒的和尚,自然不能让众人信服。和尚原来是对修行者的尊称,具有较高修行和道德修养的出家人才能被称为和尚,并不是剃了光头,披着袈裟,住在寺庙的人就有资格称为和尚。

人心不古,高僧已不多见,像虚云和尚、弘一大师,本焕老和尚之类的人物都已成为传说。

和尚偷腥是佛门大忌,人们一想到六根未净的和尚都要吃荤、搞男女关系,寺庙还能让人安心跪拜祈福吗?

为什么不能?你拜的是佛,又不是和尚,是信佛,不是信和尚。

和尚与佛是两码事,和尚并不是佛的代言人,和尚可以出入豪车、花天酒地、炒股买房,与女主播发生关系被敲诈的住持还兼任政协委员,但佛不会。

功利性强的人总是选择信和尚,希望能够直接得到高僧点化和加持,加速修行的速度。

信和尚,就好比信明星广告人一样,如果明星的人格垮了,商品的信誉也随之受到影响。

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将修行寄托在和尚身上呢?和尚能保佑你吗?真的能加持你吗?

淡泊清欲之人选择信佛。“佛”是佛教中对修行成功者的称呼,是一种状态,是通过长期修行和觉悟而达到的境界,是超越苦难和轮回的解脱之道,并不是某个具体的人或神。

西游记里面的如来佛,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佛,是佛教中的一个概念,如来,即如实而来。

如《金刚经》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每个人都有成佛的潜能,能够觉醒,开悟,这才是人们信佛的底层生命力。

现代寺庙商业气息过浓,已经失去了佛教色彩本意,寺庙文化、和尚身份往往沦为商业圈钱的道具。

2013年,海宁禅寺大和尚昌鉴骗取功德款、喝酒、吃肉、包养多名情人等丑闻曝光之后,千年古寺的名声毁于一旦。

和尚会变坏、会死,庙门也会破败,但是佛不会亡。修行者,未必要皈依佛门,只要心中有佛,哪里都是修行。

人是未觉悟的佛,佛是觉悟的人。

0 阅读:3

兴韩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