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梁从学重伤被误埋,采药大娘发现后:没药,只能用土法子
1936年的一个炎热夏日,在湖北黄冈的山区,一场激烈的遭遇战刚刚结束。战场上,一位重伤的红军军官被同伴用树枝草草掩埋。他就是有"梁老虎"之称的红28军245团团长梁从学。子弹从他的左胸穿透而过,鲜血染红了整个上衣。在那个医疗条件极其匮乏的年代,战友们不得不忍痛离开。
然而,命运往往在绝境中显现转机。一位采药的老大娘在上山时发现了奄奄一息的梁从学。在那个年代,农村既无医院,也无药品,更不用说专业的医疗器械。面对胸前鲜血淋漓的伤口、身上爬满的蛆虫,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究竟用了什么土办法,让濒死的红军团长起死回生?
一、红军团长的生死瞬间
1936年8月的一个清晨,红28军245团在向鄂东地区转移的途中,接到紧急情报:国民党军一个营的兵力正从马曹庙方向快速逼近。时任团长的梁从学立即召集指挥班子研究对策。
当时的地形十分不利,245团正处在两座山之间的谷地,四周都是光秃秃的山坡,没有任何遮蔽。如果继续行军,必然会在空旷地带与敌人遭遇;如果后撤,又会暴露目标,给敌人居高临下的射击机会。
梁从学经过快速判断,决定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他将部队一分为二:主力在政委杨克志的带领下,从西侧密林穿插包抄;自己则带领一个加强连在东侧阻击,将敌人注意力吸引过来。
上午九点,敌军果然沿着预想的路线出现。梁从学命令战士们隐蔽在山坡凹陷处和零星的灌木丛中,严守纪律,不许轻举妄动。当敌军先头部队进入伏击圈后,梁从学一声令下,密集的火力网瞬间笼罩了敌人。
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敌军阵脚大乱。正当他们慌乱调整队形时,杨克志率领的主力部队从侧翼发起猛烈进攻。敌军腹背受敌,伤亡惨重,开始仓皇后撤。
就在这关键时刻,一发子弹击中了正在指挥战斗的梁从学。子弹从左胸穿入,在肩胛处留下了一个碗口大的创口。随行的卫生员立即上前施救,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只能进行最基础的包扎。
形势危急,敌军的增援部队很快就会到达。为了不拖累大部队转移,梁从学下达了最后一道命令:让部队立即撤离。在失血过多的情况下,他很快失去了知觉。战士们见团长已经气息全无,只能按照战时规定,用树枝和杂草简单掩盖,在附近做了记号,准备后续再回来安葬。
天色渐晚,血腥味开始在空气中弥漫。梁从学的身体被遗留在荒山野岭之中,生死未卜。这位有"梁老虎"之称的红军团长,曾在多次战斗中带领部队转危为安,此刻却躺在荒野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死考验。
二、乡野之间的生机
战斗结束后的第三天清晨,住在山脚下杨家湾的王婆婆背着竹篓上山采药。这是当地村民的一项重要副业,采集的草药可以卖到县城的药铺换取生活必需品。由于前几日的枪战,山上一直没人敢去,这天枪声终于平息,王婆婆才摸黑起来赶早。
当她行至半山腰的一片杂草丛时,听见微弱的呻吟声。循着声音走近,发现树枝下露出一角军装。小心掀开覆盖物,一个浑身是血的年轻军人出现在眼前。从帽子上的红五星,王婆婆认出这是一名红军战士。
情况十分危急。梁从学的伤口已经开始腐烂,衣服和血迹粘在一起,蛆虫在伤口处蠕动。王婆婆立即放下药篓,用随身携带的水壶给伤员润湿嘴唇。她赶紧跑回村子,找来了同村的李大伯和张叔。
三个人合力用门板将梁从学抬到了王婆婆家的偏院。为了避免引起注意,他们将院子用厚草帘遮挡起来。王婆婆的小儿子立即被派去通知住在邻村的赤脚医生老周。
这时,消息已经在可靠的乡亲中传开。当天下午,村里的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聚在王婆婆家商议对策。大家都明白,救助红军要承担极大风险。但是,自从红军在这一带活动以来,帮助穷苦百姓打土豪分田地,村民们早就将红军视为自家人。
