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后勤部为他上报中将,后来却仅被授予大校,他一辈子不肯穿大校军装

家琦说科 2024-09-20 10:38:30

1955 年,我军筹备为那些在革命战争时期舍命保家卫国的将士们举行授衔仪式。

身为军人,最为看重的便是荣誉,因此对于我军在建国后的首次大授衔,大家都是高度关注,纷纷揣测自己将会被授予什么军衔。

从参加红军起便坚定不移地追随党,一路走到新中国成立的杨宗胜,也对自身的资历与功劳进行了一番考量。

他自认为评个中将应该是可行的,总后勤部也是按照中将来上报的,可谁知最终授予他的却是大校军衔。自此,杨宗胜一辈子都拒绝穿大校军装,以表达对这个结果的不满。

杨宗胜是湖南湘阴县人。由于家境贫寒,在本该读书的年纪,他仅上了一年多私塾便辍学,去给地主家干活,以帮助父亲维持家中生计。

1930 年 6 月,彭老总率领红军攻打长沙,路过杨宗胜的家乡。杨宗胜了解到这支队伍与其他旧军队大不相同,是为穷苦百姓打天下的部队,于是义无反顾地加入红军,踏上了革命征程。

加入革命队伍后的杨宗胜,无论是在工作还是战斗中,都表现得极为出色,因而不断得到提拔,从一名小战士晋升为营长。

后来,领导们逐渐发现杨宗胜不但略通文墨、做事严谨,在筹粮工作方面更是做的非常出色。大家一致认为他更适合负责后勤工作,就这样,杨宗胜从前线部队调到团供给部担任主任。

1934 年 10 月,杨宗胜又从团供给部调往湘鄂川黔滇苏区财政部,担任财政科长,随后跟随红军大部队开始长征。

长征途中,杨宗胜出色的工作能力深受上级领导赏识,职务再度得到提升,历任师供给部部长、军团供给部会计科长。

长征的艰难程度,现代人根本难以想象。那时,红军为躲避国民党军队的残酷围剿,常常日夜不停行军。在这种情况下,杨宗胜不幸身患重病,行走艰难,最后只好留在老乡家休养身体。

待身体稍有好转,杨宗胜便离开老乡家,匆忙去追赶队伍,最终与红军队伍前后脚抵达陕北延安。

抗日战争爆发后,杨宗胜在八路军部队中依旧主管后勤补给工作。有一段时间,国民党对边区实行经济封锁,陕甘宁边区号召各部队展开大生产运动,实现自给自

但部队的军需物资主要来源于敌占区,主管后勤工作的杨宗胜为保证部队必要供应,经常前往敌占区推销土特产,以此换取军需物资。在当时那般艰难的环境下,杨宗胜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付的供给任务。

1944 年 9 月,党中央派王震率南下支队从延安出发,南下前往湘、鄂、赣边区开展工作,杨宗胜也随支队南下。

1945 年 1 月,被任命为湘北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的杨宗胜,按照党组织指示率部前往湘北开展工作。杨宗胜充分利用自己在当地熟人熟地的优势,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很快便让当地群众认可了我军。

与此同时,他还不忘对一些伪军军官开展统战工作。在杨宗胜苦口婆心的劝说下,被争取过来的伪军人数竟达好几千人。另外,还从敌人手中缴获了不少弹药和军需物资,杨宗胜将这些全部送往八路军各部队。

之后,杨宗胜继续领导当地军民与顽敌进行斗争,重创当地敌伪势力,建立起地方政权。

抗日战争结束后,杨宗胜奉党组织命令率部北上,重新回到原来的部队 120 师,主管部队后勤补给工作。

杨宗胜的长子杨应九此时已长大成人,深受父亲影响,也加入了革命队伍。按照当时的情况,杨应九本可以被安排到杨宗胜所在的后勤部队,但杨宗胜坚持让儿子到一线部队去历练。

解放战争爆发后,杨应九一直跟随刘邓大军在中原作战。在中原突围的大战中,参军不久的杨应九表现得非常英勇,却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要害部位,当场壮烈牺牲。

杨宗胜得知儿子牺牲的消息后,悲痛不已。但由于当时战事紧急,容不得他继续悲伤,他必须率领部队尽快突围出去。于是,他含泪强忍心中如针扎般的悲痛,将儿子埋葬后,又继续指挥部队与敌人作战,最后终于摆脱敌人围堵,返回了延安。

新中国成立后,杨宗胜按照上级指示前往四川,在新组建的西南军区后勤部担任重要领导职务。

不久后,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杨宗胜又担负起将西南各省战略物资运往朝鲜战场的重任。杨宗胜没有辜负上级的信任,出色地完成了支援前线的任务。

