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局灶增生性IgA肾病(脾肾两虚夹湿热型)临证验案验方

欣鸿聊健康 2023-03-28 23:27:02

病案整理:胡某,男,49岁,初诊。以“局灶增生性IgA肾病,血肌酐升高3年”就诊,现症见双侧腰部胀满不适,头晕、疲倦乏力,精神差,下肢沉重感,双下肢不肿,纳食一般,眠差,畏寒,夜尿每日2~3次,泡沫尿,大便正常。查体示舌质红边有齿痕、苔黄腻,脉弦。

辅助检查,肾功为尿素17.43mmol/L、肌酐214μmol/L、血尿酸577μmol/L、肾小球滤过率29.4mL/(min/1.73m2),电解质(-),血常规为白细胞13.29×109/L、血红蛋白115g/L,尿液分析为尿蛋白(++)、隐血(+-)。

诊断:(脾肾两虚,夹湿热型)慢肾风(西医称为局灶增生性IgA肾病)。

方药:生地黄,甘草,山茱萸,牡丹皮,土茯苓,虎杖,太子参,黄芪,当归,丹参1,牛膝,莪术,芡实,炒金樱子,威灵仙,玄参,蝉花,白芍,白茅根,石韦。(声明:中药处方须加减辨证使用,仅供参考)

用法:共14剂,水煎服,每次用量150mL,每日1剂,每日2次。

二诊:症见腰部酸痛、胀痛,双下肢乏力较前减轻,精神较前有所好转,口干欲饮,纳眠可,泡沫尿、但较前减少,夜尿2~3次,时有尿急,无尿频、尿痛,大便正常。

中医解析:患者脾肾气虚,脾主升清,脾气亏虚,不能将水谷精微上输头面,故头晕;脾主运化,脾气亏虚,水谷精微不足,不能濡养脏腑机窍,故疲倦乏力、下肢沉重;腰为肾之府,肾气不足,故腰部胀满不适、夜尿增多;舌质红边有齿痕、苔黄腻,脉弦具为脾肾气虚夹湿热之佐证。

方解:白茅根、石韦清利湿热;当归、丹参、牛膝、莪术活血化瘀;芡实、金樱子益肾固精,减少蛋白尿。二诊湿热已去,腰部酸痛、胀痛明显,故去清热利湿之石韦、虎杖,加乌药、醋延胡索行气止痛;盐杜仲、续断增强补肾之效。

2个月后复查肾功肌酐下降,肾小球滤过率上升,尿液分析提示:尿蛋白转阴。半年后再次复查24h尿蛋白定量转阴,且肌酐进一步下降,肾小球滤过率恢复至65.1mL/(min1.73m2),疗效显著。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所述配伍、方剂药方、验方,药膳等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本文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2 阅读:577