老周医生带着简陋的医具赶来时,已经是傍晚。检查过伤势后,他的脸色变得凝重。伤口感染严重,如果不及时处理,随时可能危及生命。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连最基本的消毒药品都无法获得。
村民们分头行动起来。王婆婆家的谷仓被清理出来,铺上新的稻草,成了临时医疗室。几位村妇轮流煮沸水,用来清洗伤口。张叔家的儿子被派去周边村庄打探消息,防止敌人突然搜查。李大伯则负责在村口放哨,有任何动静就立即示警。
为了掩人耳目,村民们还特意安排,每天只由固定的两三个人到王婆婆家帮忙。其他人则该干什么干什么,表现得与平常无异。晚上,村里的青壮年轮流值守,既要照料伤员,又要警惕敌人的突然袭击。
就这样,一个严密的救助网络在这个偏僻的山村悄然形成。白天,王婆婆依然照常上山采药,却总是特意摘一些对伤口有益的草药带回来。村民们就这样,用最朴素的方式,开始了对这位红军团长的救治。
三、土法子里的智慧
在王婆婆家的谷仓里,老周医生和村民们开始了一场与死神的较量。没有医疗器械,没有消毒药品,他们只能依靠祖辈相传的土办法展开救治。
第一步是处理伤口的感染问题。老周医生让人烧了一大锅稻草,将灰烬过筛,选取最细的草木灰。这些草木灰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和碱性,可以帮助止血和消毒。他们先用烧开的凉水将伤口周围清洗干净,再小心地撒上草木灰,随后用干净的布条包扎。
但最棘手的是蛆虫的问题。当时正值盛夏,伤口上爬满了蛆虫。王婆婆想到了一个办法:用晒干的丝瓜络。丝瓜络质地疏松,纤维交错,可以轻轻擦拭伤口表面,既能清理蛆虫,又不会加重伤势。她让儿子从屋后的菜园里摘来几个晒干的丝瓜,小心取出丝瓜络,反复清洗后才使用。
接下来是最危险的步骤:取出弹片。老周医生在年轻时曾跟着游方郎中学过几年医,懂得一些外科手术的基本原理。他用烧红的铁钳夹住村里打铁铺消过毒的细铁丝,制成了简易的手术工具。手术在油灯下进行,几位村民帮忙按住梁从学,老周一点一点地清理伤口,取出残留的弹片和碎布片。
为了预防伤口继续感染,老周开出了一张草药方子:金银花、蒲公英、板蓝根,都是当地常见的消炎草药。王婆婆和几个村妇分头上山采集,回来后煎成药汤,一天给梁从学喝三次。同时,他们还用野菊花煮水清洗伤口,菊花的清热消炎作用可以帮助伤口愈合。
营养补充也是一个难题。梁从学失血过多,需要补充营养才能恢复。村民们轮流送来自家仅有的鸡蛋和肉类。王婆婆用红糖、桂圆和当归熬制补血汤,这是当地妇女坐月子时的传统滋补方子。
晚上,村民们会用艾草熏蒸谷仓,既能驱散蚊虫,又能保持空气干燥。他们还在门口放了一盆炭火,既可以烧水,又能降低湿度。夜深人静时,会有人轻轻为梁从学擦拭身体,更换被汗水浸湿的衣物。
渐渐地,这些看似简陋的土办法开始发挥效果。梁从学的伤口不再化脓,发烧也慢慢退了下来。王婆婆和村民们依然坚持每天换药、煎药,用最朴素的方法守护着这位红军团长的生命。在这个偏远的山村里,古老的民间医术与村民们的智慧结合在一起,演绎着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救治奇迹。这些来自民间的土方子,竟然真的帮助一个濒死的伤员逐步走向康复。
四、暗夜中的周密防护
敌人的搜查一直没有停止。每隔几天,就会有国民党军队进村盘查。村民们制定了一套完整的防范措施,通过互相配合,将危险降到最低。
村口设立了三道暗哨。第一道在村外的大榕树上,由村里的孩子轮流在树上放风筝。一旦发现可疑人员,就快速收起风筝。这个举动会被第二道暗哨——在田间干活的农民发现。他们会放下农具,装作休息的样子往村里走。最后一道暗哨在村口磨坊,看到田间农民回村,就会敲响磨盘,这是警示全村的暗号。
为了掩人耳目,村民们刻意制造出王婆婆家无人居住的假象。白天,门窗紧闭,院子里晾晒的衣物也撤走,灶房不生火,一切都显得格外冷清。实际上,王婆婆和几个照料的村民是从邻居家的后院偷偷进出。他们在两家院墙之间挖了一个地道,用竹篓盖住,平时看起来就像是堆放杂物的角落。
