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师对印作战纪实:15名战士牺牲在大战前夕,遗体至今未寻回

正观历史 2024-10-18 22:18:14

在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中,在中印边界的西山口地区曾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战斗。当年负责在这里和印军作战的是解放军第55师、藏字419部队、11师。其中,55师有15名战士牺牲在大战前夕,遗体至今未寻回。

一、尼赫鲁拒绝和谈,第二次战役形势紧迫

1962年10月20日,印度出动大批武装部队向中国西藏边境地区发动侵略行动。面对来势汹汹的印军,在边境等待多时的解放军也开始了“复仇行动”。

当时印军往中印边境地区调集了20000多人的部队,到1962年开战前,已经有1个军部、1个师部、3个旅部,总计有15个步兵营在中国西藏境内、外围附近地区驻扎。相比较于已经在中印边境地区活动将近10年的印军,中国调兵相对较晚。

为了弥补部队在地形、阵地方面的劣势,中央军委当时提前3个月往西藏边境地区调集部队,到开战的时候共部署22000多人,包括5个步兵团、2个炮兵团、1个高炮营、1个工兵团。

从军事角度来看,解放军的条件在中印边境地区并不优于印军,但我解放军在作战中的表现出乎意料。

战斗开始后,解放军各部队按照预定计划向印军发动反击。在解放军的进攻下,印军原本“坚不可摧”的防线瞬间溃败。在克节朗地区的战斗中,印军精锐部队第7旅仅在拉则拉山脊下和解放军僵持了30分钟,就因弹药不足而撤退。在30分钟的战斗中,解放军共击毙印军832人,平均每分钟就有约28名印军死亡,可想而知当时解放军的战斗力有多猛。

经此一战后,印军在中印边境东段地区的第一道防线被撕开口子。同时,解放军在中印边境西段的阿克赛钦地区,将印军原先建立在我领土上的37处据点全部端掉。

在短短4天时间内,印军在中印边境地区的外围防线就被打破。

1962年10月24日,在中国对印度自卫反击作战第一阶段的战斗结束后,中国政府发出声明,提出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三项建议,希望印度能够放下武力角逐,同中国和平解决边境争端。

在发布声明的同时,中央军委向前线解放军下令:在东线打下达旺、东新桥、逼近瓦弄等地后暂时不打,根据印度对中国和平解决边境冲突表态后再做下一步指示。

得知中国的消息后,本来就因边境战事不顺而满腔怒火的印度总理尼赫鲁无视中国伸来的橄榄枝。为了挽回败局,尼赫鲁在接到中国消息的同时,下令印度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二、印军派兵增援,解放军第55师出兵西山口

不仅如此,尼赫鲁还继续向中印边境地区调兵,往中印交界东段地区的西藏南部以及达旺地区又调集近10000人的精锐部队。

得知印度的消息后,中央军委调集兵力迎战。

经分析,我方认为印军下一步很可能在西山口地区采取行动,于是迅速命令前线指挥部往此地调集一部分兵力,堵住印军。

当时在中印边境前线指挥作战的正是张国华将军,接到中央消息后,张国华立即询问后方军分区各部队的情况,恰好原本计划支援第一阶段作战的解放军第55师还在快马加鞭中。得知消息后,张国华敦促其迅速向西山口方向进发。

接到张国华将军命令的时候,55师正在前往中印交火前线途中,后迅速调整行军方向。

1962年10月24日早上,为了加快行军速度,第55师师部命令163团做先头部队,率先出发前往西山口地区。

解放军第55师在战斗开始前驻扎在青海西宁地区,是距离西藏地区最近的一支甲种战备值班师。该部队长期驻扎在高海拔地区,战士们早已适应高原缺氧、高寒的气候,行军速度并不慢。

由于部队的行军路线处在高海拔地区,再加上当时我军的无线电通讯技术尚不完备,五十五师在前往西山口的途中,和张国华的前线指挥部失去了联系。

长时间联系不到第55师,这让张国华感到焦躁不安,一次次向发报员询问“55师到什么地方了?他们过了达秋拉山了没有?”

达秋拉山是第55师前往西山口的一个必经之路,海拔4800多米,且已经进入雪季,部队在这样的情况下行军安全没有保障,这不由得让张国华为第55师捏了一把汗。一旦第55师无法按时到达西山口阻击印军,那第二阶段的战斗就会拖得更久。

尽管张国华心里知道55师不会在关键时刻拖后腿,但迟迟接不到第55师的消息,还是很着急。

在高原群山中跋涉的第55师当时到底情况如何?

