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上任的美国总统里根,在他第一个任期的最后一年见到了苏联话事人戈尔巴乔夫。
然而,戈尔巴乔夫是他任期内的第四位苏联领袖,可前三位他都没有见过,原因不仅是美苏处于冷战阶段,最主要的原因是苏联三年内连死三位话事人。
从1982年到1985年,苏联三年葬三“皇”,克里姆林宫的白色菊花就没有枯萎过。
时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的葛罗米柯不敢再推举一个老头出来了,因为真的死怕了。
于是,苏联政治局中最年轻的戈尔巴乔夫成了苏联人民的希望,他被推选出来担任苏联话事人。
那么,戈尔巴乔夫能够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脱颖而出并当选为苏联领袖,与苏共元老中的“老弱病残”因素是否有关呢?
政治体制的演变与选举机制的改革在苏联过去的体制下,领导人的选拔和选举过程受到强大的政治局和中央委员会的控制。
这些机构由苏共元老组成,他们在政治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苏联领导层的选举通常是通过内部协商和派系斗争的结果。
在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前,苏联领导层普遍存在老龄化问题。苏共元老们多为老一辈的政治家,他们在苏联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体力和精力逐渐衰退,无法全力投入到国家事务中。这种老龄化现象导致苏联领导层的活力不足,无法有效应对国内外的挑战。
除了老龄化问题外,苏联领导层中还存在一些元老身体状况不佳或健康问题的情况。
有些元老由于疾病或身体残疾而无法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他们的政治影响力逐渐减弱。
但由于苏联实行干部任期终身制,即便元老们都是老弱病残,他们仍旧占据着实权岗位。
这种状况就导致了苏联话事人始终在“老弱病残”中选出。
然而三年葬三皇事件的发生,让苏联上下压力倍增。
一方面苏共高层不敢再选举一个白发苍苍的病秧子来出任苏联领袖;
另一方面,苏联人民也对苏联领导层的老龄化感到不满。
于是为了国家的稳定,也为了平息民众的不满,在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葛罗米柯的建议下,戈尔巴乔夫进入了最高领袖的候选名单。
当然,按照苏联体制下的选拔传统,戈尔巴乔夫自然不是那种毫无背景的小白。
1970年,39岁的戈尔巴乔夫就当选为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委第一书记。
1971年当选为苏共中央委员。
39岁的封疆大吏,40岁的中央委员在哪个时代都不多见。
在苏联体制下,戈尔巴乔夫能够在官场混得如此风光,自然有背靠大树好乘凉的缘故。
而他背后的那棵参天大树就是时任苏联老大勃列日涅夫的心腹,苏联第五任话事人安德罗波夫。
安德罗波夫被认为是最有希望拯救苏联的人,他深知苏联的一切弊端,不过在勃列日涅夫当政期间他只能选择隐忍和服从。
但他也在为日后改变苏联做出努力,他认识到改革以及苏共高层中需要新鲜血液的必要性,因此他开始在各地区选拔一批青壮精英进入高层。
戈尔巴乔夫便是安德罗波夫看好的新鲜血液。
戈尔巴乔夫的个人魅力与改革意愿戈尔巴乔夫在当选苏联领袖之前已经在地方政治舞台上证明了自己,因此吸引了安德罗波夫的注意。
他具备出色的教育背景和政治经验,年纪轻轻就在地方和中央担任要职。
此外,他的个性特点也为他的崛起铺平了道路。
戈尔巴乔夫以温和、开明和理性著称,他对于社会问题和国家发展有着深刻的洞察力,同时展现出对改革和现代化的强烈兴趣。
除此之外,戈尔巴乔夫非常赞同安德罗波夫的理念,他同样深知苏联社会面临的种种问题,包括经济滞后、腐败问题、官僚主义等。
戈尔巴乔夫坚信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和引入开放的政治环境,苏联才能实现繁荣和发展。
他敢于面对挑战,勇于推动改革的决心,进一步得到了安德罗波夫的认可。
于是,安德罗波夫成为苏联第五任话事人后,戈尔巴乔夫被其指定为接班人。
只不过,去世的领袖没有话语权。
安德罗波夫去世后,作为勃列日涅夫大总管的契尔年科忍不住也要过一把当老大的瘾,他顶着病躯成功接过了安德罗波夫留下的最高权柄,延续了苏联的老人当政。
戈尔巴乔夫并不慌,他需要做的就是继续等待。
果然,契尔年科干了13个月苏共老大就挂了。
在经历了三年连死三位最高领袖后,苏共元老们终于觉悟了,年轻有为,被指定为接班人的戈尔巴乔夫成功在一批“老弱病残”中突围。
1985年3月11日,54岁的戈尔巴乔夫在一群白发苍苍的苏共元老的支持下,正式当选苏联话事人。
整个会场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掌声。
戈尔巴乔夫笑着向大家致意。
所有人都想不到,当戈尔巴乔夫站起来时,苏联已经注定要倒下。
美国为首的北约搞垮苏联。[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