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攒肚”与便秘大揭秘,调理方法全在这!

新生儿护理 2025-03-25 21:54:38

家里有宝宝的家长,可能都遇到过宝宝排便异常的情况,“攒肚”和便秘就是常见的两种。这两种情况看似相似,实则大不相同,调理方法也各有妙招。今天就来给各位家长好好说道说道。

宝宝“攒肚”那些事儿

“攒肚”多发生在纯母乳喂养的宝宝身上,一般在宝宝满月后出现。随着宝宝消化系统的逐渐完善,对母乳能更充分地进行消化、吸收,致使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所以宝宝排便的次数会减少。

宝妈小李家的宝宝在两个月左右时,原本每天都排便,突然有几天没拉臭臭。小李着急坏了,以为宝宝生病了。可观察宝宝的状态,发现他能吃能睡,精神头也十足,没有任何不舒服的表现。咨询医生后,才知道这是“攒肚”现象。医生说这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正常阶段,不用过于担心。

“攒肚”的调理方法

腹部按摩:家长可以在宝宝吃奶后一小时左右,将双手搓热,以宝宝肚脐为中心,用手掌轻轻顺时针按摩宝宝腹部,每次按摩5 - 10分钟,每天2 - 3次。这样能促进宝宝肠道蠕动,帮助排便。宝妈小王每天都会给“攒肚”的宝宝做腹部按摩,边按摩边和宝宝说话。没几天,宝宝就顺利排便了,而且之后排便也逐渐规律起来。

增加活动量:让宝宝多活动,比如多踢踢腿、伸伸胳膊,也可以让宝宝适当练习翻身、爬行等动作。运动能促进宝宝身体的新陈代谢,加快肠道蠕动。宝妈小赵经常陪着宝宝在爬行垫上玩耍,引导宝宝做各种动作。宝宝活动量大了,“攒肚”的情况也有所改善。

宝宝便秘的情况分析

便秘和“攒肚”可不一样,宝宝便秘时,排出的大便通常干结、坚硬,排便困难,宝宝可能会出现哭闹、烦躁不安等情况。引起宝宝便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喂养不当,奶粉冲调过稠;添加辅食后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喝水太少等。

宝妈小张的宝宝在添加辅食后,出现了便秘的情况。宝宝每次排便都小脸憋得通红,十分痛苦。小张这才意识到,可能是给宝宝吃的辅食过于精细,膳食纤维摄入不够。

便秘的调理方法

调整饮食:如果是奶粉喂养的宝宝,要按照正确的比例冲调奶粉,避免过稠。添加辅食的宝宝,要多给宝宝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像蔬菜泥、水果泥、全麦面包等。宝妈小周发现宝宝便秘后,在辅食中增加了菠菜泥和苹果泥,宝宝的便秘情况逐渐好转。同时,要保证宝宝摄入足够的水分,促进肠道蠕动。

培养排便习惯:可以每天在固定的时间,让宝宝坐在儿童便盆上,培养宝宝的排便反射。一开始宝宝可能不适应,但坚持一段时间后,宝宝会逐渐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宝妈小吴每天早上都会让宝宝坐在便盆上待几分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宝宝慢慢形成了自己的排便规律,便秘的情况也得到了缓解。

“攒肚”与便秘的区别

从宝宝的精神状态来看,“攒肚”时宝宝精神状态良好,能吃能睡,玩耍正常;而便秘的宝宝往往会因为排便难受,出现烦躁、哭闹等情绪。从大便性状上,“攒肚”时宝宝排出的大便仍是正常的金黄色软便;便秘时大便干结、坚硬,像一颗颗小石子。

宝宝“攒肚”和便秘虽然都会让家长担心,但只要分清两者的区别,掌握正确的调理方法,就能让宝宝的小肚肚舒服,健康快乐地成长。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