原来,解放军第55师163团在刚进入达秋拉山后不久就发现联系不到指挥部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尽可能地加快行军速度。

由于部队常年在高海拔地区驻扎、训练,所以在翻越达秋拉山的时候,他们并没有遇到太多困难。但是跨过雪山后,163团遇到了另一个难题——达马湖。

三、15名战士在雪崩中牺牲

达马湖湖面呈“弯钩形”,类似于残月,直线长度约5公里,由于高原地区已经进入雪季,在163团赶到的时候,达马湖上已经结了薄薄的一层冰。达马湖两边紧靠陡峭的雪山,无法从湖边通过。

看到这个情形,163团的战士们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达马湖深不见底,直接破冰过湖,不仅浪费时间,还危险。踩着冰面过河,当时湖水还未完全冻结,只有薄薄的一层冰,部队带着辎重,更危险。绕路,部队的行军时间将会大大延长。

面对这样的局面,163团指挥部的几位指战员都很头疼,一面是紧迫的战争局势,一面是恶劣的自然条件。

就在一筹莫展之际,侦察部队传来消息,达马湖右岸紧靠的雪山相对来说坡度稍微缓一些,如果把部队分成十几个小队,应该能最大程度减少非战斗性减员。

听了侦察部队的方案后,163团指挥部经过短暂商议决定就以这样的方式过湖。战争不等人,即便有再大的困难,他们也要克服。

随后,163团下令:由工兵在前面开路,部队以“一字长龙”的队形迅速过湖。

接到命令后,第55师163团工兵连长杨万生迅速进行部署,他将工兵连以5人一组编成了十几个开路小队。由于山势陡峭,作业面十分有限,他们要想在短时间内开辟出能够让后面第55师大部分快速通过的山路,只能用这种方式。这样战士们既能休息,还能尽快打通山路。

就这样,工兵连的战士们以5人为一小组进行轮换作业。山势陡峭,稍有不慎就由跌落湖中的危险。在当时的那个环境下,且不说战士们在缺氧环境下进行大体力劳动,如果不小心掉入湖中也是非常危险的。战士们的冬装都是纯棉制成,吸水性很强,一旦沾水,就会面临失温的危险。在缺氧、高寒地区,失温是人体所无法承受的。

就在战士们紧锣密鼓的开路的时候,一位战士突然倒下。

前面发生情况,工兵连长杨万生立即前去查看。只见这位战士嘴唇黑紫,脸上没有一点血色,已经没有了呼吸,这是在缺氧环境下进行高强度劳动导致的。

见到战友就这样倒下,杨万生悲痛万分,随后立即接替这位战士进行开路。5公里的开路任务,团长只给了他10个小时,即便他的心里非常难过,但受伤的动作依然不能停。

就这样,工兵连的战士们在连长杨万生的带领下拼命开路。

在高原地区从事繁重又危险的开路任务,让战士们原本冻肿的双脚逐渐失去了直觉,手掌上也全部磨出了紫红色的血痕,每个人的脖子上都能够看到暴涨的血管。因低温和缺氧,每个人的脖子都变成了紫色,连眼球也都鼓了起来。

即便杨万生平时非常爱惜自己的战士们,在现在的特殊时刻,开路任务还得继续。在任务还没有完成的时候,光是被累昏的战士就已经有23个了,此时工兵连14个开路小组已经全部轮换3遍上阵了。

尽管心疼,但一想到印军也正在快速赶往西山口地区,杨万生又不得不让战士们加快速度打通山路。

连续作业17个小时后,杨万生也支撑不住了,和全连百十号昏倒的战士们倒在了一起。直到一声巨响,昏迷中的杨万生被惊醒。迷迷糊糊中杨万生睁开双眼,他看见不远处原本白色的山峰正在滑落,仿佛被人砍了一刀。

他心中一喜,开路任务能轻松一些了。

还没来得及高兴,一位战士就对杨万生大喊道“连长,雪崩了”。听到喊声后,杨万生急忙起身,随后他便发现了7名战士的遗体。他们刚刚还在在距离雪崩发生地不远的地方作业,因躲避不及时,被滑落的积雪打进了达马湖里。

等到积雪滑落的速度逐渐减慢,杨万生继续带领战士们开路。

经过一次雪崩的震荡,前面的路更加危险了。在战士们作业的时候,第二次雪崩又来了,一道长约70米,厚6米,高约130米的雪墙从山顶滑落下来。又有8名战士牺牲。

随后,战士们又经过几小时的作业,终于打通了跨越达马湖的山路。这条牺牲15名战士才打通的“血路”不仅加快了第163团的行军速度,也为后续第55师大部队的通行提供了便利。这些都是用战士们的鲜血换来的。

后又经过几天时间的长途跋涉,直到1962年10月31日的时候,解放军第55师163团终于赶到了西山口地区。

这才有了后来解放军第55师重创印军的西山口—邦迪拉战役。在这场战役中,为了给牺牲的战友报仇,我军一举歼灭、俘虏印军5060人,重创印军。

直到今天,我们还未找到当初因开路牺牲的15名战士的遗体,他们永远的融入的群山之中,铭记在我们的心中!

0 阅读:28

正观历史

简介:先辈用血肉,筑起我们今日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