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903f551418aec408d4cd8c50066327a.gif)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98d22a3d01e6015acebc07100ef2543.gif)
文|小彭的灿烂笔记
编辑|小彭的灿烂笔记
声明:本文陈述内容参考的“官方信息来源”,均赘述在文章末尾,感谢支持。
【前言】曾几何时,长虹是中国家电行业的璀璨明星,“天上彩虹,人间长虹”的广告语家喻户晓,其彩电更是国内市场的霸主,每卖出三台彩电,就可能有一台是长虹。
辉煌时期的长虹,年营业收入曾让许多同行望尘莫及,甚至在国际市场上也崭露头角,出口量逐年攀升,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家电的实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4bd02e99c4fc42dbfce321270903bc5.jpg)
而时过境迁,如今的长虹却逐渐淡出了大众视野,沦为三线品牌,还被美国公司欠款40亿,这一巨大的落差不禁让人唏嘘……
那么曾经的家电巨头为何会走向没落?在它的发展历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是市场竞争的无情淘汰,还是自身决策的失误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03bc5f5917a8f9a5cacd21f69a9c753.jpg)
长虹的前身国营长虹机器厂诞生于 1958 年,是在 “一定要在四川建立一个军工厂”的号召下应运而生的。
它是我国 “一五” 期间的 156 项重点工程之一,也是当时国内唯一的机载火控雷达生产基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f158c0c2e81a64218d0f54275784c0c.jpg)
建厂初期,条件艰苦,但长虹人凭借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边基建、边试制、边生产,为国家的国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军工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底蕴和严谨的生产管理经验,这些都为日后长虹进入家电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910818576f36c633a0d48108c1bc7c3.jpg)
上世纪 70 年代,长虹响应国家“保军转民”的号召,开始进入电视领域的研发与制造,并于 1973 年正式注册“长虹”“changhong”商标,用于电视机产品品牌。
凭借着在军工时期培养的技术实力,和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长虹迅速在家电市场崭露头角。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3b3472038948060d5c88112fde50bc7.jpg)
1983到1984 年,长虹获批引进首条彩电生产线,开启了规模化生产的征程,其产品凭借着质优价廉的优势,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也让千万中国家庭提前看上了大彩电,在市场上初步树立了品牌形象,也为后续的发展积累了口碑和市场份额。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c3e423a78a8c3c265ff0f1936a3de5f.jpg)
进入 90 年代,长虹迎来了它的辉煌时刻,当时国内彩电市场竞争激烈,长虹在倪润峰的领导下,采取了一系列果断的市场策略。
1989 年前后,面对国家出台的电器调控税收政策导致的电器企业库存积压问题,长虹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大幅降价来销售彩电,成功解决了库存过多的问题,并且收获了市场的积极反响,这也是中国电视机行业的第一场价格战,长虹借此开始崭露头角。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a5186b25654365f766871b22fd83581.jpg)
1996 年,国外大量彩电企业进军中国市场,长虹再次祭起价格战的大旗,在保证相同质量的情况下,产品降价150 - 850元。
强大的价格竞争力让外企也难以对抗,长虹的市场占有率从 1995 年的 22% 直接增至 35%。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5fd68eeef65ec99c710b0659dbb6126.jpg)
同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净利润达到了 16.75 亿元,一跃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彩电第一品牌,并在此后连续多年保持着行业领先地位,成为了民族家电品牌的骄傲。
其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缔造了中国家电行业的一段传奇……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a13bb216f4af9c0802fcfdcfbd39b9c.jpg)
在国内市场取得辉煌成就后,长虹并不满足于现状,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渴望在全球舞台上展现中国家电品牌的实力,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当时,美国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自然成为了长虹的重点目标。
APEX 公司是一家在美国成立的家电贸易公司,创办人是华人季龙粉和徐克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c808f1b94cbd17fe93b66d32e99f145.jpg)
起初以出售 DVD 为主,凭借薄利多销的策略,成功将中国的低价家电推向美国的大型超市连锁,在当地市场积累了一定的渠道资源和销售网络,与沃尔玛等大型连锁超市建立了合作关系。
这对于急于打开美国市场的长虹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而且 APEX 公司在与长虹接触时,表现出了对长虹彩电产品的浓厚兴趣,并承诺能够大量采购和销售长虹的产品,这也让长虹看到了拓展海外市场的希望和契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545f729d448b1e53e55041d7b661c7d.jpg)
当时长虹在显像管市场的布局也遭遇了困境,国内其他彩电厂商的联合抵制,以及国家对进口显像管管制的放开,导致长虹的显像管库存积压严重,急需寻找新的销售渠道来消化库存,缓解资金压力。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长虹希望通过与 APEX 公司的合作,实现“借船出海”,迅速打开美国市场,化解国内的经营危机,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39970cead5b3e8242ba7226a7b84ce0.jpg)
2001 年,长虹与 APEX 公司正式展开合作,以赊销的方式向其大量发货。
起初,APEX 公司还能按期支付部分货款,这让长虹对合作前景充满信心,进一步加大了供货力度。