夜间的防护更为严密。村民们在谷仓周围的几个制高点都安排了暗哨,用特制的竹哨传递信息。一声短哨表示有人接近,两声短哨代表敌人进村,一长一短则是让大家立即躲藏。为了防止被敌人发现这种联络方式,村里的孩子们白天就会吹着竹哨玩耍,让这种声音显得很平常。
梁从学的伤势逐渐好转后,也制定了应急预案。谷仓后面挖了一个地窖,可以容纳两个人躲藏。入口被一个大水缸遮住,缸里养着几尾鲤鱼。敌人来搜查时,地窖里的人可以通过鱼缸下的小孔换气。为了以防万一,村民们还在山上找了一个山洞,储存了一些干粮和药品,作为最后的躲藏之所。
情报工作也安排得很细致。村里派出了几个会说本地方言的年轻人,装扮成挑担子卖货的小贩,经常到附近的市集打探消息。他们通过观察敌军的调动,预判可能的搜查行动。同时,村民们还在几个必经路口树立了特殊的标记:用不同颜色的布条绑在树上,看似是晾晒的普通物品,实则暗示着敌人最近的活动方向。
最危险的时刻发生在梁从学养伤的第三个星期。一天深夜,敌军突然包围了村子,挨家挨户搜查。王婆婆家也未能幸免。就在敌人破门而入的前一刻,梁从学已经被转移到地窖中。搜查的士兵在院子里翻箱倒柜,甚至用刺刀捅了几下草垛,却没有掀开那口看似普通的大水缸。
这样的惊险时刻不止一次发生。每一次,都是靠着村民们周密的防护网,才化险为夷。渐渐地,敌人的搜查频率开始降低。但村民们丝毫不敢松懈,依然保持着严密的防范措施。这种看似简单却又环环相扣的保护机制,成为保证梁从学安全的重要屏障。
五、重返战场后的岁月
1936年深秋的一个夜晚,一支红军小分队悄然进入杨家湾。他们是来接应养伤两个多月的梁从学团长。当晚,王婆婆家的院子里格外热闹。村民们端来了自家种的蔬菜,煮了一大锅饺子。这是梁从学在村里的最后一顿饭。
临行前,梁从学要给王婆婆他们一些经费作为补偿。但是,连一个铜板都没有人愿意接受。王婆婆将自己织的一双棉鞋塞给梁从学,这是她趁着月光一针一线赶制出来的。其他村民也纷纷送来自己的一点心意:李大伯家的腊肉,张婶子蒸的粑粑,还有老周医生特意配制的几包药丸。
梁从学离开后,杨家湾的生活又恢复了往常的平静。但是,这段历史并未就此结束。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梁从学率部开赴前线,在平型关战役中立下战功。他始终没有忘记杨家湾的乡亲们。每当部队经过附近地区,都会派人给村里捎去一些急需的物资:食盐、布匹、火柴,有时还有一些简单的药品。
1940年春天,一支八路军部队途经杨家湾。队伍中有一名战士专程来找王婆婆,带来了梁从学的一封信和一些慰问品。信中提到,他已经升任旅长,正在华北前线与日寇作战。后来,村里还陆续收到过几次来自梁从学的问候。每次都是通过路过的八路军部队转交,带来一些战场上缴获的物资。
1942年,杨家湾遭遇了一场严重的旱灾。庄稼绝收,很多村民揭不开锅。这时,一支八路军运输队带着粮食来到村里,说是梁旅长得知村里遭灾,特意调拨的一批军粮。这批粮食帮助全村熬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抗战胜利后,梁从学曾经两次回到杨家湾。第一次是1946年初春,他带着一个警卫排专程来看望救命恩人。当时的王婆婆已经因病去世,梁从学在她的坟前驻足良久。第二次是在1948年,他已经是一位师长。这次来访很短暂,只停留了半天,但他将自己的一个警卫员留在村里,专门照顾年迈的老周医生。
解放后,杨家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参与救护的村民们,有的成了村干部,有的在公社担任领导。老周医生的儿子被送去县城学医,后来成了卫生院的院长。1955年,一所新建的小学在村里落成,校名就叫"团结小学",以纪念当年全村团结一心救护革命军人的事迹。
1958年夏天,已经是军区副司令的梁从学最后一次回到杨家湾。他看到了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参观了新建的小学,看望了还健在的几位老人。当年救护他的谷仓已经被改建成了村史馆,里面陈列着那些年的物件:用过的药罐、打过补丁的军装、老周医生的药箱,还有王婆婆织的那双棉鞋。这些普通的物件,静静地诉说着那段惊心动魄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