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是中国清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人,被誉为“活字典”。他的一生中,最为人所知的功绩之一就是收复了当时沦为外族势力控制的新疆地区。
中国历史上,新疆是一个重要的边疆地区,不仅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也是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
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这片西北疆域的治理一直以来都是历朝历代统治者的难题。
19世纪后期,西方列强在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侵略和掠夺,这片西北疆域也成为了外国势力争夺的重要战略目标。
1864年,中俄《瑷珲条约》签订后,沙皇俄国先后在新疆地区设立了伊犁、塔城等多个领事馆,并逐渐扩大了在新疆的政治和经济势力。
到了19世纪末,新疆地区已经成为了一片封闭落后、民不聊生的地方。
在这个背景下,为了重振新疆地区的统治,保护国家领土完整,清政府派出了左宗棠前往新疆。
左宗棠在被任命为新疆巡抚后,开始为收复行动做战前准备。
首先是考察了当地的地理和人文环境,认真研究了俄国和其他外部势力在新疆地区的布局和影响。
随后提出了一系列的治理和收复方案,并开始组织兵力和实施行动。
左宗棠的用兵之道是很有特色的。
他提出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战略思想,认为对付外部势力,不仅要打赢战争,更要争取民心,化解当地社会矛盾,从而实现新疆地区的长治久安。
在他的指导下清军不仅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还积极推行了土地改革、税收改革等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减少了当地民众对清朝统治的不满和抵触。
左宗棠的收复新疆行动历时近十年,期间多次进行了战争和巩固政权的行动。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木垒之战”和“哈密之战”。
1884年,沙皇俄国在伊犁地区的垄断地位受到了挑战。
俄国为了防范清军的威胁,开始在新疆境内加强军事力量。
左宗棠意识到俄国的意图,决定发动“木垒之战”打击俄国的影响。
为此他调集了6个正营和3个半营的部队,以及4门重炮和7门轻炮,共2.5万人,向木垒地区进发。
俄军则派遣了约2千名士兵支援木垒地区的卫戍军。
左宗棠则采取了攻城不攻士兵的策略,先后攻下了西、北、东、南四座城门,并以火攻的方式摧毁了木垒城,成功击败俄国。
“哈密之战”则发生在1895年。
当时,清政府的实力已经衰弱,各地不断发生叛乱。
这个时候东突厥人也趁机举起了反清义旗,夺取了哈密地区的政权。
左宗棠再次率领军队前往收复哈密。
这次他采取了分兵出击的策略,先攻下了哈密以东的各个城池,然后将部队重新集中起来,向哈密城进发。
哈密城守军有7千余人,但由于部队内部存在着不和和叛变,城池很快就被清军攻破。
除了和沙皇俄国的战争外,左宗棠还先后击败了准噶尔部的三个部落,征服了准噶尔地区。
这是收复新疆的关键一步,也为后续的征服奠定了基础。
此后他又相继征服了新疆其它部族,包括回部、哈萨克部等。
通过这些战争和行动,左宗棠成功收复了新疆地区,并将其重新纳入清朝的疆域之中。
在收复过程中,他不仅打击了外部势力,也化解了当地社会矛盾。
为实现了新疆的长治久安,他还推行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包括设立地方政府和军事机构、加强法制建设、改善民生等,使得新疆地区的治理和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
比如采用联络各部族的策略,派遣使者到各部拜访,表达对各部的尊重和关心,加强了与各部的联系和沟通,打破了新疆各部之间的孤立和敌对。
还有就是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包括修建水利设施、提高农业生产力、加强商业贸易、改善居民生活等。
这些举措使得当地居民对清政府的统治感到满意,为收复新疆提供了有力的社会基础。
然而,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除了外敌和当地各族的反抗,清政府内部的阻力更是让这位晚清名将身心俱疲。
1874年(同治十三年)日本入侵,清廷由此发生“海防”与“塞防”之争。
李鸿章等人力主海防,以日本为主要假想敌,主张放弃塞防,“停撤之饷,即匀作海防之饷”; 湖南巡抚王文韶主张塞防。
只有左宗棠主张海防与塞防并重,并指出「不收复新疆,陕甘清军便会被长期牵制,不仅不能裁减兵饷、助益海防,而且“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尤其招致英、俄渗透。」
最终经过重重阻力和内部派系斗争后,左宗棠在军机大臣文祥的全力支持下,走上了收复之路。
除了内部争斗外,清廷财政困局也成为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最大阻碍之一。
1876年开战在即,清廷拿不出足够的军费支持左宗棠出征,仅拨款200万两,又从各省协调了300万两,总计500万两白银。
但这远远不够。
最后左宗棠只能自己想办法,于1877、1878、1881年三次借洋款,共计1375万两,另外还向华商借款846万两。
用自己借来的钱,左宗棠完成了收复大业。
总的来说,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程是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壮举。
他在收复新疆的过程中,坚持以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为目标,秉承“行胜于言、实干兴邦”的原则,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和收复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他的努力为新疆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对中国历史和民族团结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