而好景不长,随着合作的深入和发货量的增加,APEX 公司开始以各种理由拖延付款。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b22ec91aa729fd41a8cdb034fc972b4.jpg)
2002 年,长虹的出口额达到 7.6 亿美元,其中 APEX 公司的欠款就高达 7 亿美元;到了 2003 年,长虹出口额为 8 亿美元,而 APEX 公司的欠款占了 6 亿。
此时,长虹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由于 APEX 公司承诺会尽快还款,并不断给出看似合理的解释和还款计划,长虹在一定程度上还是选择了相信并继续合作。
而APEX 公司的欠款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愈演愈烈。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cfef318a6a7adf7716d9fdb9a95f7c0.jpg)
截至 2003 年底,经过清算,APEX 公司累计欠下长虹的货款高达 44 亿人民币,这一巨额欠款犹如一颗重磅炸弹,让长虹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尽管长虹海外营销部门已经发现问题重大,并下令停止向 APEX 公司发货,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APEX 公司却总能通过长虹的高层关系拿到货物,使得欠款金额不断攀升。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5e500e52344fbc14ab15fd9c01eb734.jpg)
面对 APEX 公司的恶意拖欠,长虹终于忍无可忍,于 2004 年 12 月在洛杉矶组织强大的律师团,向当地联邦高等法院提起诉讼,指控 APEX 公司拖欠货款 4.84 亿美元,并要求其偿还巨额债务。
在诉讼过程中,长虹出示了 APEX 公司开具的数张原始支票,但 APEX 公司总审计师却声称从未收到这些支票的付款提示要求,双方各执一词,陷入了激烈的法律纠纷之中。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c336c4b6d5f74a0298357e97f6b608a.jpg)
APEX 公司的巨额欠款事件,给长虹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为了缓解资金压力,长虹不得不采取一系列紧急措施。
但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长期发展潜力,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使长虹在资金困境中越陷越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31faaab1b08a3bed9876d83e7138439.jpg)
长虹与 APEX 公司的欠款风波被媒体曝光后,迅速引发了市场的轩然大波,消费者、供应商、投资者以及合作伙伴对长虹的信心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消费者开始对长虹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产生疑虑,担心企业会因为资金问题而无法保证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这直接导致了长虹产品的市场销量下滑,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迅速抢占。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15b285ee1ef69824412ac7339da14ec.jpg)
供应商则对长虹的信用状况表示担忧,纷纷收紧了信用政策,要求长虹提前支付货款或提供更多的担保措施,这进一步加剧了长虹的资金压力。
投资者对长虹的未来发展前景持悲观态度,大量抛售长虹的股票,导致长虹的股价大幅下跌,市值严重缩水,企业的融资能力也受到了极大的削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30d989fa4bdb04bc7af96c3cfddb7df.jpg)
最后,在战略布局上,这次事件使得长虹的海外拓展战略遭受重创,原本雄心勃勃的进军美国市场计划化为泡影,企业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调整其国际化战略。
同时,由于资金和声誉的双重打击,长虹在国内市场的发展也受到了诸多限制,无法像以前那样迅速推出新产品、进行技术升级和市场拓展。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36b3757020d5ed172532c37ddaaedac.jpg)
逐渐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与其他竞争对手的差距不断拉大,战略布局被完全打乱,企业的发展方向陷入了迷茫和困境之中。
曾经辉煌的长虹开始逐渐走向没落,沦为三线品牌,令人惋惜不已。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6ff7df635e8474ac241b1a2640cc450.png)
在全球化竞争和技术快速迭代的浪潮中,长虹却因战略决策失误、风险管理缺失以及未能平衡技术创新与市场导向的关系,陷入了困境,从昔日的巨头沦为三线品牌,令人扼腕叹息。
如今的长虹,虽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并非毫无希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b8e528909e0649f10850382ade2f183.jpg)
近年来,长虹积极推进改革,在海外市场布局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长虹在技术研发上也不断探索,涉足智能家电、5G、物联网等新兴领域,试图寻找新的增长点,重塑品牌辉煌。
相信在经历了风雨洗礼后,长虹能够汲取教训,砥砺前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1420ffe78740926246249c811d173fe.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7ad4598e1eb210aa57a0a813a6968f9.png)
金融界在 2024-09-03关于《四川长虹:紧抓政策和市场机会,强化技术创新以推动公司良性发展》的报道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1f5b71213aa161d217bdae2463f5f1b.png)
中国日报网在 2005-01-05关于《长虹在美正式起诉Apex,追讨4.84亿美元欠款》的报道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e18e4eb6a70f37acb187c700690fd3e.png)
人民网在 2005-01-06关于《长虹起诉美代理商追讨巨债 Apex反咬长虹》的报道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d31add6665a6dd2024fc878d3e37cfc.png)
新华网在 2024-12-23关于《长虹多项科技创新成果亮相大湾区》的报道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7a4d7e955733f7be474832cfb294ff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