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西北大地,面食是当之无愧的主食王者,而烤馍,更是许多人童年时光必不可少的记忆,烤馍承载着千年饮食文化,慰藉着代代西北人的辘辘饥肠,更于时光流转中,将独特风味播撒至四方,吸引众多的消费者。
制作烤馍,始于对原料的精挑细选。西北优质小麦磨成的面粉,粉质细腻、麦香浓郁,加水揉和,力道与技巧缺一不可。经验老到的主妇或匠人,双手似有魔力,反复揉搓面团,直至其光滑柔韧、劲道十足,宛如熟睡婴儿的肌肤。醒发后的面团被分成大小均匀的面剂子,或搓成圆球状,或擀成扁平饼状,塑形过程尽显西北人的豪迈利落。
塑形完毕,入炉烤制才是关键。传统土炉,以泥坯砌成,内壁糊上厚厚的黄泥,燃旺果木、炭火,待炉温飙升,馍坯贴壁入炉。瞬间,火苗舔舐着馍坯,麦香裹挟着果香、炭香肆意飘散。烤馍师傅不时透过炉门观察火候,适时翻面,确保受热均匀。不多时,原本洁白的馍坯摇身一变,周身金黄泛红,外皮酥脆,用手轻敲,“咔咔” 作响;内里绵软蓬松,气孔细密,仿若海绵,锁住面粉原始清香。
西北人的生活,处处有烤馍身影。农忙时节,田间地头,劳作半日的农民席地而坐,从布袋掏出烤馍,就着咸菜、大葱大口啃食,麦香混合咸香,瞬间驱散疲惫,补充体力;长途跋涉的旅人,行囊里必备几个烤馍,干燥耐存,饿了随时掰下一块,越嚼越香,伴其穿越茫茫戈壁、漫漫沙海;阖家欢聚的节庆时刻,精致雕花、点缀红枣核桃的烤馍端上桌,寓意团圆美满、生活富足,是必不可少的仪式感。
文化层面,烤馍浸润民俗风情。新生儿满月,邻里乡亲会送来特制的满月馍,馍上塑有兔子、莲花等吉祥图案,祈愿孩子健康成长、前途似锦;新人成婚,花馍造型繁复,龙凤呈祥、鸳鸯戏水,红红火火,传递对新人琴瑟和鸣的祝福;老人寿辰,寿馍硕大圆润,寿桃点缀,寿星分食,福泽绵长。
时过境迁,烤馍也走出西北 “深闺”。城市街头,主打西北风味的餐厅,烤馍成招牌小吃;电商平台,真空包装的烤馍销往天南海北,让游子解乡愁,让外地人尝鲜。即便工艺有所改良、口味稍作调整,不变的是那份源自黄土地的质朴醇厚。
回望西北大地,袅袅炊烟下,烤馍香气依旧。它是食物,填满胃囊;是文化符号,诉说往昔;更是游子心底的牵挂,无论走多远,一口烤馍,就能寻到回家的路,重拾记忆里的温暖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