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吕梁那片广袤而厚重的黄土地上,有一种美食,它没有华丽的外表,没有繁复的工艺,却如同一首质朴的民谣,在时光的长河中悠悠传唱,它就是吕梁纯碱烤馍。
初遇吕梁纯碱烤馍,是在一个热闹的集市上。集市里人声鼎沸,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我穿梭在人群中,目光被一个散发着淡淡麦香的摊位吸引。摊位上,一排排金黄酥脆的烤馍整齐地摆放着,宛如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那金黄的色泽,仿佛是被阳光亲吻过的颜色,让人看了便心生欢喜。我忍不住走上前去,拿起一个烤馍,轻轻咬了一口,只听“咔嚓”一声,酥脆的外皮在齿间碎裂,紧接着,一股浓郁的麦香和淡淡的碱香在口中散开,那味道,纯正而醇厚,瞬间唤醒了我味蕾深处的记忆。
带着这份惊喜,我开始探寻吕梁纯碱烤馍背后的故事。原来,这看似简单的烤馍,制作过程却饱含着吕梁人民的智慧和心血。
制作纯碱烤馍,首先要在面粉的选择上精益求精。吕梁当地的优质小麦,经过精心研磨,磨出的面粉细腻而富有弹性,散发着天然的麦香。将面粉倒入大盆中,加入适量的温水和纯碱,纯碱是这道美食的灵魂所在,它不仅能中和面粉中的酸性物质,还能让烤馍在烤制过程中产生独特的口感和香气。揉面是一门技术活,需要双手用力揉搓,让面粉、水和纯碱充分融合,直到面团变得光滑而有韧性。这个过程,就像是在与面团进行一场亲密的对话,每一个动作都倾注着制作者的心血。
揉好的面团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让它在温暖的环境中慢慢苏醒,膨胀起来。发酵好的面团被分成一个个小剂子,再用手掌轻轻按压成圆饼状。此时,制作者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喜好,在面饼上划上几道花纹,这些花纹不仅增加了烤馍的美观度,还让它在烤制过程中受热更加均匀。
最后,将面饼放入特制的烤炉中。烤炉里,炭火熊熊燃烧,散发出炽热的温度。在高温的烘烤下,面饼逐渐变得金黄酥脆,香气四溢。制作者需要时刻关注烤炉的情况,根据面饼的颜色和香气变化,适时调整火候,确保烤馍的品质。
吕梁纯碱烤馍,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吕梁人民生活的缩影。在过去艰苦的岁月里,它是人们餐桌上的主食,陪伴着人们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在农忙时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纯碱烤馍,喝着小米粥,简单而满足。那烤馍的香气,弥漫在小小的屋子里,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美食琳琅满目,但吕梁纯碱烤馍依然在人们心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承载着吕梁人民的乡愁和记忆,是游子心中永远的牵挂。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尝一口那熟悉的纯碱烤馍,仿佛就能回到家乡的土地上,感受到那份浓浓的亲情和温暖。
吕梁纯碱烤馍,就像一首悠扬的乐章,在岁月的舞台上奏响着动人的旋律。它用最朴实的方式,诠释着生活的美好和真谛。让我们用心去品味这份来自吕梁大地的独特美味,感受那穿越时光的温暖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