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大模型 VS 通用大模型之争
专用大模型代表:华为
通用大模型代表:ChatGPT、DeepSeek
近日,华为将发布病理大模型,在此之前华为就已经跟很多行业,包括气象大模型、大模型……

国内一群厂商都搞聊天通用大模型,我只能说真的有意义吗?跟在别人ChatGPT后面,或者并不符合我国国情,有可能不是中国AI大模型发展道路。
相比于ChatGPT、DeepSeek、阿里通义、豆包这些生成聊天式的交互大模型。
华为却另辟蹊径,不搞聊天、不搞写诗作画,走出一条真正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业产业专用大模型。

只有华为大模型是真正干实事的,别的大模型感觉都在玩写诗聊天的软件,而华为是切切实实落地在行业的具体实践。
我早就说了:可能ChatGPT的路子是错误的,只有把大模型跟具体某个行业领域结合才是大模型的出路。

大模型不可能做全才,不然最终出来只能是一个半桶水,只有通过行业结合具体训练出来,通过具体数据训练出来,做一个经验丰富的该领域大师级别的模型。
所以,大家觉得专用大模型和通用大模型,到底谁才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