后来,因工作需要,杨宗胜离开四川,被调回北京,进入总后勤马政局担任局长。这个部门是炮兵司令部的下属单位,主要负责管理炮兵系统的骡马。

1952 年,我军进行干部级别评定,杨宗胜被评为副兵团级。

眨眼间到了 1955 年,我军开始评衔,并准备在建国大庆之前举行授衔仪式。

在评衔过程中,战友们之间免不了对评衔之事进行讨论。大家按照杨宗胜的资历、功绩和级别,纷纷预测他至少能评上个将级。

其实,这段时间杨宗胜也在思索自己最终会被授予什么军衔。他对自己的评估与战友们的预测大致相同,觉得怎么着也能评上个将级,评不上中将,评个少将应该是没问题的。

事情正如他所料,总后勤部在上报时确实给他报的是中将,可等授衔名单出来后,杨宗胜却被列入了少将名单。这个结果虽然让杨宗胜有些失望,但也在预料之中,不管怎样,也算是将级。

可后来在正式授衔时,结果完全出乎杨宗胜的预料,他连少将也没评上,而是被授予了大校军衔。

看到那些与自己条件差不多的战友们都比自己的军衔高,杨宗胜越想越觉得委屈。他一看到那套大校军装,心中就感到非常不舒服。

大授衔那天,参加授衔的将军们都身穿崭新的军装,满面春风地来到授衔会场,只有杨宗胜没有穿新军装。自从拿到那套大校军装,他连打开看都没看过,便直接让妻子放到了柜子里,之后他从没穿过那套军装。

说实话,对于杨宗胜被授予大校军衔这件事,好多人都感到特别吃惊和不理解,而杨宗胜更是感到迷惑不解。他为此事还曾给党中央写信,想知道其中原因,但党中央一直未回复他。

杨宗胜找到自己的老上级王震,诉说心中的疑惑。王震也不知道其中原因,只能劝说杨宗胜,事情既然已经过去了,就不要再纠结了。

后来,有传言说杨宗胜本是可以授中将的,但就在这节骨眼上,他老家湘阴县有群众举报他,说他曾包庇过当地的一个大地主。

而杨宗胜的解释则是,当年建立抗日根据地时,这个大地主给八路军提供过不少帮助,因此他才阻止对这个地主的处理。可在别人看来,这却成了包庇。

因为这件事情的真相一直没弄清楚,所以在评衔时,杨宗胜的军衔受到了不小影响。

授衔结束不久,杨宗胜便接到一纸调令,前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任职。

1956 年 11 月,杨宗胜离开总后勤,来到新疆上任。别看杨宗胜因为不满授衔结果而闹情绪,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颓废下去。来到兵团上任后,他便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逐渐将授衔的不快抛到了脑后。

杨宗胜在兵团分管工业和交通方面的工作。在他调来兵团之前,自治区和人民政府就已决定要重建乌库公路(该公路前几年其实就修通了,但由于在设计和建设方面都存在一些缺陷,在一次山洪暴发时被冲毁了)。因此,杨宗胜刚就职,重建乌库公路这件事便自然而然地落到了他身上。

乌库公路工程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程,而且自治区党委还要求尽快完成工程,所以时间非常紧急。

杨宗胜立即将乌库公路工程指挥部主任找了过来,一起商量修路事宜。

第二天,杨宗胜亲自去查看施工环境,感觉到施工难度极大。这项工程最大的两大难点是,公路要经过两大峡谷和天格尔冰峰,这些地段地形险恶,施工环境非常恶劣。另外,山区的交通非常不方便,运输建筑材料就是一个大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组织施工成了难题。面对重重困难,杨宗胜没有后退也没有抱怨。经过一番冷静思考后,他把修路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召集起来开会。

他在会上首先坚定地表示,乌库公路的修建确实很困难,但再难也要想办法完成。不过这可不是喊喊口号就能完成的,要想按时完成这项任务,必须解决以下三个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施工组织设计、安全生产制度。

随后杨宗胜又深入到基层,与基层干部就施工部署和如何保证质量等问题进行讨论。

讨论结束后,他又即兴讲了半小时的话,讲话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对大家的鼓励,同时打包票为大家做好后勤保障,让大家吃饱喝好,工地上不会缺材少料。

他的讲话让大家深受鼓舞,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杨宗胜可不是光说不做,为了兑现自己的诺言,他将工需物资、粮油、生活物资等在开工前全部运到工地,耗费了大量精力,跑遍了各个部门。

开工后,杨宗胜更是闲不住,他经常亲自到工地慰问一线施工人员,为大家解决实际困难。施工人员们深受感动,干劲也越来越足。

在杨宗胜的领导下,大家经过不到两年的奋力苦干,乌库公路终于修建完成了。人们在欢呼庆祝乌库公路通车的同时,也将杨宗胜为修路做出的卓越贡献铭记在了心里。

无论如何,杨宗胜从红军时期一路走到和平年代,确实为党和军队以及国家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关于授衔时他被降级的那个原因,也只是传言而已,并不可信。而我们只需记住,杨宗胜是一位对党和国家有功的人就足够了。

0 阅读: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